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建

作品数:4 被引量:5H指数:1
供职机构:常熟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血管
  • 2篇乳腺
  • 2篇乳腺癌
  • 2篇肿瘤
  • 2篇腺癌
  • 2篇基因
  • 1篇多态
  • 1篇多态性
  • 1篇血管内皮
  • 1篇血管内皮生长...
  • 1篇血管内皮生长...
  • 1篇血管内皮生长...
  • 1篇血管生成
  • 1篇血管生成素
  • 1篇亚群
  • 1篇阳性
  • 1篇阳性乳腺癌
  • 1篇抑癌
  • 1篇抑癌基因
  • 1篇抑癌基因P5...

机构

  • 4篇常熟市第一人...

作者

  • 4篇张建
  • 2篇陈惕

传媒

  • 1篇中国血液流变...
  • 1篇实用心脑肺血...
  • 1篇临床合理用药
  • 1篇中华内分泌外...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2
  • 1篇2016
  • 1篇2015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参附注射液辅助GP方案对非小细胞肺癌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及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水平的影响研究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探究参附注射液辅助GP方案对非小细胞肺癌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及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5年3月在常熟市第一人民医院肿瘤科接受治疗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128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4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GP方案治疗,包括顺铂和吉西他滨;观察组患者在常规GP方案基础上联合参附注射液治疗。28 d为1个化疗周期,两组患者均治疗4个化疗周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T淋巴细胞亚群(CD+3细胞分数、CD+4细胞分数、CD+8细胞分数以及CD+4/CD+8细胞比值)、血清VEGF水平、血小板计数(PLT)、白细胞计数(WBC)。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u=2.402,P=0.016)。治疗前两组患者CD+3细胞分数、CD+4细胞分数、CD+8细胞分数及CD+4/CD+8细胞比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CD+3细胞分数、CD+4细胞分数、CD+4/CD+8细胞比值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CD+8细胞分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清VEGF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清VEGF水平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前两组患者PLT、WB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PLT、WBC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参附注射液辅助GP方案能有效调节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T淋巴细胞亚群,降低血清VEGF水平,减轻化疗药物对骨髓的抑制作用。
张建
关键词:参附注射液T淋巴细胞亚群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
Polo样激酶1和P53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探讨Polo样激酶1(PLK1)、P53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测定42例乳腺癌和16例乳腺良性增生组织的PLK1和P53的表达情况。结果PLK1和P53在乳腺癌中的阳性率分别为54.8%(23/42)、66.7%(28/42),在乳腺良性增生组织中均呈阴性表达。PLK1的表达受病理分期、组织学分级、ER、PR的影响(P<0.05),但不受年龄、病理类型、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HER-2的影响(P>0.05)。P53的表达受病理分期、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ER的影响(P<0.05),但不受年龄、病理类型、组织学分级、PR、HER-2的影响(P>0.05)。结论PLK1可能在乳腺癌的发生和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有望成为乳腺癌治疗的新靶点。
殷力佳陈惕张建
关键词:POLO样激酶1抑癌基因P53乳腺肿瘤
MTHFR基因多态性协同血清ANG2表达对雌激素受体阳性乳腺癌化疗疗效的预测价值
2024年
目的探究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ethylenetetrahydrofolate reductase,MTHFR)基因多态性协同血清血管生成素2(angiopoietin 2,ANG2)表达对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ER)阳性乳腺癌化疗疗效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常熟市第一人民医院2017年3月至2022年3月期间收治的66例进行化疗的ER阳性乳腺癌患者,根据患者化疗疗效分为有效组及无效组。收集两组患者临床资料,并于化疗前采用PCR法检测白细胞DNA中的MTHFR基因多态性,同时检测患者血清ANG2表达情况。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MTHFR基因多态性及ANG2水平,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ER阳性乳腺癌化疗疗效的因素,根据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分析MTHFR基因多态性协同ANG2水平对ER阳性乳腺癌化疗疗效的预测价值。结果66例ER阳性乳腺癌化疗后完全缓解(complete remission,CR)11例,部分缓解(partial remission,PR)38例,疾病稳定(stable disease,SD)10例,疾病进展(progression of disease,PD)7例。无效组淋巴转移人数占比、C677T型MTHFR基因中CC占比及血清ANG2水平高于有效组(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淋巴转移情况、C677T型MTHFR基因及ANG2水平是ER阳性乳腺癌化疗疗效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经ROC分析显示,C677T型MTHFR基因、ANG2预测ER阳性乳腺癌化疗疗效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值分别为0.779,0.726,95%CI为0.660~0.872,0.596~0.824,二者联合预测的AUC值为0.920,95%CI为0.826~0.972。结论C677T型MTHFR基因多态性、ANG2水平对于ER阳性乳腺癌化疗疗效均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二者协同用于预测ER阳性乳腺癌化疗疗效的价值更高。
殷力佳陈惕张建
关键词:MTHFR基因多态性促血管生成素2雌激素受体阳性乳腺癌化疗疗效
胃肠道恶性肿瘤的免疫治疗被引量:1
2016年
胃肠道恶性肿瘤是一类严重危害人类身心健康的肿瘤疾病,并且在恶性肿瘤中,该类疾病的发病率及病死率均非常之高。近年来,临床对各类肿瘤的发病机制、病情进展进行了研究,从而使抗肿瘤方法及策略也不断更新。临床证实,免疫疗法在胃肠道恶性肿瘤治疗过程中具备非常重要的价值作用[1]。鉴于此,笔者对胃肠道恶性肿瘤的免疫治疗进行论述具有较为深远的意义。1特异性免疫治疗针对胃肠道恶性肿瘤疾病,
张建
关键词:胃肠道恶性肿瘤免疫治疗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