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华林
- 作品数:6 被引量:72H指数:5
-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总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首都卫生发展科研专项卫生部卫生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儿童肾盂成形术后再梗阻原因及再次行腹腔镜手术的可行性被引量:17
- 2017年
- 目的探讨儿童初次肾盂成形术后再梗阻的原因及再次行腹腔镜手术治疗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9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39例肾盂成形术后再梗阻患儿的临床资料。男31例,女8例。年龄4~204个月,平均66个月。病变位于左侧28例,右侧11例。所有患儿术前均行泌尿系B超、MRU及MAG3肾核素扫描等检查明确诊断为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全麻下行腹腔镜下探查术,发现梗阻原因为肾盏狭窄2例(5.1%),遗留病变输尿管组织+吻合口狭窄4例(10.3%),粘连带压迫+吻合口狭窄2例(5.1%),输尿管扭转+粘连带压迫+输尿管高位吻合l例(2.6%),单纯吻合口狭窄30例(76.9%)。39例均行腹腔镜手术,其中行肾盂成形术33例,阑尾镶嵌输尿管成形术5例,输尿管肾下盏吻合术1例。结果39例手术均顺利完成,无中转开放手术,无术中并发症。1例拔除双J管后出现反复腰疼1d,超声检查提示重度肾积水,最终行肾切除术;1例术后2个月拔除双J管后复查超声、MRU等提示重度肾积水,再次行阑尾镶嵌输尿管成形术后治愈;1例术后吻合口粘连行输尿管球囊扩张术后治愈。其余36例患儿术后症状均缓解。随访3~60个月,平均25个月,影像学检查均提示无梗阻表现,手术成功率为92.3%(36/39)。结论遗留病变输尿管组织、吻合口狭窄、肾盏狭窄、粘连带压迫、输尿管扭转及高位输尿管吻合均可导致患儿肾盂成形术后再梗阻。对初次肾盂成形术后再梗阻患儿再次行腹腔镜手术是安全、可行的。
- 曹华林周辉霞王蕊马立飞刘德鸿周晓光陶天罗小龙张岩宋百乐
- 关键词:腹腔镜肾盂输尿管成形术儿童肾积水
- 儿童腹腔镜肾盂成形术常见并发症的处理和预防被引量:5
- 2017年
- 目的:探讨儿童腹腔镜肾盂成形术的常见并发症及其处理和预防。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1月~2016年11月528例行腹腔镜肾盂成形术的患儿临床资料,总结儿童腹腔镜肾盂成形术的常见并发症及处理方法。结果:术中损伤血管2例,低体温1例,肾盂输尿管吻合口撕脱2例,十二指肠损伤1例;术后尿外渗19例,双J管堵塞2例,麻痹性肠梗阻3例,迟发性十二指肠瘘1例,感染和发热42例,肉眼血尿31例,腰痛和尿路刺激征6例,双J管放置不到位、回缩2例,乳糜尿2例,UPJ再次梗阻7例;无急性梗阻性肾功能衰竭患儿。结论:严格的掌握手术适应证、熟练的操作技巧和正确处理术中遇到的困难是预防和处理儿童腹腔镜肾盂成形术并发症的关键。
- 马立飞周辉霞陈绍君周晓光刘德鸿曹华林陶天熊祥华
- 关键词:腹腔镜肾盂成形术并发症儿童
- 婴幼儿隐藏切口法机器人辅助腹腔镜肾盂输尿管成形术被引量:14
- 2017年
- 目的:探讨隐藏切口法机器人辅助腹腔镜肾盂输尿管成形术治疗婴幼儿肾盂输尿管连接处梗阻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6例行隐藏切口法机器人辅助腹腔镜肾盂输尿管成形术患儿的临床资料。采用传统腹腔镜方法建立手术操作通道,机器人镜头孔与1号臂操作孔建立在Pfannenstiel皱褶(比基尼线)上,2号臂操作孔建立在肚脐正中,辅助操作孔建立在镜头与2号臂操作孔连线中下1/3处,体内操作基本同普通腹腔镜肾盂输尿管成形术。记录术前、术中、术后相关数据,术后并发症采用Clavien-Dindo分类标准进行分级。结果:6例患儿手术均获得成功,无中转传统腹腔镜和开放手术,无术中并发症。平均手术时间184.5(120~226)min、术中平均出血量9.4(5-15)ml、平均引流管拔除时间4.3(2~9)d、术后平均住院时间6.1(4~10)d。术后并发症ClavienⅠ~Ⅱ级发生率33.3%(经对症处理后均好转),无Ⅲ、Ⅳ级并发症。术后两天与出院当天行超声检查,术侧肾盂前后径明显减小或消失,无梗阻表现。瘢痕掩藏于Pfannenstiel皱褶上,穿上比基尼泳裤体表无可视瘢痕。结论:隐藏切口法机器人辅助腹腔镜肾盂输尿管成形术治疗婴幼儿肾盂输尿管连接处梗阻安全可行,具有视野清晰、操作精准、恢复快、美容效果好等优点。
- 曹华林周辉霞马立飞刘德鸿周晓光陶天王蕊郝雪梅王治芳李玮
- 关键词:机器人辅助腹腔镜肾盂输尿管成形术肾积水
- 非钳夹式吻合口缝合法在腹腔镜离断式肾盂成形术中的应用被引量:14
- 2016年
- 目的探讨“非钳夹”式吻合口缝合法在腹腔镜肾盂输尿管成形术治疗小儿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uPJO)的手术技巧、疗效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2015年1月至2015年4月对我院收治的81例。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小儿肾积水患儿行“非钳夹”式吻合口缝合法经脐单部位腹腔镜肾盂输尿管成形术,其中男68例,女13例,左侧57例,右侧24例,平均年龄3.5岁(11d至15岁),所有患儿术前均行泌尿系B型超声、MRU及MAG3肾核素扫描等检查明确诊断。采用经脐单部位建立手术操作通道,吻合肾盂输尿管前后壁时,离肾盂输尿管吻合口最低点1.0-1.5cm处于肾盂瓣及输尿管前后壁分别用4-0慕斯线牵引用于缝合吻合口时钳夹与牵拉用,其余方法基本同普通腹腔镜肾盂输尿管成形术。结果81例患儿手术均获得成功,无中转开放手术,无术中并发症,有2例大龄右侧病变患儿术中在上腹部增加-5mmTrocar后完成手术。平均手术时间94(80-150)min、术中平均出血量15(10-50)ml、平均引流管拔除时间5(3~10)d、术后平均住院时间7(5~10)d。术后行超声、放射性核素扫描随访3~6个月,术侧肾实质不同程度增厚,肾盂前后径明显减小或消失,62例形态接近正常,患肾分肾功能不同程度恢复。结论腹腔镜肾盂输尿管成形术治疗小儿肾积水时采用“非钳夹”式吻合口缝合法安全可行,具有损伤小、恢复快、成功率高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曹华林周辉霞罗小龙熊祥华马立飞刘德鸿周晓光陶天王超
- 关键词:腹腔镜肾盂输尿管成形术肾盂积水
- 后尿道瓣膜症幼儿行膀胱颈切开术的尿动力学检查临床分析被引量:4
- 2017年
- 目的:探讨后尿道瓣膜症幼儿行膀胱颈切开术的尿动力学表现及其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7月~2016年5月收治的56例后尿道瓣膜症患儿资料,均行膀胱镜下后尿道瓣膜切除术,患儿平均年龄(2.0±0.8)岁。2012年7月~2013年7月收治的13例为第一组,平均(1.8±0.6)岁;2013年8月~2016年5月收治的43例为第二组,平均(2.3±0.9)岁。术前完善泌尿系超声、磁共振泌尿系水成像(MRU)、肾核素扫描(ECT)、排尿性膀胱尿道造影(VCUG)等影像学检查。其中同时合并前尿道瓣膜2例,双肾输尿管积水(VUJO)36例(64.3%),膀胱输尿管反流23例(41.1%),反流均为Ⅲ度以上。术前术后均采用尿动力学检查进行评估。术后至尿动力学检查间隔时间约超过半年,对比两组尿动力学结果。结果:经尿道瓣膜切除后,每1~3个月行泌尿系超声、尿动力学检查。第一组中有8例在术后3个月排尿期逼尿肌压力与术前相比无改变,膀胱镜再次检查时发现尿道瓣膜结构已消除,但膀胱颈抬高,遂行膀胱颈切开术,术后1个月再次复查尿动力,发现最大逼尿肌收缩压力可明显减低,且自由尿流率(UFM)有提高。故对第二组病例,术中发现膀胱颈抬高的患儿均行膀胱颈切开术。第二组患儿排尿症状较第一组明显改善。第二组最大逼尿肌收缩压(Pdetmax)和剩余尿量(PVR)分别为(42.2±14.1)cmH2O和(21.6±12.4)ml,低于第一组Pdetmax(75.1±18.3)cm H2O和PVR(32.8±8.9)ml;第二组最大膀胱容量(MBC)和膀胱顺应性(BC)分别为(90.4±33.7)ml和(9.5±2.4)ml/cm H2O,高于第一组MBC(73.1±20.1)ml和BC(6.4±1.9)ml/cm H2O;第二组UFM(7.9±0.7)ml/s,高于第一组(5.6±2.0)ml/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均无尿失禁出现。两组分别有6例和7例有逼尿肌不稳定(DI),Fisher's精确概率检验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合并有膀胱颈抬高的后尿道瓣膜症患儿,瓣膜切除的同时,适当切开膀胱颈可使膀胱内压�
- 周晓光周辉霞马立飞刘德鸿曹华林陶天罗小龙陈绍君
- 关键词:幼儿后尿道瓣膜尿动力学
- 腹腔镜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手术操作指南(2017版)被引量:29
- 2017年
- 1前言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ureteropelvic junction obstruction,UPJO)是各种原因引起的肾盂与输尿管连接处狭窄,尿液引流不畅导致患者出现各种症状、体征以及肾脏功能改变的先天性输尿管异常疾病,其发病率为1/6001/800[1]。治疗方法较多,外科手术目的主要是切除病变部位、解除梗阻、缓解症状、保护肾功能[2,3]。
- 周辉霞李龙李索林汤绍涛毕允力王晓晔李水学曹华林周晓光
- 关键词:腹腔镜肾盂输尿管成形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