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赵佰桥

作品数:9 被引量:34H指数:3
供职机构: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动静脉内
  • 2篇动静脉内瘘
  • 2篇肾病
  • 2篇内瘘
  • 2篇静脉
  • 2篇静脉内
  • 2篇静脉内瘘
  • 2篇腹膜
  • 2篇腹膜透析
  • 1篇大网膜
  • 1篇动静脉内瘘成...
  • 1篇动静脉内瘘血...
  • 1篇毒性肝炎
  • 1篇血管
  • 1篇血管成形
  • 1篇血管成形术
  • 1篇血凝状态
  • 1篇血栓
  • 1篇血栓患者
  • 1篇血液

机构

  • 7篇连云港市第一...
  • 1篇江苏省中医院
  • 1篇徐州医学院
  • 1篇吉林大学第二...

作者

  • 9篇赵佰桥
  • 6篇刘剑华
  • 5篇曹微
  • 4篇杜宇
  • 3篇张磊
  • 2篇张娜
  • 1篇涂传全
  • 1篇徐锋
  • 1篇苗里宁
  • 1篇周恩超
  • 1篇刘从江
  • 1篇张磊
  • 1篇王艳华
  • 1篇杜宇
  • 1篇王艳华

传媒

  • 1篇中国现代医学...
  • 1篇吉林中医药
  • 1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山东医药
  • 1篇中国中西医结...
  • 1篇临床肾脏病杂...
  • 1篇实用药物与临...
  • 1篇中国医学创新
  • 1篇中国中西医结...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3
  • 1篇2021
  • 1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12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Th22细胞及血清IL-22水平与狼疮性肾炎患者疾病活动度评分的相关性被引量:7
2021年
目的初步探索狼疮性肾炎(LN)患者外周血Th22细胞及血清白细胞介素22(IL-22)的表达,及其与系统性红斑狼疮疾病活动度评分(SLEDAI)的相关性。方法该研究纳入健康志愿者作为健康对照组(HC组)10例,LN组20例,系统性红斑狼疮(但肾脏未受到侵袭)SLE组20例,通过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淋巴细胞亚群Th1和Th22水平,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各组血清IL-22水平,并分析LN患者IL-22与Th22的相关性,以及两项指标与SLEDAI评分的相关性。结果LN组和SLE组的C反应蛋白、红细胞沉降率及免疫球蛋白高于HC组(P<0.05),血清补体C3和C4低于HC组(P<0.05)。3组Th1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N组和SLE组Th22、IL-22水平高于HC组(P<0.05),但LN组与SLE组的Th22、IL-22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N患者Th22与IL-22水平呈正相关(r=0.804,P=0.002),且Th22、IL-22与SLEDAI评分呈正相关(r=0.342和0.448,P=0.032和0.016)。结论Th22、IL-22参与SLE和LN的发病,同时LN患者Th22与IL-22水平呈正相关,且均与SLEDAI评分呈正相关。
杜宇赵佰桥张谊雯张娜曹微
IgA肾病合并乙型病毒性肝炎9例被引量:2
2012年
我国是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的高发区,慢性HBV携带率高达7.18%。因此在临床上不乏原发性肾小球肾炎患者同时携带有HBV。而原发性肾小球肾炎的治疗大多需要糖皮质激素联合免疫抑制剂,免疫抑制治疗可能使病毒复制增加。
赵佰桥徐锋苗里宁
关键词:IGA肾病
PTA结合药物溶栓对动静脉内瘘血栓患者术后疗效及内瘘通畅率的影响被引量:3
2023年
目的:评估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percutaneous transluminal angioplasty,PTA)结合尿激酶溶栓治疗对动静脉内瘘血栓患者术后疗效及内瘘通畅率的影响。方法:选择2020年1月—2022年7月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肾内科收治的90例动静脉内瘘血栓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接受PTA治疗,观察组接受尿激酶溶栓+PTA治疗。对比两组手术时间、手术成功率、肱动脉平均血流量、内瘘通畅率、凝血功能指标(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凝血酶时间、D-二聚体)、肌酐和血尿素氮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两组手术成功率、术后肱动脉平均血流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内瘘通畅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凝血功能、肌酐和血尿素氮水平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尿激酶溶栓结合PTA治疗能够有效改善动静脉内瘘血栓患者的内瘘通畅率和凝血功能。
赵佰桥刘剑华
关键词: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药物溶栓动静脉内瘘血栓急性血栓通畅率
前列地尔注射液对终末期肾病患者动静脉内瘘成形术后血凝状态的影响被引量:11
2014年
目的探讨前列地尔对终末期肾病动静脉内瘘术后患者血凝状态的影响。方法选择终末期肾病患者35例,随机分为前列地尔组17例和对照组18例。两组均采用自体桡动脉和头静脉端侧吻合术形成内瘘,术后前列地尔组给予前列地尔注射液静脉滴注,对照组口服拜阿司匹林,疗程均为7 d。观察两组凝血指标、血液流变学指标、内瘘成熟后的血流量及初次血透时间的变化。结果前列地尔组治疗后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纤维蛋白原等血液流变学指标的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均<0.05),同时内瘘血流量较对照组增大,内瘘初次血透时间较对照组缩短(P均<0.05)。结论前列地尔注射液是预防动静脉内瘘术后血液高凝状态的有效药物。
曹微刘剑华张磊杜宇赵佰桥
关键词:终末期肾病前列地尔动静脉内瘘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住院原因及相关因素分析被引量:8
2015年
目的:调查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住院的原因及相关因素。方法:对2013年我院住院的98例MHD患者189例次住院原因及相关因素进行追踪,调查分析其住院原因及相关因素。结果:98例患者住院的首要原因为心血管疾病,占44.4%;其次为感染,占24.9%;住院患者的血清白蛋白、血红蛋白明显偏低(P<0.05)。原发病为DN的MHD住院患者较非糖尿病MHD患者心血管疾病发病率高。结论:心血管疾病和感染是导致MHD患者住院的重要原因;低蛋白血症和贫血是透析患者住院的高危因素;原发病为DN的患者心血管疾病发病率高。
张磊杜宇赵佰桥刘剑华王艳华
关键词:血液透析住院
腹腔镜下大网膜折叠固定法在腹膜透析置管中的应用
<正>目的:通过改进腹腔镜下腹膜透析置管手术方式,减少并发症方法:收集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肾内科2017年5月至2018年7月腹腔镜下大网膜折叠固定+腹透管缝线固定行腹膜透析置管的终末期肾脏病患者共10例,术后48小时1...
曹微涂传全刘从江杜宇赵佰桥张娜杜芸刘剑华
文献传递
苏茵解毒颗粒治疗慢性肾脏病3~5期临床观察
2024年
目的探讨苏茵解毒颗粒治疗慢性肾脏病3~5期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将200例3~5期慢性肾脏病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00例。2组均接受常规基础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苏茵解毒颗粒治疗。观察2组治疗前后中医肾虚浊毒证证候积分、24 h尿蛋白定量、尿微量白蛋白、肾功能指标[血肌酐(serum creatinine,Scr)、肾小球滤过率(estimated 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eGFR)、尿素氮(blood urea nitrogen,BUN)、血白蛋白(albumin,ALB)]、血常规和血脂指标[红细胞计数(red blood cell count,RBC)、血红蛋白(hemoglobin,Hb)、三酰甘油(triglycerides,TG)、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改善状况,统计2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2组治疗后各指标均优于治疗前(P<0.05),其中观察组治疗后,神疲乏力、腰酸腰痛、水肿、恶心呕吐、夜尿频多等证候积分,24 h尿蛋白定量和尿微量白蛋白水平,Scr和BUN水平,血TG和TC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eGFR和ALB指标,RBC和Hb指标及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苏茵解毒颗粒能够降低3~5期慢性肾脏病患者血尿蛋白水平,改善肾功能,调节血常规和血脂代谢,有助于缓解临床症状,疗效明显。
武润洁曹微张磊周恩超赵佰桥杜芸杜宇
关键词:慢性肾脏病尿蛋白肾功能血脂肾小球滤过率
蛇床子素对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研究被引量:3
2017年
目的探讨蛇床子素对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Renal ischemia reperfusion injury,IRI)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通过夹闭左侧肾蒂并切除右肾的方法构建大鼠IRI模型。观察各组尿素氮(BUN)、血清肌酐(Cr)、肾脏病理形态、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和白细胞介素-6(IL-6)、丙二醛(MDA)、过氧化氢酶(CAT)、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表达,评估蛇床子素对大鼠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结果蛇床子素可增加CAT、GPx和SOD表达,减少Cr、BUN、MDA、TNF-α、M CP-1和IL-6的表达以及肾脏病理形态的改变。结论蛇床子素可通过抑制炎症和氧化应激反应而减轻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
赵佰桥刘剑华
关键词:蛇床子素炎症氧化应激
α酮酸对腹膜透析营养不良患者疗效观察
2014年
营养状态是影响维持性腹膜透析患者预后的一个重要因素,然而持续性非卧床腹膜透析(continuous ambulatory peritoneal dialysis,CAPD)患者中营养不良的发生率却很高。本研究通过对α酮酸使用后CAPD患者营养状况的观察,旨在为 CAPD营养不良的患者寻找一个有效的治疗方式,以期可减少CAPD患者长期并发症,从而提高患者的长期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张磊刘剑华曹微赵佰桥王艳华
关键词:持续性非卧床腹膜透析营养不良Α酮酸疗效观察CAPD患者长期生存率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