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远威

作品数:5 被引量:28H指数:3
供职机构:合肥工业大学土木与水利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4篇建筑科学

主题

  • 4篇振动
  • 4篇振动台
  • 4篇振动台试验
  • 4篇台试
  • 2篇动力响应
  • 2篇筒结构
  • 2篇框架核心筒
  • 2篇核心筒
  • 2篇核心筒结构
  • 1篇地基
  • 1篇动力特性
  • 1篇液化场地
  • 1篇液化地基
  • 1篇限高
  • 1篇力特性
  • 1篇模型振动台试...
  • 1篇结构抗震
  • 1篇结构抗震性能
  • 1篇结构振动台
  • 1篇抗震

机构

  • 4篇合肥工业大学
  • 2篇安徽省建筑科...

作者

  • 4篇杨远威
  • 3篇钱德玲
  • 2篇钱礼平
  • 2篇蒋玉敏
  • 2篇张泽涵

传媒

  • 1篇建筑结构学报
  • 1篇工业建筑
  • 1篇振动与冲击

年份

  • 4篇2016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框架-核心筒结构抗震性能试验研究
为了研究框架核心筒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动力响应规律和抗震性能,本文以一幢地上41层的框架核心筒结构作为原型,根据动力相似理论设计并制作了一个1/50缩尺试验模型,在同济大学土木工程防灾国家重点实验室完成了振动台试验。试验时...
杨远威
关键词:框架核心筒结构动力响应抗震性能振动台试验
文献传递
超限高层建筑结构振动台试验模型设计的研究被引量:4
2016年
针对超限高层建筑高度高、层数多、整体结构复杂等特点,依据一致相似率对一超限高层建筑进行振动台试验模型设计。通过计算探讨超限高层建筑结构模型分别采用人工质量模型、忽略重力模型、欠人工质量模型三种方式的合理性。研究结果表明:欠人工质量模型的设计是合理可行的,可以通过附加人工质量来调整加速度相似比至合理水平,以利于振动台试验的实施。通过合理的配重模型设计,可以减小重力失真效应造成的不利影响,从而使振动台试验更加准确地反映原型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动力响应和动力特性。
钱德玲张泽涵戴启权杨远威蒋玉敏钱礼平
关键词:振动台试验超限高层建筑
液化地基上超高层结构模型振动台试验研究被引量:2
2016年
为了研究液化地基上超高层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动力特性和动力响应,设计了液化场地超高层结构模型,并对其进行振动台试验。分析了超高层结构的自振频率、阻尼比、振型、加速度响应、位移反应、结构顶层加速度响应组成和地基孔隙水压力。结果表明:随着加速度峰值的增大,结构的自振频率下降,阻尼比增大;由于结构刚度变化不大,结构振型曲线的形状变化不明显;结构的动力响应不仅与输入地震波的加速度峰值有关,还与地震波的频谱特性有关;结构顶层的加速度反应主要由结构弹塑性变形加速度分量组成,其次是基础转动引起的摆动加速度分量和平动加速度分量;当地震波加速度到达第1个峰值时,砂土层的超孔隙水压力存在负值。
张泽涵钱德玲戴启权蒋玉敏杨远威钱礼平
关键词:液化场地振动台试验动力特性
超高层混凝土框架-核心筒结构试验研究被引量:8
2016年
为了研究超高层框架-核心筒结构在地震激励下的动力响应规律和抗震性能,按照动力相似关系设计了一个1/50缩尺模型,并实施了振动台试验。基于试验结果,对不同设防烈度地震作用下的结构自振频率、阻尼比、振型曲线、加速度动力放大系数、层间剪力、应变和位移响应进行了计算与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振动次数的增加,结构自振频率降低,阻尼比基本呈增大趋势,振型曲线幅值减小;实验结束后,结构的动力特性变化不大,说明结构的损伤不大;结构的动力响应与地震强度和地震波的波形有关;结构抗震性能能够满足"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的抗震设防要求。研究结果可为同类超高层结构的抗震设计提供参考。
杨远威钱德玲佟国锋
关键词:超高层框架核心筒振动台试验动力响应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