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浩军
- 作品数:42 被引量:57H指数:5
- 供职机构:河西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甘肃省教育厅科研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文学语言文字文化科学更多>>
- 陶公新建昌马河大桥碑记考释
- 2009年
- 陶公新建昌马河大桥碑立于清嘉庆五年(1800),现仍在原地,保存基本完好。本文对碑记进行了释读。碑记是昌马河建桥最早的文字记录,是研究玉门市桥梁史、交通史和昌马地方人口状况的重要资料。
- 吴浩军
- 关键词:交通史桥梁史人口资料
- 河西镇墓文丛考(一)——敦煌墓葬文献研究系列之五被引量:7
- 2014年
- 镇墓文与买地券、衣物疏同为重要的墓葬文献之一类。以甘肃河西走廊为主体的河西地区出土有大量魏晋十六国时期的镇墓文,笔者多方蒐辑,得其中文字信息保留相对完整者60余件。今结合传世文献及田野调查所获,进行文字校勘和河西历史地理、丧葬风俗、民间信仰以及语言文字、书法、文学等诸多方面的考察,以探讨其文献和历史价值。
- 吴浩军
- 关键词:河西走廊
- 张掖古旧方志存佚及研究整理考述被引量:7
- 2007年
- 张掖地区自隋唐至民国,所编修的地方志及其它带有方志性质的史地杂志约有32种,文章就其存佚及研究整理情况一一进行考查并作概述。
- 吴浩军
- 河西镇墓文丛考(四)——敦煌墓葬文献研究系列之五被引量:5
- 2015年
- 镇墓文与买地券、衣物疏同为重要的墓葬文献之一类。以甘肃河西走廊为主体的河西地区出土有大量魏晋十六国时期的镇墓文,笔者多方蒐辑,得其中文字信息保留相对完整者60余件。今结合传世文献及田野调查所获,进行文字校勘和河西历史地理、丧葬风俗、民间信仰以及语言文字、书法、文学等诸多方面的考察,以探讨其文献和历史价值。
- 吴浩军
- 关键词:魏晋十六国
- 酒泉少数民族地区生态旅游发展刍议被引量:2
- 2009年
- 酒泉少数民族地区自然生态条件脆弱,使得生态旅游成为该区域发展旅游业的必然选择。这就要求对该区域的草原资源进行全方位环保,合理规划,多元开发,既突出民族风情和特色文化旅游,也要注重开发体验式和参与式项目,加快少数民族地区生态旅游业发展步伐。
- 李永红吴浩军
- 关键词:生态旅游
- 文献可征 瑰宝重光——《肃州新志校注》的文献价值和校注成就被引量:1
- 2009年
- 《光绪肃州新志》大约纂修于光绪五年至二十三年之间,仅以抄本存世,纂修者不详.该志保存了《乾隆重修肃州新志》之后清代很多史料,有较高的文献价值.嘉峪关市志办公室主持校注、中华书局出版的《肃州新志校注》校勘精审,注释详尽并多所发明,取得了一定的学术成就;但也留下了一些遗憾。
- 吴浩军
- 关键词:校勘注释学术成就
- 历史文化名城如何修志——以《敦煌志》为例
- 2008年
- 《敦煌志》创造发展了方志的一种新的类型——历史文化名城志。学者修志是中国的优秀传统。新版《敦煌志》继承并发扬了这一传统,聘请李正宇等著名敦煌学家担任顾问,指导修志工作。李正宇先生大大增加古代敦煌记述内容,凸现敦煌历史文化名城特色,具体对待"详今略古"原则等修志思想在编纂实践中得到了贯彻落实。陈国灿、郑炳林和李并成等先生也指导了该志的编修工作,对其中的古代部分纠谬补阙,从而增加了志稿的学术份量,提高了志稿内容的科学性,使该志成为继1994年版《敦煌市志》之后新编方志中的又"一株奇葩"。
- 吴浩军
- 新线装本《甘州府志》、书帕本及其他被引量:1
- 2014年
- 《甘州府志》成书于乾隆四十四年(1779),是甘肃省张掖地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前的历史时期所有旧志中卷帙最为浩繁、保存资料最多、影响也最大的一部力作。该志成书后即刻印流传,至今尚有原刊本存世。近二十年来,这部志书经过了三次整理重刊:从一九九二年起,张志纯先生在极其困难的情况下,将它从濒临毁灭的边缘挖掘出来,并进行了校点。
- 吴浩军
- 关键词:历史时期
- 《凉州御山石佛瑞像因缘记》校录、辑补及相关问题讨论
- 《凉州御山石佛瑞像因缘记》,1979年5月出土于武威市区东北城墙脚下,现存武威大云寺.此碑时代较早,内容涉及北魏隋唐时期的一些宗教问题,也是研究凉州瑞像形成和传播情况的重要文献资料,因而笔者不揣浅陋,在前贤工作的基础上,...
- 吴浩军
- 另类写本:流传的限定性和空间的封闭性--以敦煌吐鲁番出土丧葬文书为中心
- 敦煌吐鲁番地区出土有数量可观的魏晋十六国时期的丧葬文书,包括镇墓文、衣物疏、买地券、冥婚文书、明旌、招魂幡、解除文、冥间过所、砖铭、墓表、棺板题记等。这些丧葬文书具有一般写本所不具备的一些特性:一般写本的制作目的在于学习...
- 吴浩军
- 关键词:魏晋十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