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彦军
- 作品数:6 被引量:27H指数:4
- 供职机构:怀安县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小剂量尿激酶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被引量:7
- 2016年
- 目的探寻小剂量尿激酶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4月至2014年12月期间收治的20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单纯采用低分子肝素钙方法治疗,研究组采用小剂量尿激酶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方法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12 h冠状动脉血管再通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12 h冠状动脉血管再通率、并发症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两组相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剂量尿激酶联合低分子肝素钙能够有效溶解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冠状动脉血管内血栓,恢复冠状动脉血管血流,缩小心肌梗死范围,其临床疗效更佳,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许鹏许莉萍卢建东唐占军段凯强沈彦军
- 关键词:尿激酶低分子肝素钙急性心肌梗死
- 不同剂量尿激酶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疗效观察被引量:7
- 2016年
- 目的:比较不同剂量尿激酶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自2012年4月-2014年12月接受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200例,平均分为两组,每组100例。研究组采用小剂量尿激酶联合低分子肝素钙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大剂量尿激酶联合低分子肝素钙进行治疗,治疗结束后对比两组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结果:研究组患者血管再通率为71%,对照组血管再通率为67%,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再梗死率、严重并发症发生率、病死率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出血并发症率为4%,显著低于对照组出血并发症率(17%)(P〈0.05)。结论:小剂量尿激酶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组不仅可以有效治疗急性心肌梗死,还有较高的安全性,适合临床中广泛推广应用。
- 许鹏许莉萍卢建东唐占军段凯强沈彦军
-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尿激酶低分子肝素钙
- 电子肠镜与腹腔镜联合摘除术与药物灌肠治疗大肠息肉对患者血清TSGF、CEA、CA199的影响分析被引量:8
- 2016年
- 目的探讨电子肠镜与腹腔镜联合摘除术与药物灌肠治疗大肠息肉对患者血清肿瘤特异生长因子(TSGF)、癌胚抗原(CEA)、CA199水平的影响。方法将200例大肠息肉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采用电子肠镜与腹腔镜联合摘除术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结合中药灌肠进行治疗。检测并比较2组治疗前后血清TSGF、CEA、CA199水平并判断其阳性率。结果治疗前2组血清TSGF、CEA、CA199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治疗后2组血清TSGF阳性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而血清CEA、CA199阳性率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子肠镜与腹腔镜联合摘除术与药物灌肠治疗大肠息肉,能降低患者血清TSGF阳性率,但对血清CEA、CA199阳性率无影响。
- 沈彦军郭秀清张宏煜张鑫李绍英吕元军周玉琴
- 关键词:电子肠镜药物灌肠大肠息肉
- 不同剂量尿激酶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血清学观察(尿酸BNPCys-C)
- 2015年
-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尿激酶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血清学观察(尿酸BNP Cys-C)。方法:收集2012年4月至2014年12月来我院就诊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300例,随机分为A、B、C三组,每组100例。A组给予小剂量尿激酶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B组给予大剂量尿激酶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C组给予单独低分子肝素钙治疗,观察各组患者预后差异。结果:A、B组治疗后患者血清尿酸、BNP及Cys-C水平均低于C组,上述差异分别经t检验或卡方检验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B两组之间无明显差异。结论:大、小剂量尿激酶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均可显著降低血清中尿酸、BNP及Cys-C水平。
- 许鹏许莉萍卢建东唐占军段凯强沈彦军
- 关键词:尿激酶低分子肝素钙急性心肌梗死
- 电子肠镜与腹腔镜联合摘除术治疗大肠息肉的临床价值被引量:2
- 2016年
- 目的探讨电子肠镜联合腹腔镜摘除术治疗大肠息肉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该院2012年2月-2015年7月收治的患者100例,均行双镜联合摘除术治疗。记录手术情况及患者有无发生穿孔及大出血,大肠息肉是否完全切除。结果 100例患者中,86例(86%)行电子肠镜定位腹腔镜大肠结肠区段切除,手术时间120~189(149.2±18.1)min;术中出血量15~120(41.3±24.9)ml;14例(14%)行腹腔镜下电子肠镜大肠息肉切除,有9例术中冰冻切片报告为T2期中分化腺癌,改行腹腔镜根治术;手术时间为64~110(84.7±17.6)min,术中未见明显出血。患者肠蠕动功能恢复时间为28~65(45.6±8.7)h;患者术后住院时间5~12(6.8±2.4)d。术后3例患者并发吻合口漏,后经非手术治疗均痊愈。术后随访5~21个月,100例患者均未发现新的病变部位。结论电子肠镜联合腹腔镜摘除术对大肠息肉进行治疗,扬长避短、发挥了各自的优势,增加了治疗的安全性,扩大了内镜治疗的视野,避免了传统开腹手术的创伤,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 沈彦军郭秀清张宏煜张鑫李绍英吕元军周玉琴
- 关键词:电子肠镜腹腔镜大肠息肉
- 电子肠镜联合腹腔镜摘除术结合中药灌肠治疗大肠息肉的临床观察被引量:8
- 2016年
- 目的探讨电子肠镜联合腹腔镜摘除术结合中药灌肠治疗大肠息肉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大肠息肉患者20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100例。试验组给予电子肠镜联合腹腔镜摘除术结合中药灌肠治疗,对照组仅给予电子肠镜联合腹腔镜摘除术,评价2组患者治疗有效率、并发症发生率及生活质量。结果试验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而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治疗后生活质量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子肠镜联合腹腔镜摘除术结合中药灌肠治疗大肠息肉具有显著的治疗效果和提高生活质量,以及较低不良反应发生率,疗效可靠安全。
- 沈彦军郭秀清张宏煜张鑫李绍英吕元军周玉琴
- 关键词:电子肠镜药物灌肠大肠息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