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细胞
  • 3篇遗传学
  • 3篇急性
  • 3篇白血
  • 3篇白血病
  • 2篇异常综合征
  • 2篇早幼粒细胞
  • 2篇早幼粒细胞白...
  • 2篇增生
  • 2篇增生异常综合...
  • 2篇染色
  • 2篇染色体
  • 2篇综合征
  • 2篇细胞遗传
  • 2篇细胞遗传学
  • 2篇粒细胞
  • 2篇粒细胞白血病
  • 2篇急性早幼粒
  • 2篇急性早幼粒细...
  • 2篇急性早幼粒细...

机构

  • 4篇北京大学

作者

  • 4篇陆道培
  • 4篇党辉
  • 4篇师岩
  • 3篇邱镜滢
  • 3篇何琦
  • 2篇赖悦云
  • 1篇刘辉
  • 1篇洪波
  • 1篇史惠琳
  • 1篇丘镜滢
  • 1篇张艳
  • 1篇张艳
  • 1篇王德炳
  • 1篇张彦
  • 1篇何琪
  • 1篇洪波

传媒

  • 1篇中华肿瘤杂志
  • 1篇中华血液学杂...
  • 1篇北京医科大学...

年份

  • 2篇2004
  • 1篇2003
  • 1篇1998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染色体核型连续性监测的临床意义被引量:8
2004年
目的 探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MDS)患者染色体核型演变与病情变化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对高危患者的疗效。方法 采用骨髓短期培养和G显带技术对 4 1例MDS患者的染色体核型进行连续性监测至少 2次 ,同时密切追踪随访其临床病情进展情况。结果 4 1例患者中初诊时具有异常克隆者 2 4例 ,占 5 8.5 %。随访 7~ 72个月 (中位随访时间为 34个月 ) ,病情有进展者 12例 ,其中 6例具有染色体核型异常克隆演变 ,病情无进展者 18例 ,其中只有 1例出现核型演变。 7例核型演变的附加异常主要累及 2 ,4 ,7,8,10 ,11,17,2 1号染色体。 4 1例中 4例患者经治疗后临床病情缓解的同时染色体异常克隆消失 ,7例接受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除 1例早期死亡外 ,6例完全治愈 ,染色体异常克隆消失。结论 连续监测证实MDS染色体核型演变与病情进展密切相关 ,病情有进展者出现克隆演变的比例远高于病情稳定者。在MDS疾病进展过程中出现附加染色体异常者预后更差 ,提示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可作为具有克隆性染色体异常的MDS患者的首选治疗方案。
赖悦云邱镜滢张艳张彦师岩何琦党辉陆道培
关键词:染色体核型MDS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染色体异常21号染色体
染色体原位抑制杂交在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研究中的应用被引量:4
1998年
目的:将荧光染色体原位抑制(CISS)杂交法运用于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染色体畸变的检测,提高异常核型的检出率。方法:以生物素标记的人类15号染色体特异的DNA为探针,对10例APL患者骨髓中期分裂相进行杂交,所有病例均进行G显带分析。结果:CISS杂交法异常核型的检出率较传统G显带高或在G显带无法分析时,提供结果。结论:CISS杂交结果更全面反映白血病细胞的遗传学特性,在检测细微结构异常、复杂易位以及残留白血病细胞等方面,具有快速、敏感、特异及对嵌合细胞群体可定量分析的优点。
洪波丘镜滢史慧琳何琦谭家怀师岩党辉荣亿迎王德炳陆道培
关键词:白血病早幼粒细胞性遗传学染色体畸变核型
亚急性髓性白血病研究
目的:从白血病细胞克隆存在的角度探讨亚急性髓性白血病可以作为一个独立的白血病类型,将此类疾病归入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中不能清楚揭示此类疾病良性还是恶性的本质。病例和方法:应用骨髓细胞短期培养法和染色体G显带技术,...
邱镜滢张艳陆道培赖悦云党辉何琦师岩
关键词: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细胞遗传学
文献传递
砷剂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过程中细胞形态学及遗传学变化被引量:16
2003年
目的 观察四硫化四砷 (TATS)治疗初治和复发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 (APL)过程中细胞形态学及细胞遗传学变化 ,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应用骨髓短期培养法、染色体荧光原位杂交(FISH)技术及形态学技术 ,对 13例初治及 7例复发APL患者进行细胞遗传学和形态学分析。结果8例患者的骨髓APL细胞中均出现分化现象。 2 0例患者中 ,19例在TATS治疗过程中t(15 ;17)阳性细胞呈逐渐下降 ,与形态学APL细胞百分比的下降具有相关性 (r值范围 0 .72 98~ 0 .9989)。 19例具有t(15 ;17)染色体易位的患者治疗后均达血液学完全缓解 (CR) ,16例达细胞遗传学CR ,1例具有t(11;17)易位的患者未达血液学CR。结论 TATS对初治及复发APL有一定的诱导分化作用 ,单药TATS治疗初治及复发APL患者可达到血液学和细胞遗传学缓解。应用FISH技术监测t(15 ;17)阳性细胞可以客观反映APL细胞变化规律。
刘辉邱镜滢陆道培洪波史惠琳师岩党辉何琪
关键词: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四硫化四砷细胞形态学细胞遗传学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