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素梅
- 作品数:13 被引量:82H指数:5
- 供职机构:上海对外经贸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创新基金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规划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经济管理政治法律更多>>
- 学生学习投入调查评估工具分析被引量:9
- 2010年
- 2009年11月中旬,上海市本科院校高教所长联席会议就"大学分类评价的理论与实践"的主题进行了研讨。各位代表结合实践,对高校评估的理念与方法提出了不同看法,有从地方高校评估角度提出了以教学评估带动高校学科专业定位和推动高校社会服务能力;有提供了高校办学水平分类评价指标设计的具体思路;还有通过某一评估工具的实际应用对其特色和启示进行了总结。本刊择取其中三位代表的发言要点呈献给大家,希望引起更深入的思考。
- 宋彩萍吴素梅姜传松
- 关键词:高校评估本科院校
- 高校学生向学与厌学状况调查——基于上海W学院的案例被引量:2
- 2013年
- 本文以上海W学院为案例,调查高校学生向学与厌学状况。研究发现:大学生整体学习动力较强,学习动力主要来源是就业。但是,他们对学习内容的价值认识较为模糊,国家和社会使命感对学生学习动力的激发作用不明显,学校氛围和同学影响的作用也不显著,部分学生学习动力不强甚至有厌学情绪。在调查基础上,从激发大学生学习动力的角度,提出构建支持性教学环境的建议。
- 吴素梅
- 关键词:厌学
- 我国高等教育质量保证体系现状及对策分析被引量:4
- 2010年
- 本文通过分析我国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存在的问题,提出要加强国际合作,学习和借鉴国外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经验,改变我国目前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单一化色彩浓厚、行政命令痕迹明显的现状,构建以高校内部质量保障体系建设为核心,以保障学为落脚点,政府、高校、社会多方协同合作的质量保障体系。
- 吴素梅宋彩萍
- 关键词: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
- 克罗地亚高等教育质量保证体系建设研究——基于博洛尼亚进程背景被引量:1
- 2014年
- 促进欧洲教育质量保证合作,是博洛尼亚进程的基本原则之一,而《欧洲高等教育质量保证标准与指南》(ESG)则是各参与国高等教育质量保证体系建设的基本框架。在这一原则和框架下,克罗地亚颁布了《高等教育和科学质量保证法案》系列法案,成立了科学和高等教育局(ASHE),确定了高等院校自治和质量保证主体地位,完善了高校内部自我评估机制,提高了利益相关者的参与度,形成了信息公开制度,融入了欧洲高等教育质量保证组织,从欧洲、国家、高校三个层面构建了高等教育质量保证体系。依法建设、外部质量保证机构独立、利益相关者最大限度参与、高校主体作用、以发展和持续提高为目的、信息公开、积极参与国际组织是对我国构建高等教育质量保证体系的重要启示。
- 吴素梅
- 关键词:博洛尼亚进程高等教育质量保证体系
- 中国和克罗地亚高校师生互动现状比较研究——基于对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和克罗地亚萨格勒布大学的调查被引量:2
- 2015年
- 师生互动是一种教育理念,也是一种教育行为,具有教育学研究的永恒价值。学生普遍认为师生互动对提高教学效果和自己的成长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提高师生互动对自己的学习、成长和收获有重要帮助。所以,高校应高度重视学生需求和师生互动在学生学习、成长和发展中的作用;推行以学生能力培养为中心的互动式教学模式,是提高课堂内师生互动的基本路径;改变现有的科研重于教学的评价机制,建立鼓励教师积极参与学生成长和发展的管理制度,是提高师生互动水平与效果的关键。
- 吴素梅严立东
- 关键词:师生互动课堂高校
- 国际友好城市参与中国-中东欧合作研究被引量:5
- 2018年
- 中国和中东欧16国有160对友好城市(截至2017年12月)。借助这一平台,双方在高层互访、人文交流、经贸促进、专项合作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仍存在人员文化性交流少、实质性合作少、协同合作少、交流模式单一等问题,距离很好地实现服务"16+1"合作和"一带一路"使命有一定的距离。国家和政府层面应更加重视中国-中东欧友城平台,统筹协调,形成中国-中东欧友城交往大格局;友城相关管理部门应积极主动参与。具体而言,要纵深推进人员和文化交流,把民心相通做到极致;要探索实质性合作可能领域和空间;要加强对友城相关工作人员培训和人才培养;要拓宽"一对多"和"多对多"友城交流模式;要构建中东欧友好城市群和协作网络,发挥区域辐射作用;要组建高校、研究院所、企业、社会组织及其他社会力量参与的智库,为友城参与提供智力支持。
- 吴素梅李明超
- 关键词:一带一路
- 专业定位与专业建设——以上海高校为例被引量:32
- 2012年
- 专业定位是专业建设中的基础和顶层设计,大致涵盖专业建设规划、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与学校办学定位和专业结构布局的关系等方面的内容。笔者通过对我国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新专业检查状况的分析,发现新专业的增长数处于每年递减的态势,这反映出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已经开始逐步走出外延式发展阶段,步入提高质量的内涵建设发展阶段。所以,应把新专业检查引入专业建设的日常工作,引导学校树立专业自主评估的理念,重视专业建设中的专业定位,形成符合学校定位的专业布局,构建科学的专业建设指标体系。
- 林江湧吴素梅宋彩萍
- 商科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国际比较及其启示被引量:8
- 2010年
- 国外商科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取向,决定了其发展方向和办学理念,对我国商科院校人才培养、办学理念以及发展战略都具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 吴素梅
- 论社会需求视域下的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被引量:3
- 2010年
- 高等教育正处于一个快速变革的时代,正如彼德·杜拉克(PeterDrucker)所言,知识领域正处于变幻不定的状态,现有的院校、系所和学科很快就会不合时宜。那么。大学到底该教给学生什么,学生在大学到底要学到什么,才能适应不断发展变化的社会需求?这个问题成为当前高等教育理论研究和实践需要密切关注的主题之一,也成为实施和推广文化素质需要重点解决的基本问题。无论国外的通识教育还是国内的文化素质教育,在实施过程中都极大程度地受到这一问题的影响。所以,从社会需求角度出发,对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进行透视,有助于我们清楚地认识当前文化素质教育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 吴素梅
- 关键词:文化素质教育社会需求大学生高等教育理论视域知识领域不合时宜
- 我国高等教育质量保证体系对策
- 2011年
- 针对我国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存在的问题,提出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对策:一、加强与国际质量保证机构的交流与合作,学习和借鉴国外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经验。二、改变保障主体、保障形式单一、行政色彩浓厚的现状,构建政府、高校、社会三方协同合作,高校自动保障的评估体系。三、改变以保障“教”代替保障“学”的现状,把保障“学”作为各种质量保障活动的落脚点。四、通过法律和政策引导,逐渐扩大社会评估机构的作用,提高社会参与度。
- 吴素梅宋彩萍
- 关键词:教育质量保证体系教育质量保障体系教育文化教育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