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卓
- 作品数:18 被引量:13H指数:2
- 供职机构:太原动物园更多>>
- 发文基金: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 一例马鹿难产剖腹产成功经验的病例报告
- 本文介绍一例马鹿因难产,经过剖腹产手术,取出子宫内的死胎的过程。
- 李亮亮张卓金修哲孙乐天
- 关键词:马鹿
- 圈养象的正强化行为训练项目概述
- 正强化行为训练是行为管理中的重要组件,在日常的饲养管及兽医诊疗等方面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对于圈养象这类大型动物,正强化行为训练是不可或缺的管理方式,非常有助于提升动物个体的福利状态。本文主要概述了适用于圈养亚洲象...
- 崔媛媛卫泽珍刘珑雷钧张卓
- 关键词:动物福利
- 环境应激对企鹅的生理影响探析
- 2018年
- 本文通过环境应激对企鹅生理影响的变化,探析环境因素对野生动物特别是对声音高度敏感动物的影响,规避在生产生活中各种环境应激对动物的有害刺激,人为改善动物生存环境,提升动物生存能力。
- 孙乐天卫泽珍杨冬冬李亮亮张卓李裕
- 关键词:环境应激企鹅噪声生理影响
- 圈养华北豹粪便样品中雌二醇提取方法的研究被引量:1
- 2020年
- 本研究以圈养华北豹粪便样品中雌二醇的提取方法为研究对象。本实验中比较了甲醇加热法、乙醇加热法和乙醇蒸馏水,3种粪样中提取雌二醇的技术方法,利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雌二醇的含量。结果显示,甲醇加热法、乙醇加热法和乙醇蒸馏水法3种方法分别提取浓度为(2815.47±597.47)pg/mL、(7660.25±1546.11)pg/mL和(1937.83±531.71)pg/mL。其中乙醇加热法是这3种方法中提取含量可达(7660.25±1546.11)pg/mL,通过统计学分析发现,乙醇加热法与其他2种方法差异显著。实验证明:利用乙醇加热法提取圈养华北豹粪便雌二醇是一种比较理想的方法。
- 李亮亮由玉岩金修哲张卓孙乐天卫泽珍杨引亮刘学锋张成林李晓光
- 关键词:雌二醇
- 圈养象的足部护理实用要点被引量:2
- 2019年
- 足部护理是圈养象饲养管理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对保障圈养象健康、提升个体福利方面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参考相关文献资料,结合太原动物园现已开展的圈养象足部护理实践,总结了包括日常检查及清洁、趾甲护理、脚掌护理、角质护理及脓肿处理5项最主要的足部护理工作,探讨了各项工作的护理要点、护理频率及工具选用等实践操作流程,旨在为动物园行业开展圈养象足部护理提供参考,提高圈养象福利。
- 崔媛媛卫泽珍刘珑雷钧张卓
- 关键词:足部护理趾甲动物福利
- 一例马鹿剖宫产病例报告
- 2021年
- 马鹿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比较珍贵。文章介绍了太原动物园一例马鹿因难产后经过剖宫产手术取出子宫内死胎的全过程,以期为今后预防马鹿难产、降低难产发生率和提高马鹿及其他动物剖宫产成功率提供参考,同时为马鹿保护工作提供借鉴。
- 李亮亮张卓孙乐天
- 关键词:马鹿难产剖宫产
- 基于正强化训练的圈养象健康护理
- 2024年
- 在保护性接触饲养管理体系下,基于正强化训练对圈养象开展健康护理可有效保障大象的个体健康,提升个体福利水平。本文论述了基于正强化训练可以重点开展的圈养象健康护理内容,包括足部护理、口服给药、采血、身体各部位检查、皮肤护理、短时栓系,并结合太原动物园多年的训练经验,讨论了各项健康护理工作中的训练方向及要点,旨在为各机构开展相关工作提供参考。
- 崔媛媛雷钧刘珑孙乐天张卓马斌
- 关键词:健康护理动物园
- 大鲵虹彩病毒和嗜水气单胞菌混合感染的诊疗
- 2021年
- 山西某地饲养的大鲵陆续出现以体表和四肢多处溃烂,内脏器官出现充血、出血为特征的疾病,最终导致大鲵死亡。结合临床症状、病理解剖和实验室诊断,确证大鲵为虹彩病毒和嗜水气单胞菌混合感染,采取一系列的治疗和预防措施,病情得到有效遏制。
- 李亮亮孙乐天张卓卫泽珍
- 关键词:虹彩病毒嗜水气单胞菌诊疗
- 动物园鸟类正强化训练要点探讨被引量:1
- 2021年
- 正强化训练正在动物园饲养管理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但多集中于哺乳动物,鸟类的正强化训练仍是动物园有待关注的内容之一。本文讨论了正强化训练在动物园鸟类饲养及健康管理中的重要作用及意义,并总结归纳了现今已在鸟类中开展的行为训练项目及鸟类正强化训练的要点,以期为开展相关工作提供参考。
- 崔媛媛张卓雷钧杨东亮刘珑
- 关键词:动物园鸟类
- 羚牛发生产气荚膜梭菌病的诊治
- 2019年
- 产气荚膜梭菌是广泛分布于土壤、水源等自然界以及动物肠道中的重要病原体,常导致人、家畜及野生动物发生多种疾病。2019 年 3 月某保护机构内 3 只羚牛 (1 只成年,2 只亚成体 ) 突然发生腹泻及便血症状,出现严重的血样脓性稀粪,且从未接种过任何类型疫苗,根据临床症状和实验室常规诊断,确定此次疾病是由产气荚膜梭菌引起。羚牛发病时间较长,经消炎和止血对症治疗后,3 只羚牛均已痊愈。产气荚膜梭菌是条件致病菌,除要进行疫苗预防外,调整好高能饲料和纤维饲料的结构配比,提供干净的环境也是减少动物发病的主要因素。
- 张卓
- 关键词:产气荚膜梭菌羚牛诊治痊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