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丽霞
- 作品数:16 被引量:35H指数:3
- 供职机构: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刑事司法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理论研究课题更多>>
-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经济管理文化科学社会学更多>>
- 我国失业问题与政府调控
- 中国人有必要搞清楚失业及与之相关的概念,明确'待业'、'下岗'实质都是失业,是中国特色的失业,是特殊时期的特殊失业现象.中国是一人发展中的人口大国,和于经济体制转轨的特殊历史时期,又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基础薄弱,失...
- 张丽霞
- 关键词:国际劳动力市场人力资源政府调控失业
- 文献传递
- 侦查学学科体系重构
- 2024年
- 纵览侦查学学科发展历程,可见学界对侦查学基石问题之侦查学学科体系的认识未能达成共识,仍存在学科体系内容差异性较大、学科体系内在逻辑关系模糊、学科体系各子体系范畴不明等问题。为此,应从学科体系框架的厘定、学科体系内在逻辑关系的释明、学科体系内在范畴的探索三方面针对性地对侦查学学科体系进行重构。从侦查学理论基础、基础理论、应用理论、侦查运行四个方面自上而下确立侦查学学科体系元素。探究本体论、认识论、方法论与价值论理论基础下侦查本体论、侦查认识论、侦查方法论、侦查价值论和侦查法治论之侦查学第一梯队基础理论的深意,并在该基础理论范畴内,对侦查死角论、侦查僵局论、侦查错误论、侦查情势论、侦查权论等进行归类,辨明侦查学应用理论的内涵,使学界现有的各种侦查学知识各归其位,彰显学科体系的目的性、有序性、层次性和自组织性。
- 张丽霞杨宗辉
- 居住支出如何影响居民健康水平——基于住房状况角度的考察
- “健康中国”战略将健康上升为国家战略,提出健康中国建设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基础。但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生产生活方式变化以及人口老龄化加剧,全民健康水平提升面临挑战。住房是居民日常起居的重要场所...
- 张丽霞
- 关键词:住房状况
- 侦查目的之辩被引量:2
- 2018年
- 以侦查在刑事诉讼中的地位以及对后续程序意义的认识为基点,对侦查目的的界定,理论界有侦查独立说、公诉准备说和审判准备说之争。侦查独立说认为,三机关应该严格分工,各司其职,侦查就是确定犯罪嫌疑的有无,决定是否提起诉讼,有其独立的品格;公诉准备说和审判准备说的侦查目的学说中,侦查失去其完整的独立性,是为起诉和审判做准备。从程序间的内在逻辑和以审判为中心的刑事诉讼制度改革的视域探析,侦查独立说和公诉准备说都存在问题,会导致刑事司法枉而不正之困境。通过对比研究,审判准备说从实体与程序两个角度皆能助推刑事司法公正之实现,且符合当今以审判为中心的刑事诉讼制度之义。
- 张丽霞
- 关键词:侦查目的
- 恐怖主义行为认定的行刑衔接机制探究被引量:5
- 2019年
- 恐怖主义行为因情节不一可区分为恐怖主义行政违法行为与恐怖主义刑事犯罪行为,我国对其认定采取的是行政认定与司法认定“双轨制”的模式。虽然行政违法与刑事犯罪在社会危害性程度上有本质的区别,但是二者也存在密切的内在联系,在恐怖主义认定的实践和理论中都具有行刑衔接的必要性。由于存在立法价值选择上重安全轻自由、反恐立法体系组织上重形式轻实质的倾向,导致出现反恐对象指向不明、立法体例合理性欠缺、执法司法程序衔接不力的问题,影响了反恐工作的公正与效率。对此,应从理念导引、形式与实质并重的法律保障方面建构恐怖主义行为认定的行刑衔接机制。
- 张丽霞
- 关键词:恐怖主义行为行政认定司法认定行刑衔接
- 博弈论在犯罪情报研判中的应用被引量:1
- 2020年
- 犯罪情报研判是指各方在信息解读的前提下选择最优策略的过程。所以,准确知悉对方情报,探测对方虚实,预测对方可能采取的策略,以此来选择最优侦查策略是该过程的核心。其目标对立性、策略依存性、关系双重性与博弈论的基本特征相一致,既在观念层面上表达了经典博弈的互动性,也在方法层面上体现了合作博弈与非合作博弈的功能性。为了提高犯罪情报研判的准确度,以达到快速反应,战术取胜的效果,需强化博弈论在情报研判中的应用。对此,把握博弈论内涵,明晰其启发意义,发挥博弈模式在犯罪情报研判中的应用优势则为应有之义。
- 张丽霞毛敏
- 关键词:双向思维情报研判博弈论
- 贪污贿赂犯罪的防控——以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为启发
- 2016年
- 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是面对新型社会安全隐患而创新提出的保障人民群众安全、社会和谐的治安策略,而贪污贿赂犯罪侵犯国家廉政建设制度、公共财产所有权,损害政府形象,社会危害性更大,亟需全方位、一体化实施防控。以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为启发,贪污贿赂犯罪的防控可分别从防控主体和防控网建设两个方面加以完善和改进。在扩大贪污贿赂犯罪防控主体基础上,从空间、技术和制度三个方面加强防控网建设,以此作为主体实施防控的平台和渠道。
- 张丽霞
- 关键词:社会治安防控体系贪污贿赂犯罪犯罪研究
- 职务犯罪“风险立案”机制研究
- 2016年
- 职务犯罪是一种严重的犯罪,它不仅侵害国家的管理职能,影响正常的工作秩序,而且严重破坏党纪国法,损害政府形象、司法权威和公众利益。随着职务犯罪态势高发,手段日趋智能化,案件不确定因素越来越多,稳扎稳打、波澜不惊的传统追诉思维方式已不能适应新时期侦查工作的发展。引进"风险立案"机制,对初查线索进行评估,当出现立案不确定、不立案又存在明显可以预见的危害时,经风险评估确定风险等级而作出"风险立案"的决策,以解决检察机关在办理职务犯罪案件时立案难、突破难等问题。
- 张丽霞
- 关键词:职务犯罪风险评估
- 论检察院刑事立案监督之完善
- 2015年
- 近年来,司法冤案、错案时有发生。究其发生原因,人民检察院对公安机关刑事立案监督不力首当其冲。根据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刑事立案监督有关问题的规定(试行)》第一条规定:刑事立案监督的任务是确保依法立案,防止和纠正有案不立和违法立案,依法打击犯罪,保护公民的合法权利,保障国家法律的统一正确实施,维护社会和谐稳定。该规定明确了刑事立案监督的任务,但是,徒法不足以自行,法律需要在实践的基础上才能展现其强大的生命力。然而在公安机关刑事立案监督的具体当中存在很多问题。其中,检察院对公安机关立案监督不力是造成犯罪分子施虐不断、冤假错案滥行、司法腐败猖獗的重要因素。目前检察院对公安机关刑事立案监督实际的现状,监督的内容,初查的尴尬性质怎么摆放,怎样监督,这些都是需要认清并亟待解决的问题。
- 张丽霞
- 关键词:初查立案监督公安机关检察院
- 犯罪情报研判错误风险防范研究
- 2024年
- 情报研判本质上是侦查人员的认识活动,在探索认识的过程中,由于侦查人员认知偏差、认识的局限性以及研判过程的曲折性等,导致出现情报研判错误风险防范意识不强、情报研判错误风险发现难和情报研判错误风险防范时机选择难等困境。为此,可从贯彻司法责任制强化侦查人员情报研判错误风险防范意识,深化技术加持提高侦查人员情报研判错误风险防范能力,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制定情报研判错误风险防范预案等方面拓展犯罪情报研判错误风险防范路径。在路径导引下,探索诠释批判法、智能检查表法和错误风险树分析法等防范方法,以期助力情报研判错误的预防。
- 张丽霞杨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