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坤 作品数:28 被引量:94 H指数:5 供职机构: 重庆市公共卫生医疗救治中心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艾滋病肺孢子菌肺炎患者合并巨细胞病毒共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3 2022年 目的探讨艾滋病(AIDS)肺孢子菌肺炎(PCP)患者合并巨细胞病毒(CMV)血症的危险因素及转归。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12月重庆市公共卫生医疗救治中心收治的337例AIDS-PCP患者。根据入院时CMV-DNA是否阳性,分为CMV血症组和非CMV血症组,分析不同组别患者的人口学特征、临床症状、实验室资料、合并机会性感染、治疗转归等,并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AIDS-PCP患者合并CMV血症的危险因素。结果337例AIDS-PCP患者中,合并CMV血症者144例(42.7%),单因素分析显示pH、动脉血氧分压(PaO_(2))、C反应蛋白(CRP)、中性粒细胞数(N)、乳酸脱氢酶(LDH)、白蛋白(ALB)、真菌(1,3)-β-D-葡聚糖(BDG)、CD4^(+)T淋巴细胞(CD4细胞)计数是危险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低PaO_(2)、低ALB及低CD4细胞水平是PCP-AIDS患者合并CMV血症的独立危险因素。CMV血症组患者的28 d病死率(34.0%)明显高于非CMV血症组(19.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IDS-PCP患者合并CMV的发生率、死亡率较高,低PaO_(2)、低ALB、低CD4细胞水平是其独立危险因素,此类AIDS-PCP患者需注意CMV-DNA的筛查,早诊断、早治疗,尽可能提高患者生存率。 杨红红 孟慧玲 李明丹 白艳 何坤 刘敏关键词:艾滋病 肺孢子菌肺炎 巨细胞病毒 共感染 艾滋病患者31天内非计划重复入院原因分析 2022年 艾滋病患者免疫功能低下,易合并各种病原菌的感染,且ART药物不良反应较多,导致此类患者非计划重复入院,尤其是31天内非计划重复入院率普遍较高。但目前针对AIDS患者非计划重复入院率以及影响因素分析的相关研究较少,本研究旨在降低此类患者短时间内非计划重复入院率,为减轻患者经济负担提供参考依据。1对象与方法1.1对象。 吴玉珊 李明俊 何坤 刘倩 张声恋 黄皓 陈耀凯 刘敏关键词:艾滋病 含克力芝的抗逆转录病毒治疗方案对不同性别、不同年龄HIV感染人群血脂水平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3 2021年 目的探讨包含克力芝(LPV/r)的抗逆转录病毒治疗(ART)方案对不同性别、不同年龄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人群血脂的影响。方法选择重庆地区以LPV/r为基础的标准三联方案进行初始ART治疗的HIV感染者68例为研究对象,根据其性别分为男性组37例(54.4%),女性组31例(45.6%);根据其年龄分为青年组(18~40岁)35例(51.5%),中老年组(≥41岁)33例(48.5%)。比较治疗前及治疗后不同时间点血脂[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不同年龄段及不同性别患者的血脂水平以及治疗前后病毒学抑制情况。结果治疗12个月后,CD4^(+)T淋巴细胞≥200个/μl的患者占比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68例患者治疗3、12个月后血脂异常率均升高,其中治疗12个月后TG、TC异常率分别为77.9%(53/68)、38.2%(26/68),高于治疗前的45.6%(31/68)、22.1%(15/6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12个月后,患者TG、TC水平均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男性组TG水平(2.11±1.29)mmol/L高于女性组的(1.58±0.72)m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组与女性组TC、HDL-C、LDL-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个月后,男性组与女性组TG、TC、HDL-C、LDL-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个月后,青年组TG水平高于本组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个月后,中老年组TG、TC、HDL-C水平均高于本组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个月后,中老年组TC水平(5.15±1.25)mmol/L高于青年组的(4.40±0.73)m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IV感染者进行ART常规治疗后,其血脂变化也应重视,有增加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发生的风险,建议定期检测血脂变化。 石峰 刘敏 李明俊 刘倩 吴玉珊 何坤关键词:血脂 年龄 性别 艾滋病患者超长住院时间的影响因素及对策 被引量:3 2021年 目的分析住院时间超30 d的艾滋病患者临床特征及影响因素,为制定缩短住院日的对策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重庆市公共卫生医疗救治中心感染科2018年1月1日-12月31日连续住院时间超过30 d的艾滋病住院患者,并进行数据整理及分析,探索导致艾滋病患者住院超30 d的危险因素。结果2018年感染科出院艾滋病患者共879例,其中住院超30 d患者124例,占14.1%,男女比例3∶1;124例中住院前未启动抗HIV治疗人数为90例(72.6%),CD4+T细胞<200/L 107例(86.3%),入院时患者病情一般117例(94.4%),危重7例(5.6%)。住院超30 d的艾滋病患者平均住院日为44.7 d。单因素分析显示肝功能损伤、结核病、肺炎、中枢神系统感染、输血、医院感染、营养不良均是影响住院超30 d的危险因素。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影响超长住院时间的独立危险因素是中枢神经系统感染。住院超30 d患者1年后的转归较差。结论对于艾滋病患者,做到早发现、早治疗,积极控制机会性感染,缩短平均住院日,降低住院费用,建立健全随访机制,降低死亡率。 何坤 池祥波 刘倩 陈耀凯 胡琴 刘敏关键词:住院时间 艾滋病 影响因素 治疗前耐药的HIV/AIDS患者抗病毒治疗效果 被引量:2 2022年 随着ART的开展,HIV/AIDS患者的病死率大大降低,但耐药发生率却逐年升高。治疗前耐药(Pretreatment drug resistance,PDR)是指未启动ART的HIV/AIDS患者,在ART之前已具有耐药性的HIV毒株。据估计,全球PDR发生率在5%~20%,在资源有限地区约为6.6%,其中亚洲约为7.6%。本研究分析了重庆市发生了PDR的HIV/AIDS患者对ART方案及疗效评价,为PDR患者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参考。 杨红红 曾琴 何坤 吴玉珊 刘倩 李明俊 刘敏关键词:艾滋病 耐药 抗病毒治疗 瑞舒伐他汀钙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5 2016年 目的观察瑞舒伐他汀钙治疗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血脂和血清N-端脑钠肽前体(NT-pro BNP)水平的影响。方法将2014年4月-2015年4月我院收治的56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基础治疗,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服瑞舒伐他汀钙。两组疗程均为3个月。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心功能NYHA分级、左室射血分数(LVEF)、血脂指标(TC、TG、HDL-C及LDL-C)和NT-pro BNP水平,并考察观察期间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卒中、心梗、死亡)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心功能NYHA分级均较其治疗前有改善(P〈0.01),但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LVEF均较其治疗前有改善(P〈0.01),且治疗组的LVEF、NT-pro BNP水平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血脂LDL-C水平较其治疗前有改善(P〈0.01),与对照组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过程中,对照组有3例患者因再次心力衰竭而入院。结论瑞舒伐他汀钙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可以改善患者的心功能,并可降低其NT-pro BNP水平和LDL-C等指标。 何坤关键词:瑞舒伐他汀钙 慢性心力衰竭 低密度脂蛋白 艾滋病合并格林-巴利综合征1例 被引量:2 2019年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相关性多发性神经病变已成为HIV感染最常见的神经系统并发症,是世界范围内发生神经病变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1]。因此,HIV被视为神经疾病患者的潜在原因。根据感染阶段,HIV感染可见多种类型外周神经病变。格林-巴利综合症(Guillain-Barre syndrome)是一种罕见的急性炎症性免疫介导的外周神经系统疾病。现就我院收治1例艾滋病合并格林-巴利综合症的病例进行报道,并结合相关文献进行分析。 何坤 陈耀凯 刘敏 吴玉珊关键词:艾滋病 格林-巴利综合症 神经系统疾病 艾滋病合并巨细胞病毒性视网膜炎73例的临床特征及预后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分析艾滋病合并巨细胞病毒性视网膜炎(cytomega-lovirus retinitis,CMVR)患者的临床特点及其预后影响因素。方法收集2016年1月至2019年12月重庆市公共卫生医疗救治中心诊断为艾滋病合并C... 何坤 姜雪松 胡琴 霍琴 石峰 刘敏关键词:艾滋病 巨细胞病毒性视网膜炎 预后 多替阿巴拉米片治疗HIV感染的短期疗效及不良反应分析 2024年 目的 分析多替阿巴拉米片(商品名:绥美凯)治疗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患者的疗效与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指导其临床使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69例明确诊断为HIV感染初始采用多替阿巴拉米片进行抗逆转录病毒治疗(ART)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患者治疗2、4、12周时的临床疗效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69例患者治疗4周时的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核糖核酸(HIV-RNA)由治疗前的(5.34±1.13)×log10 IU/ml明显下降至(1.88±0.76)×log10 IU/m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治疗12周时的HIV-RNA下降至(1.75±0.76)×log10 IU/ml,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时, 64例(92.8%)患者HIV-RNA<200拷贝/ml。患者治疗4周时的CD+T淋巴细胞计数上升至118.0(86.0, 238.0)个/μl,治疗12周时上升至172.0(89.5, 287.0)个/μl,与治疗前的66.5(19.0, 204.0)个/μl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治疗12周时的CD+T淋巴细胞计数高于治疗4周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治疗4周时比较,患者治疗12周时CD4/CD8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治疗4周时肝功能异常发生率8.7%较治疗前的26.1%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治疗2、4、12周时肌酐(Cr)水平均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治疗2周后Cr水平逐渐回落,治疗2、4、12周时Cr水平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患者治疗2、4、12周时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水平均高于治疗前,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高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多替阿巴拉米片具有高效抑制HIV病毒复制、快速提升免疫应答的特点,用药早期观察到Cr水平升高,但随着时间延长,逐渐回落;同时观察到随着用药时间延长,TC水平趋于上升。 李明俊 何坤 刘敏 刘倩 曹齐 杜翔 钱娟 张绿浪关键词: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疗效 重庆市初治HIV感染者基线病毒载量、CD4^(+)T细胞水平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下的变化 被引量:7 2023年 目的分析近3年重庆市初治HIV感染者人口学特征,明确基线病毒载量、CD4^(+)T细胞免疫水平及相关影响因素,了解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下上述指标是否发生变化。方法收集2019年1月—2021年12月确诊HIV感染且在重庆市公共卫生医疗救治中心初始启动抗病毒治疗患者的人口学信息及临床数据,以年份分组,用SPSS 25.0软件对比分析。结果共纳入HIV初治患者3573例,男性2814例(78.8%),年龄中位数45.9岁,同性性传播总占比28.4%(1016例),呈逐年降低趋势,从2019年30.9%下降到2021年25.2%(P<0.05)。基线HIV RNA中位数5.1 log_(10)拷贝/mL,1887例(52.8%)≥5.0 log_(10)拷贝/mL,呈逐年增高趋势,从2019年5.0 log_(10)拷贝/mL上升到2021年5.2 log_(10)拷贝/mL,且HIV RNA≥5.0 log_(10)拷贝/mL占比也逐年递增(P均<0.05)。CD4^(+)T细胞中位数158个/μL,2205例(61.7%)≤200个/μL,年度间未见显著差异。HIV RNA≥5.0 log_(10)拷贝/mL组较<5.0 log_(10)拷贝/mL组男性占比更高,年龄更大(P均<0.05),异性性传播占比更高,且CD4^(+)T细胞中位数95.0个/μL,显著低于非高病毒载组210.5个/μL(P<0.05)。结论重庆市HIV初治患者普遍存在基线高病毒载量与极低CD4^(+)T细胞免疫水平,尤其易发生在老年、男性、异性性传播感染者,且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下基线病毒载量有增高趋势,需加大对该群体的宣教力度,早筛查、早诊断、早治疗。 夏义敏 漆维炜 何坤 李明俊 刘倩 刘敏关键词:高病毒载量 同性性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