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帅
- 作品数:13 被引量:32H指数:3
- 供职机构: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首都卫生发展科研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理学交通运输工程建筑科学更多>>
- 中国中老年人白内障手术发生率及影响因素的前瞻性队列研究被引量:1
- 2024年
- 目的 探讨我国中老年人(≥45岁)白内障手术发生率及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设计,利用2011―2018年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数据,跟踪12 522名中老年人队列白内障手术发生状况,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分析白内障手术发生率及其影响因素。结果 共计12 522名中老年人参加2011―2018年的连续4轮随访,7年期间白内障手术发生率为2.89%,其中≥60岁老年人7年期间白内障手术发生率为5.34%,呈上升趋势。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显示,年龄较大、女性、远视力或近视力较差、患有糖尿病、教育程度较低、家庭人均周支出较低均与白内障手术发生的增加显著关联(OR=1.072,95%CI:1.071~1.074,P<0.001;OR=1.141,95%CI:1.108~1.176,P=0.030;OR=1.587,95%CI:1.531~1.646,P<0.001;OR=1.445,95%CI:1.394~1.499,P<0.001;OR=1.474,95%CI:1.417~1.533,P<0.001;OR=0.867,95%CI:0.840~0.895,P=0.002;OR=0.982,95%CI:0.966~0.997,P=0.019),对风险人群如≥60岁和远视力状况较差的老年人分析中有相似的结果,但社会经济因素已不再是白内障手术发生的主要影响因素。结论 个体的人口特征和慢性病患病情况明显影响白内障手术发生率,相关部门推广的眼保健项目有助于减少社会经济因素对接受白内障手术的影响提高老年人白内障手术可及性综合考虑健康状况和眼健康服务对白内障手术促进计划至关重要。
- 金鑫金鑫郭帅郭帅
- 关键词:中老年人影响因素队列研究
- 质谱成像原位探究肿瘤相关代谢物谱
- 众所周知,癌症是世界范围内造成人口死亡和经济损失的主要原因之一。人们针对这种疾病的研究已经持续多年,但是研究方法还局限于相对传统的技术。近年来,质谱成像(MSI)作为一种快速且原位的分析方法正在飞速发展。该技术可在无标记...
- 郭帅
- 关键词:肿瘤组织肿瘤诊断
- A餐饮连锁公司投资价值评估
- 郭帅
- 关键词:价值评估餐饮行业私募股权投资
- 小型无人直升机的建模与控制
- 郭帅
- 关键词:小型无人直升机控制系统频域辨识
- Orbifold椭圆亏格,顶点代数和LG/CY对应
- 郭帅
- 关键词:顶点代数复形
- 板球系统的设计改进与实验研究
- 郭帅
- 关键词:功率放大模糊控制
- 中国中老年人青光眼发病情况及其风险因素的前瞻性队列分析
- 2024年
- 目的 了解中老年人群青光眼的发病情况及影响因素,为制定有针对性的青光眼预防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设计,利用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ARLS)2011年基线数据及2013年、2015年、2018年3次随访数据,采用分层多阶段随机抽样在全国2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选取12 678名≥45岁中老年人作为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测。采用Stata 18.0统计软件进行χ~2检验和多因素Cox回归分析青光眼发病的影响因素。结果 该研究中位随访时间为7年,其中新发青光眼患者355例,整体随访87 749.5人年。≥45岁中老年人的青光眼7年累计发病率为2.80%,≥60岁老年人的累计发病率为3.78%。其中,男性新发青光眼144人,累计发病率为2.39%;女性新发青光眼211人,累计发病率为3.18%。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调整混杂因素后,≥60岁(HR=1.33,95%CI:1.06~1.67)、文盲(HR=1.62,95%CI:1.29~2.04)、有白内障手术史(HR=2.04,95%CI:1.17~3.59)、远视力一般或差(HR=1.55,95%CI:1.20~2.00)、患有糖尿病(HR=1.59,95%CI:1.15~2.22)、患有其他2种及以上慢性病均会增加中老年人青光眼发病风险(P<0.01)。其中,其他慢性病的患病数量与青光眼发病风险存在显著的剂量反应关系(2种:HR=1.86,95%CI:1.37~2.52;3种:HR=2.00,95%CI:1.35~2.96;4种及以上:HR=2.34,95%CI:1.50~3.66)。结论 中国中老年人群青光眼的发病率较高,需要引导中老年人进行青光眼筛查和慢性病管理,特别是针对高风险群体,以降低青光眼的发病率和致盲风险。
- 金鑫金鑫郭帅郭帅郑晓瑛
- 关键词:中老年人青光眼发病率队列研究
- 中老年人睡眠时长、就寝时段与抑郁症状的相关性分析
- 2024年
- 目的探究睡眠时长和就寝时段对我国中老年人抑郁症状的独立影响及交互影响,为抑郁症状的预防和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利用2018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hina family panel studies,CFPS)数据,选取13662名≥50岁中老年人作为研究对象,基于广义相加模型(generalized additive model,GAM)对睡眠时长、就寝时段和抑郁症状得分之间的非线性关系进行初步探索,使用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进一步分析睡眠时长、就寝时段和抑郁症状的相关性,并进行分性别和城乡的亚组分析及交互作用分析。结果研究对象中有34.83%的中老年人患有抑郁症状。睡眠时长<6 h、就寝时段异常(早于21:00或晚于23:00)均是抑郁症状的独立风险因素,睡眠时长和就寝时段对抑郁症状的风险存在交互作用,就寝时段异常且睡眠时长<6 h抑郁症状风险最高(OR=1.32,95%CI:1.08~1.60)。分性别、城乡的亚组分析验证了上述结果。结论医疗卫生机构专业人员及照护者应关注中老年人睡眠时长和就寝时段,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减少抑郁症状的发生。
- 曹祎武昱苏彬彬郑晓瑛郭帅
- 关键词:抑郁症状
- 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的最新进展被引量:11
- 2020年
- 主动脉瓣狭窄在瓣膜性心脏病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欧洲瓣膜性心脏病调查结果显示,主动脉瓣狭窄在欧洲心脏瓣膜病中最为常见[1]。由高润霖院士牵头的一项单中心调查显示,在2010年1月至2015年12月139496例接受超声心动图检查的患者中,严重二尖瓣关闭不全检出率最高(0.68%),其后依次为二尖瓣狭窄(0.38%)、主动脉瓣狭窄(0.28%)和主动脉瓣关闭不全(0.27%)[2]。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ranscatheter aortic valve replacement,TAVR)经过十余年的发展,在钙化性主动脉瓣狭窄的治疗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目前已成为不能接受外科手术的钙化性主动脉瓣狭窄患者的首选治疗方案。
- 郭帅张斌吴永健
- 关键词:主动脉瓣钙化主动脉瓣狭窄抗栓治疗
- 中国瓣膜性心脏病患者组成、临床特征、预后及治疗现状及钙化性主动脉瓣疾病发生发展的关键分子研究
- 本文主要从以下几部分进行论述: 第一部分:中国瓣膜性心脏病患者的组成、临床特征及治疗现状:中国瓣膜性心脏病(China-VHD)注册登记研究 背景:中国人群VHD的组成、临床特征及管理现状的相关数据受到世界各国密切关...
- 郭帅
- 关键词:瓣膜性心脏病三尖瓣返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