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侯秀竹

作品数:3 被引量:11H指数:2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抗体
  • 2篇血清
  • 2篇血清免疫
  • 2篇血清免疫学
  • 2篇自身抗体
  • 2篇系统性红斑
  • 2篇系统性红斑狼...
  • 2篇系统性红斑狼...
  • 2篇相关危险因素
  • 2篇相关危险因素...
  • 2篇狼疮
  • 2篇骨质
  • 2篇骨质疏松
  • 2篇红斑
  • 2篇红斑狼疮
  • 2篇红斑狼疮患者
  • 2篇补体
  • 1篇血浆
  • 1篇血浆置换
  • 1篇肾小球

机构

  • 3篇北京大学第三...

作者

  • 3篇崔丽艳
  • 3篇侯秀竹
  • 1篇周剑锁
  • 1篇张萌
  • 1篇王天成
  • 1篇刘晶
  • 1篇张萌
  • 1篇苑腾

传媒

  • 1篇山东医药
  • 1篇国际检验医学...

年份

  • 1篇2018
  • 2篇2015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并发骨质疏松的血清免疫学相关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8
2015年
目的分析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并发骨质疏松患者的血清免疫学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取女性SLE患者261例,其中合并骨质疏松96例(观察组)、未合并骨质疏松165例(对照组)。检测患者血清抗核抗体(ANA)核型及滴度、抗双链DNA(ds DNA)抗体、抗Sm抗体、免疫球蛋白(Ig A、Ig G、Ig M、Ig E)和补体(C3、C4),对有意义的变量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两组血清ANA抗体均为阳性,核型均以颗粒型为主;观察组颗粒型及滴度>1∶320者比例高于对照组,P均<0.01。两组血清Ig A、Ig G、Ig M、Ig E水平及抗Sm抗体阳性率比较,P均>0.05。观察组C3、C4均低于对照组,抗ds DNA抗体阳性率高于对照组,P均<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C3水平降低,ANA抗体阳性且滴度在1∶320~1∶3 200时发生骨质疏松的危险性增加,P均<0.05。结论血清ANA阳性率及滴度升高、C3水平降低,是SLE患者发生骨质疏松的血清免疫学危险因素。
侯秀竹张萌崔丽艳
关键词:系统性红斑狼疮骨质疏松自身抗体补体
抗肾小球基底膜病的临床特点分析被引量:3
2018年
目的探讨抗肾小球基底膜(GBM)病的临床和病理特点。方法对该院近3年来确诊的22例抗GBM病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患者平均年龄(63±21)岁,其中12例为男性;(2)16例患者同时进行了血清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的检测,其中2例为抗GBM抗体和ANCA双阳性;(3)8例患者有完整的临床和病理资料,其中8例患者均有贫血及血肌酐的升高,7/8例患者有血尿和蛋白尿;(4)4例患者行肾活检,3/4例为新月体肾炎。免疫荧光呈典型的IgG、C3沿肾小球毛细血管壁线性沉积或颗粒样分布;(5)经免疫抑制治疗后,1例患者病情得到完全缓解,2例患者肾功能明显改善,脱离透析,2例患者肾功能部分缓解,仍需进行透析治疗,2例因并发终末期肾病仍需进行透析治疗,1例患者因合并肺出血而死亡。结论抗GBM病多发于老年人,免疫抑制疗法对其有较好的治疗效果,早诊断、早治疗可明显改善患者预后。
陈晓辉刘珊珊刘晶苑腾侯秀竹周剑锁王天成崔丽艳
关键词:抗肾小球基底膜抗体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肾脏病理血浆置换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并发骨质疏松的血清免疫学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 分析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并发骨质疏松患者的血清免疫学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选取女性SLE 患者261 例,其中合并骨质疏松96 例(观察组)、未合并骨质疏松165 例(对照组)。检测患者血清抗核抗体(ANA)核型...
侯秀竹张萌崔丽艳
关键词:系统性红斑狼疮自身抗体补体骨质疏松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