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春梅
- 作品数:12 被引量:33H指数:4
- 供职机构:深圳市宝安区妇幼保健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母婴同室模式对新生儿喂养情况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被引量:15
- 2016年
- 目的探讨母婴同室护理模式在临床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6月分娩的112对母婴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6对。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母婴同室护理模式。观察2组产妇对新生儿护理知识掌握情况、新生儿喂养情况及产妇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产妇新生儿护理知识掌握率、新生儿喂养优良率及产妇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率均高于对照组。结论采用母婴同室模式,可增强产妇对新生儿的护理能力,改善新生儿喂养质量,提高产妇满意度。
- 朱春菊杨艺苏春梅黄海燕林杏屏李惠玲
- 关键词:产科护理母婴同室母乳喂养满意度
- 低体重儿PICC导管尖端位置与体重间关系观察与分析被引量:4
- 2018年
- 目的研究低体重儿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导管)尖端位置与体重变化间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114例低体重留置PICC导管患儿的临床资料,观察患儿导管穿刺位置及置管时、置管后胸片拍摄时体重、导管尖端位置。分析体重变化与PICC导管尖端位置关系。结果 114例患儿的平均年龄为(7.00±6.67)d,平均置管时体重为(1060.00±250.00)g,平均置管时间为(24.00±9.34)d,平均末次胸片拍摄时体重增长率为(45.83±27.00)%。末次胸片拍摄时,导管尖端位置移位以背离心脏方向3个椎体和2.5个椎体发生率最高,分别为25.44%和18.42%。低体重儿体重与导管尖端位置移位呈显著负相关关系(r=-0.689,P=0.014<0.05),即随着低体重儿体重增加,PICC导管尖端位置离心脏位置越远。结论低体重儿PICC导管尖端位置变化与体重增长关系密切,通过监测体重增长率有助于预见性的评价与定位导管尖端移位,利于提高护理满意度。
- 朱春菊苏春梅李健明
- 关键词:低体重儿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体重
- 护理预防极低出生体质量儿喂养不耐受的效果被引量:5
- 2019年
- 目的探究合理干预在极低出生体质量儿喂养不耐受预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2015年8月—2017年8月出生的180例极低出生体质量儿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患儿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对比180例患儿护理后喂养不耐受发生率,对比两组患儿护理后每日摄入奶量、体质量开始增长时间、喂养耐受时间以及住院时间。结果研究组患儿护理后喂养不耐受情况低于对照组,且每日摄入奶量、体质量开始增长时间、喂养耐受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组间各项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极低出生体质量儿临床护理中实施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有效降低新生儿喂养不耐受情况,提升患儿胃肠动力,促进新生儿健康成长。
- 李惠玲黄艳黄小芬庄飞婵叶雪芬苏春梅
- 关键词:极低出生体质量儿喂养不耐受综合护理干预常规护理营养吸收
- 极低出生体质量儿肠外营养胆汁淤积因素分析
- 2019年
- 目的分析极低出生体质量儿肠外营养胆汁淤积危险因素。方法选取自2016年8月-2018年8月本院收治的极低出生体质量儿150例,所有患儿均实施肠外营养干预,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150例患儿中出现肠外营养胆汁淤积比例,并对引起肠外营养相关性胆汁淤积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及总结。结果 150例极低出生体质量儿出现16例肠外营养相关性胆汁淤积。其中患儿胎龄、出生体质量、氨基酸用量、感染为危险因素;感染、氨基酸用量是引起极低出生体质量儿肠外营养胆汁淤积的高危险因素。结论极低出生体质量儿在肠外营养干预时,由于多种不同因素的影响,易使患儿出现肠外营养胆汁淤积,从而威胁其生命安全,故在肠外营养干预时,应针对此类患儿加强病情监管,尽早进行肠内喂养,进一步保障患儿生命安全。
- 苏春梅胡婉妮彭春婷朱春菊张雅贞李惠玲
- 关键词:极低出生体质量儿肠外营养胆汁淤积
- 细节护理在新生儿败血症中的应用被引量:5
- 2015年
- [目的]探讨细节护理对提高新生儿败血症疗效的作用。[方法]选择2011年1月—2012年12月我院救治的新生儿败血症患儿38例为对照组,此时间段仅开展常规护理及治疗。选择2013年1月—2014年12月我院同类患儿42例为观察组,此时间段全面开展细节护理。对比两组疗效、住院时间、病人家属对护理评分。[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5.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8.9%,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病人家属对护理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细节护理有助于提高新生儿败血症治疗效果、缩短住院时间。
- 朱春菊陈彩云何凤梅林杏屏苏春梅张达娟
- 关键词:新生儿败血症细节护理儿科护理
- 早产儿PICC置管术不同疼痛干预措施的效果观察被引量:1
- 2019年
- [目的]探究早产儿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置管术不同疼痛干预措施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8月—2018年8月收治的出生24 h内入住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出生7 d内进行PICC操作的早产儿14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40例早产儿分为4组,非营养性吸吮(NNS)组35例采用安慰性奶嘴进行非营养性吸吮,母乳组35例口服微量母乳,利多卡因组35例局部涂抹复方利多卡因乳膏,对照组35例不采用任何干预方法,观察比较早产儿在操作前15 s、穿刺时、送管时、固定时及操作后30 s的疼痛情况,并对比两组入院第1天的体重及出院时间。[结果]4组早产儿在操作前15 s的修订版早产儿疼痛量表(PIPP-R)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母乳组和利多卡因组在穿刺时、送管时、固定时及操作后30 s的PIPP-R评分均低于NNS组、对照组(P<0.05);母乳组早产儿入院第10天体重明显高于NNS组、利多卡因组、对照组,住院时间也明显更短(P<0.05)。[结论]早产儿PICC置管术中采用母乳或利多卡因镇痛的效果最佳,其中口服微量母乳更利于患儿预后。
- 何凤梅胡飞苏春梅朱春菊李优聪
- 关键词:早产儿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疼痛非营养性吸吮母乳
- 一种医疗设备的电子化记录方法、智能终端及存储介质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医疗设备的电子化记录方法、智能终端及存储介质,所述方法包括:智能终端接收设备管理员输入的关于医疗设备的设备信息,并将所述设备信息保存至项目数据库,同时为每一台医疗设备生成对应的唯一标识码;当通过扫描所述唯...
- 胡飞李健明林伟东孙红苏春梅
- 无缝隙管理在鼻塞式CPAP治疗新生儿呼吸衰竭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被引量:3
- 2020年
- 目的探讨无缝隙管理在新生儿呼吸衰竭经鼻塞式持续正压通气(CPAP)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8月-2019年8月我院收治的新生儿呼吸衰竭患儿8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44例与对照组44例。对照组实施常规管理,试验组实施系统化管理,对比分析2组患儿干预前后二氧化碳分压(PaCO2)、动脉血氧分压(PaO2)、并发症发生情况治疗效果。结果护理前,2组患儿PaCO2、PaO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试验组PaCO2低于对照组,PaO2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试验组患儿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新生儿呼吸衰竭患儿经鼻塞式CPAP治疗期间实施无缝隙管理,可改善血气指标,减少并发症发生,疗效显著。
- 胡婉妮曾满娣苏春梅
- 关键词:新生儿呼吸衰竭鼻塞式持续正压通气血气指标
- 一种婴儿帽及呼吸器固定装置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婴儿帽及呼气器固定装置,其中,该婴儿帽包括:帽体;呼吸罩,所述呼吸罩上设置有输氧管,所述输氧管可拆卸设置在所述帽体上;约束带,所述约束带的一端与所述呼吸罩可拆卸连接,所述约束带的另一端与所述帽体可拆卸...
- 苏春梅李乔思胡飞胡婉妮
- 一种医疗设备的电子化维护方法、智能终端及存储介质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医疗设备的电子化维护方法、智能终端及存储介质,所述方法包括:当已入库的医疗设备达到定期维护时间时,通过智能终端进行到期提醒,并接收维护人员录入的维护内容的信息;当所述医疗设备发生故障时,通过所述智能终端在...
- 李健明胡飞林伟东黄国君苏春梅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