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芬
- 作品数:8 被引量:11H指数:2
- 供职机构:郑州市骨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河南省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显微手术治疗颈段椎管内肿瘤预后的相关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6
- 2022年
- 目的分析显微手术治疗颈段椎管内肿瘤预后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选取颈段椎管内肿瘤患者79例,均行显微手术治疗,统计预后效果,收集患者性别、年龄、肿瘤直径、肿瘤性质等信息,分析预后相关影响因素。结果79例患者中,预后良好63例(79.75%),预后不良16例(20.25%)。年龄、肿瘤直径、肿瘤性质、手术方法、肿瘤切除情况、术中有无神经电生理监测、术前肌力情况、术后是否使用激素是颈段椎管内肿瘤患者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60岁、肿瘤直径≥4 cm、恶性肿瘤、全椎板手术、肿瘤次切除、术中无神经电生理监测、术前肌力<3级、术后未使用激素为颈段椎管内肿瘤患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老年患者、肿瘤直径长、恶性肿瘤、全椎板手术、肿瘤次切除、术中无神经电生理监测、术前肌力分级低、术后未使用激素是显微手术治疗颈段椎管内肿瘤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临床可据此制定合理防范措施,提高预后效果。
- 游海霞李凯璐林芬
- 关键词:颈段椎管内肿瘤显微手术预后效果影响因素
- 椎管内肿瘤患者行切除术后切口发生并发症的危险因素分析
- 2022年
- 目的分析椎管内肿瘤患者行切除术后切口发生并发症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椎管内肿瘤患者76例,均行椎管内肿瘤切除术,将其中术后切口发生并发症的16例患者作为发生组,将术后切口未发生并发症的60例患者作为未发生组,收集2组性别、年龄、手术入路、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有无脑脊液渗漏等信息,分析术后切口发生并发症的危险因素。结果手术时间、手术入路、有无脑脊液渗漏为术后发生切口并发症的影响因素(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前后路联合、手术时间>3 h、脑脊液渗漏为危险因素(P<0.05)。结论前后路联合术式、手术时间长、存在脑脊液渗漏为椎管内肿瘤患者行切除术后切口发生并发症的危险因素,临床可据此实施干预措施,以降低切口并发症发生风险。
- 林芬孟华张静
- 关键词:椎管内肿瘤椎管内肿瘤切除术切口并发症
- 脊柱转移瘤患者术后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3
- 2022年
- 目的分析脊柱转移瘤患者术后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脊柱转移瘤患者81例,统计神经功能障碍发生率,收集患者性别、年龄、体质量指数、有无术前放疗、肿瘤直径、肿瘤进展速度等信息,分析患者术后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因素。结果81例脊柱转移瘤患者,术后发生神经功能障碍17例,未发生神经功能障碍64例,发生率20.99%(17/81);年龄、肿瘤进展速度、术前有无神经损伤、术中有无神经牵拉为脊柱转移瘤患者术后发生神经功能障碍的影响因素(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60岁、肿瘤快速进展、术前有神经损伤、术中有神经牵拉为脊柱转移瘤患者术后发生神经功能障碍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老龄、肿瘤快速进展、术前存在神经损伤、术中存在神经牵拉为影响脊柱转移瘤患者术后神经功能恢复的危险因素,临床可据此实施防控措施,降低对患者术后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
- 林芬耿元元游海霞
- 关键词:脊柱转移瘤神经功能障碍影响因素
- 腰椎管狭窄患者抬腿装置
- 腰椎管狭窄患者抬腿装置,有效的解决了患者直腿抬高受限及锻炼效果不好的问题;包括床板,床板前后两侧分别开设有放置槽,放置槽内转动连接有转轴,床板内开设有连通槽,连通槽内转动连接有支撑轴,支撑轴与前侧的转轴相对端分别设有直齿...
- 林芬
- 文献传递
- 穴位贴敷治疗脊柱术后患者便秘的护理干预研究
- 目的 探究中医穴位贴敷治疗对于降低脊柱术后患者便秘发生率的效果研究。方法 选取2016年7月-2017年6月在我科收治的行脊柱手术的患者共126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3例。对照组患者仅给予相关预防...
- 林芬
- 关键词:穴位贴敷治疗
- 颈椎前路内固定失败伴迟发性气管穿孔的翻修
- 目的:医源性气管损伤相对罕见,气管插管及颈部外科手术损伤是气管瘘的主要成因。颈椎前路手术内置物移位可造成致命性并发症,其主要成因为内置物缺乏稳定性。本文以颈椎前路内固定失败伴迟发性气管穿孔为例,探讨颈椎手术术后气管瘘的临...
- 林芬
- 关键词:气管瘘颈椎前路手术翻修
- 标准化抢救护理流程在脊柱脊髓损伤患者中的应用
- 2015年
- 目的:探讨研究标准化抢救护理流程在脊柱脊髓损伤患者中的应用。方法:把2013年5月至2015年5月来我院就诊的80例脊柱脊髓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把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40例,对实验组患者实施标准化抢救护理流程,而对照组患者通过传统化的一般抢救流程,然后对比分析两组患者被救治的成功率、抢救时间长短、患者的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患者的被救治的成功率、救治时间、患者的满意度都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结果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0)。结论:对患者采用标准化抢救护理流程可提高抢救的成功概率、减小抢救时间以及增加患者的满意度,应用价值较高。
- 林芬
- 关键词:脊柱脊髓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