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晓超
- 作品数:6 被引量:28H指数:2
- 供职机构:苏州大学医学部公共卫生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环境科学与工程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 SIRT1和APOC3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相关性被引量:2
- 2017年
- 目的探讨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SIRT1)基因rs12778366位点和载脂蛋白C3(APOC3)基因rs2854116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发病易感性的关系。方法数据源于2015年苏州市相城区医院体检人群,共收集病例560人,根据B超结果,筛选纳入NAFLD病例132例,随机选取正常对照人群252例,采集血液样本,分析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空腹血糖、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和血尿酸的血生化指标,及身高、体重、腰围、臀围、血压一般指标,全血中提取DNA,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Mass ARRAY时间飞行质谱技术分析SIRT1 rs12778366和APOC3rs2854116位点基因型。结果 SIRT1 rs12778366位点TC+CC基因型携带者相对于TT基因型携带者,发生NAFLD的OR=1.126(95%CI 0.673~1.886),P>0.05。与APOC3 rs2854116位点CC基因型携带者相比较,TC+TT基因型携带者发生NAFLD的OR=1.044(95%CI 0.601~1.814),P>0.05。校正性别、年龄、体质指数的混杂因素后OR均无明显改变(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甘油三酯、体质指数、空腹血糖、腰围和尿酸是NAFLD发病可能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而SIRT1 rs12778366和APOC3 rs2854116位点基因多态性与NAFLD的发病风险无明显关联。结论 SIRT1 rs12778366和APOC3 rs2854116位点基因多态性与NAFLD的发生无明显相关性,均不会影响NAFLD的发病风险。
- 宋晓超宋春丽范丽马庆华毛建良徐文新李新莉
- 关键词: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单核苷酸多态性
- GCKR rs3817588、rs780094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与非酒精性脂肪肝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1
- 2016年
- 目的探讨葡萄糖激酶调节蛋白(GCKR)基因rs3817588和rs780094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与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发病易感性的关系。方法根据B超结果,筛选纳入NAFLD组132例和对照组252例,采集其病史,采集血液样本,分析血糖、血脂等血生化指标,全血中提取DNA,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MassARRAY时间飞行质谱技术分析GCKRrs3817588、rs780094位点基因型。结果NAFLD组与正常对照组GCKRrs3817588基因型频率分布无显著差异(P〉0.05),但其等位基因频率分布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等位基因C使发生NAFLD的风险度下降29.7%(OR=0.703,95%CI:0.500~0.981),而且,等位基因C携带者尿酸水平明显降低。GCKRrs780094位点的基因型频率和等位基因频率分布在NAFLD组与正常对照组间无差异(P〉0.05),各基因型间生化指标和一般指标的变化无统计差异,经校正年龄、性别后,NAFLD的风险度无明显变化。结论GCKRrs3817588C等位基因与低血尿酸有关,并且降低NAFLD的发病风险,但GCKRrs780094位点基因多态性与NAFLD的发生无明显相关性。[营养学报,2016,38(6):550—555]
- 宋晓超宋春丽范丽马庆华毛建良李新莉
- 关键词:非酒精性脂肪肝单核苷酸多态性
- 非酒精性肝脏脂肪变性相关危险因素及与SIRT1,GCKR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的相关性研究
- 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患病率逐年增加,并呈现低龄化发病趋势,已成为新的、主要的公共健康问题。NAFLD与肥胖、2型糖尿病...
- 宋晓超
- 关键词:非酒精性脂肪肝单核苷酸多态性发病易感性
- 文献传递
- 苹果多酚通过UHRF1抑制乳腺癌细胞增殖和迁移的实验研究
- 探究苹果多酚体外对高侵袭性乳腺癌细胞MDA-MB-231增殖、迁移能力的影响及可能存在的作用机制.对数生长期的人乳腺癌细胞MDA-MB-231,分别用0、50、100、200、400、800μg/ml的苹果多酚处理24、...
- 宋春丽杨欢欢宋晓超李德明李新莉
- 关键词:苹果多酚抑癌作用乳腺癌细胞细胞增殖基因表达
- 苏州60岁及以上老年人群非酒精性肝脏脂肪变性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13
- 2017年
- 非酒精性脂肪肝(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 NAFLD)是一种无过量饮酒史,以弥漫性肝细胞大泡性脂肪变性和脂质蓄积为临床特征的病理综合征.NAFLD的发病与代谢综合征、基因易感性、体重增加幅度过大、内脏脂肪含量过高及营养等因素有关.西方国家普通人群NAFLD患病率为20%-30%,NAFLD已成为发达国家和较富裕地区常见的肝病.在中国,由于调查对象的年龄、性别、地区、职业等的差异,NAFLD的患病率差别很大,低的仅有0.27%,高的可达57.67%.本研究通过对比苏州市某医院60岁及以上人群中NAFLD患者及正常对照者的特征,分析影响老年人NAFLD患病的相关因素,并为其防治提供理论依据.
- 李盈宋春丽杨欢欢宋晓超马庆华毛建良徐文新李新莉
- 关键词:脂肪肝尿酸老年人
- 非酒精性脂肪肝相关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11
- 2016年
- 目的分析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患者和健康对照组的一般特征和临床指标,探讨其相关危险因素,为防治提供依据。方法根据B超检查诊断,体检患者分为正常对照组(4 086例)和NAFLD病例组(1 699例),比较两组人群的一般特征和各临床指标。结果各年龄段NAFLD的患病率有明显的性别差异。NAFLD病例组身体质量指数(BMI)、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空腹血糖(FBG)、尿酸(UA)、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均显著升高,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显著降低(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BMI(OR为4.30)、TG(OR为1.94)、FBG(OR为1.86)、舒张压(OR为1.02)、HDL-C(OR为0.61)、LDL-C(OR为1.27)、ALT(OR为1.02)、AST/ALT(OR为0.40)进入方程,是独立危险因素(P<0.05)。与NAFLD关系较为密切的指标是BMI、TG、FBG和LDL-C,可较好地预测NAFLD。结论 NAFLD患者具有肥胖、糖脂代谢紊乱(高FBG、高TG、高LDL-C、低HDL-C)、高血压、高尿酸的特征,且肝酶升高。BMI、FBG、TG、HDL-C、LDL-C、DBP、ALT是发生NAFLD的独立危险因素。另外,女性雌激素水平的降低可能是NAFLD的致病因素。
- 宋晓超马庆华毛建良徐文新张明芝程金波周玲美李新莉
- 关键词:非酒精性脂肪肝体质指数糖脂代谢代谢综合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