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曹修恒

作品数:3 被引量:23H指数:2
供职机构:济南市长清区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丹参
  • 1篇丹参注射液
  • 1篇有效性
  • 1篇孕妇
  • 1篇胎膜
  • 1篇胎膜早破
  • 1篇胎膜早破孕妇
  • 1篇剔除术
  • 1篇注射
  • 1篇注射液
  • 1篇子宫
  • 1篇子宫肌
  • 1篇子宫肌瘤
  • 1篇子宫肌瘤剔除
  • 1篇子宫肌瘤剔除...
  • 1篇子痫
  • 1篇子痫前期
  • 1篇足月
  • 1篇细胞
  • 1篇下子宫肌瘤剔...

机构

  • 3篇济南市长清区...
  • 1篇山东大学

作者

  • 3篇曹修恒
  • 1篇李明江
  • 1篇马爱青
  • 1篇周春梅
  • 1篇孟祥峰

传媒

  • 1篇中华医院感染...
  • 1篇中国实用医药
  • 1篇中外医疗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与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的对比研究被引量:2
2017年
目的对比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与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的治疗效果,为临床应用提供理论指导。方法方便选取2017年3—5月在该院就诊的子宫肌瘤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50例。对照组行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实验组行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通过对术后排气时间、体温恢复正常时间、患者住院时间以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的对比分析,比较二者的差异性。结果对照组术后排气时间(17.7±1.2)min,实验组为(13.2±1.0)min,(P=0.027);对照组体温恢复正常时间为(20.3±1.7)min,实验组(17.7±1.6)min,(P=0.046);对照组住院时间(10.7±3.5)d,实验组(7.2±2.0)d,(P=0.021)。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8%,实验组为6%,(χ2=4.654,P=0.039)。结论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比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更加安全有效。
曹修恒
关键词: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有效性安全性
复方丹参注射液联合硫酸镁治疗子痫前期30例疗效观察被引量:6
2015年
目的探讨复方丹参注射液联合硫酸镁治疗子痫前期的临床疗效。方法 60例子痫前期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取单一的复方丹参注射液进行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硫酸镁的联合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压及24 h尿蛋白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平均血压下降数优于对照组,24 h尿蛋白的降低量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方丹参注射液联合硫酸镁治疗子痫前期具有疗效显著,安全性高,不良反应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曹修恒
关键词:复方丹参注射液硫酸镁子痫前期
足月胎膜早破孕妇感染监测C-反应蛋白与白细胞的应用效果评价被引量:15
2016年
目的针对足月胎膜早破孕妇感染监测C-反应蛋白与白细胞的应用效果进行研究,确定C-反应蛋白与白细胞计数的诊断价值。方法随机选择2012年12月-2015年9月医院收治的足月胎膜早破孕妇120例,按照孕妇胎膜早破的时间将其分为两组,胎膜早破时间≤24h的60例孕妇为观察1组,胎膜早破时间>24h的60例孕妇为观察2组,同期选取正常分娩孕妇60例为对照组;观察3组孕妇的临床指标,数据采用SPSS 19.2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观察1组孕妇的C-反应蛋白水平及白细胞计数与观察2组、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1组孕妇的感染率为20.00%,观察2组为58.33%,对照组为6.67%,3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足月胎膜早破孕妇治疗的过程中,对其C-反应蛋白和白细胞联合检测,可有效预测孕妇是否发生感染,对孕妇的治疗和诊断有重要的意义。
马爱青李明江周春梅孟祥峰曹修恒
关键词:C-反应蛋白白细胞胎膜早破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