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延军

作品数:19 被引量:30H指数:3
供职机构:太原科技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山西省高等学校优秀青年学术带头人支持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博士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机械工程矿业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金属学及工艺更多>>

文献类型

  • 1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机械工程
  • 5篇矿业工程
  • 4篇自动化与计算...
  • 3篇金属学及工艺
  • 3篇文化科学
  • 1篇电气工程
  • 1篇建筑科学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农业科学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3篇路径规划
  • 2篇载荷
  • 2篇实践教学
  • 2篇煤矿
  • 2篇机器人
  • 2篇教学
  • 2篇RRT
  • 1篇单轴
  • 1篇单轴压缩
  • 1篇电动球阀
  • 1篇电机
  • 1篇调速
  • 1篇调速控制
  • 1篇顶梁
  • 1篇多路
  • 1篇多维度
  • 1篇掩护式
  • 1篇掩护式液压支...
  • 1篇液压支架
  • 1篇永磁

机构

  • 19篇太原科技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宁...
  • 1篇临汾职业技术...
  • 1篇山西长治王庄...

作者

  • 19篇张延军
  • 2篇张帅
  • 2篇李海虹
  • 2篇白峭峰
  • 1篇潘理虎
  • 1篇宋慧

传媒

  • 3篇组合机床与自...
  • 2篇矿业研究与开...
  • 2篇机床与液压
  • 1篇煤炭技术
  • 1篇矿山机械
  • 1篇机械设计与研...
  • 1篇矿业安全与环...
  • 1篇计算机仿真
  • 1篇核电子学与探...
  • 1篇计算机教育
  • 1篇机械工程与自...
  • 1篇太原科技大学...
  • 1篇教育教学论坛
  • 1篇中国农机化学...
  • 1篇中文科技期刊...

年份

  • 9篇2024
  • 4篇2023
  • 2篇2022
  • 2篇2021
  • 1篇2019
  • 1篇2015
1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于改进蝴蝶算法的核主泵永磁同步电机自抗扰调速控制
2023年
为提高核主泵永磁同步电机(PMSM)调速控制的精度,在分析PMSM数学模型和建立PMSM自抗扰控制器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基于改进蝴蝶算法(IBOA)的PMSM自抗扰控制(ADRC)策略。首先,针对蝴蝶算法(BOA)后期收敛精度不高、易陷入局部最优等不足,引入转换概率动态调整策略和随机惯性权重策略来对BOA进行改进,得到IBOA算法。其次,采用IBOA算法对PMSM自抗扰控制器参数进行整定,选取出合理的PMSM自抗扰控制器参数。最后,将优化后的PMSM自抗扰控制器用于调速控制,并进行对比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所提控制策略的响应速度更快,控制精度更高,抗干扰能力更强。
宋慧原鹏张延军
关键词:永磁同步电机调速控制自抗扰控制
智能科学人才的多层次多维度培养模式构建
2024年
针对目前智能科学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一系列问题,提出一种多层次多维度交叉融合的智能科学人才培养模式,以太原科技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为例,从纵向优化智能专业培养方案、创新多元融合教学模式、加强校企协同育人模式和科学构建培养质量保障机制4方面介绍人才培养实践,最后说明人才培养成效。
张睿宋思琪张延军潘理虎
基于多路神经网络的黄花菜关节点检测算法研究被引量:1
2024年
传统的目标检测算法仅能得到目标框,无法确定黄花菜的生长姿态。针对这一问题,在现有目标检测算法的基础上优化神经网络(Neural Network)结构,由检测框预测改为关节点的预测。首先,按照锚点匹配的方式确定黄花菜的生长方向及长度,统计黄花菜目标生长角度和长度,按照统计结果设置多个锚点,实际生长角度和长度与锚点进行比较,获得目标的相对长度和角度,并将其作为模型预测值进行训练;其次,在模型中加入热力图预测分支,对4个关节点进行预测;最后,利用目标长度和角度信息连接关节点得到黄花菜目标的生长姿态。设计针对线段拟合特点的评估模型方法,在计算精度的过程中引入部分亲和度字段。并据此改进非极大值抑制算法(Non-Maximum Suppression)。试验结果表明:采用热力图校准后的模型对采摘目标识别精度达91.02%,定位精度达99.8%。
张延军赵建鑫
关键词:黄花菜采摘机器人神经网络机器视觉
基于EMD与SSA-SVM的轴承故障诊断被引量:3
2023年
为提高轴承早期故障诊断的准确率,使用经验模态分解(EMD)与麻雀算法(SSA)改进的支持向量机(SVM)结合的方式对故障进行诊断。首先,使用ADAMS软件采集6203轴承外圈、滚子及内圈故障的振动仿真信号;其次,将仿真信号及实际信号作为输入信号进行EMD分解,同时对分解的IMF分量选择自相关性最大的进行Hilbert包络处理;最后,对包络处理得到的故障频率选取前3个峰值采用SSA-SVM对故障进行诊断。不同的输入样本及不同的算法模型的诊断结果表明选取故障频率作为输入特征向量,在SSA-SVM中能够准确的诊断出故障类别,证明ADAMS能很好的解决轴承故障数据的采集问题,所用的诊断方法为轴承故障诊断提供了一种高准确率的方法。
张延军杨博
关键词:故障诊断经验模态分解希尔伯特变换
基于改进DWA的四轮差速移动底盘模型算法研究
2024年
针对四轮差速移动底盘在路径规划中遇到的局部最优问题以及目标不可达到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改进的动态窗口法(dynamic window approach,DWA)。在传统DWA算法的基础上对评价函数进行了改进,针对局部最优问题,引入预碰撞评价函数,能够使移动底盘在移动过程中提前避开位于移动底盘和目标点之间的障碍物以及凹型障碍物;针对目标不可达问题,改进航向评价函数的权重系数,将航向角评价函数权重系数设为随移动底盘与目标距离减小而增大的权重函数,能够有效解决目标不可达问题。改进后的DWA算法可通过新的评价函数规划出更为合理高效的移动路径。通过对改进DWA算法进行MATLAB仿真实验验证表明,改进后的DWA算法具有良好的效果,保证了四轮差速移动底盘良好的避障性能。
张延军韩雨
关键词:路径规划评价函数
基于KNN-RRT 的机械臂运动路径规划算法
2024年
针对机械臂路径规划过程中节点生成容易陷入局部最小值、算法收敛速度慢等问题,以目标引力函数渐进最优快速扩展随机树(P-RRT)为基础,提出一种基于KNN快速查找的自适应步长的改进RRT算法(KNN-RRT)。首先,在目标引力的基础上引入AdaGrad方法来调整自适应步长系数,降低随机点采样陷入局部最小值的问题;其次,利用KDTree来存储节点并利k邻近快速搜索查找相邻节点,提高算法的效率,并结合三次B样条曲线优化搜索路径的质量;最后,基于KNN-RRT算法在不同障碍物环境下进行实验,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在路径搜索时间、路径质量等方面有显著提升,提高算法的稳定性。
张延军张朋琳马创创郭栋梁韩雨陈博
关键词:避障规划
机电复合传动换挡模式切换过程同步控制方法被引量:2
2021年
如果在汽车换挡模式切换时,未能换挡模式下马斜盘角与角速度的关系,忽略对小信号的线性化处理,发动机与电机的转速、转矩效率将会降低,受到冲击度较高,对此,提出机电复合传动换挡模式切换过程同步控制方法。该方法首先对机电复合传动系统中的四种换挡模式进行转速、转矩及切换过程分析,对切换过程中的输入转速变化进行抑制;引入转速同步控制方法计算换挡模式核心元件的转矩系数,应用切换过程的转矩同步控制方法优化制动装置、主(从)动盘的角速度差以及换挡模式的切换时间,完成换挡模式切换过程的同步控制。实验结果表明,切换过程中的发动机与电机的转速提高,转矩效率增强,冲击度有效降低,同步控制效果得到保证。
张延军刘敏强
关键词:同步控制转矩
油液压缩性对电液比例压力控制特性影响仿真研究被引量:2
2022年
油液可压缩性是液压系统建模与分析的一个重要参数,对液压控制系统的动态响应特性影响较大。在分析电液比例压力控制系统的基础上,引入油液压缩性,建立相应的数学模型;利用AMESim建立其仿真模型。仿真结果表明:油液压缩性对电液比例溢流阀和电液比例压力控制系统静态特性影响较小;对电液比例溢流阀和电液比例压力控制系统的动态特性影响较大。仿真结果为电液比例压力控制系统设计提供了理论支撑。
张延军张帅
基于轻量化PAM-M-YOLO模型的煤矸石图像检测
2024年
针对传统煤矸石检测算法中人为提取煤矸石图像特征过程复杂、检测精度低等问题,提出了一种轻量化的PAM-M-YOLO煤矸石检测模型。首先,使用MobileNetv3特征提取网络替换原模型主干网络,采用深度可分离卷积替换传统卷积进行煤矸石图像的特征提取;其次,设计PAM并联注意力模块提升目标检测网络层拼接后特征图通道和空间信息关注度;最后,基于CAM激活限制分支给模型添加先验信息,以降低模型在非关键特征上的局部坍塌。试验结果表明,轻量化PAM-M-YOLO煤矸石检测模型准确率、召回率、mAP值分别为98.7%、97.5%、98.8%,较原M-YOLO模型分别提升了3.6,2.3,2.0个百分点;参数量为3.8 MB,比YOLOv5模型降低了近1/2。热力图可视化效果表明,轻量化PAM-M-YOLO模型在检测过程中所关注的信息更集中于煤矸石区域,有效解决了模型在煤矸石区域的局部坍塌问题。
郭栋梁张延军
关键词:损失函数
新工科背景下机械类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研究
2024年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产业的升级转型,对于工程技术人才的需求越来越高,尤其是具备扎实理论基础和强大实践能力的复合型人才。机械类课程,如机械设计、制造工艺、材料科学等,作为工程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教学内容和方式也需与时俱进,以满足产业界的需求。实践教学是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手段,是学生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操作技能的关键环节。当前,产业界对毕业生的要求越来越高,不仅需要学生掌握深厚的理论基础知识,更需要具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对机械类课程的实践教学进行改革,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是当前教育改革的重要任务。本研究旨在分析机械类课程在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探讨如何进行实践教学改革,以更好地满足产业需求。借鉴国内外优秀的教学改革案例,结合实际情况,提出适合机械类课程实践教学改革方案,旨在为机械工程教育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袁祥张延军李海虹李海虹
关键词:机械专业实践教学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