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鑫磊
- 作品数:7 被引量:15H指数:3
- 供职机构: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更多>>
- 相关领域: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交通运输工程机械工程更多>>
- 车用发动机WHTC和ETC循环排放对比的试验研究被引量:2
- 2016年
- 在发动机台架上针对不同的车用重型柴油机和天然气发动机进行了WHTC和ETC循环的排放测试,使用稀释采样分析方法测量了发动机在不同循环和初始温度条件下的污染物排放。结果表明,发动机原始状态和安装催化器后,WHTC和ETC循环的CO_2排放比值不超过105%。柴油机安装催化器后,WHTC和ETC循环的NOx排放比值大于2,明显高于两种循环的NOx原始排放比值。WHTC热启动循环的CO_2、NOx和PM原始排放水平与WHTC冷启动循环基本一致,而WHTC热启动循环的CO和THC排放比WHTC冷启动循环大约低10%~25%。安装催化器后,WHTC热启动循环的CO_2排放与WHTC冷启动循环基本一致,而其他排放物在WHTC热启动循环时的排放水平远低于WHTC冷启动循环。
- 张凡李昂高鑫磊
- 关键词:ETC车用发动机
- 进气参数对柴油机性能及排放的影响研究被引量:6
- 2018年
- 针对一款柴油机,考察不同进气负压及中冷压差对发动机动力性能及排放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外特性试验时随着进气负压的加大,功率转矩最大降低0.4%,修正系数相应增加。随中冷压差的增加,功率转矩最大降低3.4%,油耗率上升;十三工况时随着进气负压及中冷压差的升高,CO、HC排放值降低,NO_x和烟度排放值升高。
- 高鑫磊张岳秋李昂
- 关键词:外特性
- 进气条件对不同柴油机NOx排放影响的试验被引量:4
- 2022年
- 在发动机台架上,使用不同后处理系统的发动机进行了ESC、WHSC和WHTC等不同循环工况的排放试验,研究了进气温度和进气湿度等因素对发动机NOx排放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无论是WHSC还是热态WHTC循环工况,随着进气湿度的增加,催化剂前NOx排放略有降低,经过NOx修正系数的调整后,修正后的催化剂前NOx排放基本保持不变。国六柴油机催化剂后的NOx排放随着进气湿度和进气温度的增加而有逐渐降低的趋势,但是幅度很小。国六柴油机的后处理系统形成闭环控制,SCR对NOx的转化效率高,进气湿度对催化剂后NOx排放的影响较小。
- 张凡高鑫磊于津涛
- 关键词:NOX排放修正系数进气温度
- 存储及加注方式等因素对车用尿素水溶液及SCR系统转化效率的影响研究
- 2016年
- 针对样品A和样品B两种车用尿素水溶液,在不同储存温度、不同加注方式条件下,对带有SCR系统的发动机进行ESC排气污染物测试,测试SCR系统NO_x转化效率的变化。经验证,SCR对于NO_x排放控制效果明显,转化效率可达到80%,,采用SCR技术是柴油车国Ⅴ排放法规达标的主流技术路线。尿素水溶液在不同温度下保存会发生水解,温度越高水解速度越快,但最终会达到某一平衡值;在1个月内,30,℃和20,℃的不同存储温度对SCR转化效率影响不明显。在保质期内,30,℃和20,℃下存储30,d对于车用尿素理化特性和NO_x转化效率影响都很小,使用专用加注设备对NO_x转化效率的结果影响极小。
- 于津涛高鑫磊张坤峰
- DPF不同累炭方式对比研究
- 2023年
- 研究了柴油车用颗粒物捕集器(DPF)采用不同累炭方式进行加载时,累炭速率、积炭分布和颗粒物排放随工况和炭载量的变化规律。试验结果表明:对于累炭速率曲线较为平缓的工况,更适合通过控制时间长度来制备不同累炭比例的DPF,对于累炭速率不稳定的工况,不适宜制备低比例累炭量的DPF;DPF内部颗粒物的分布与工况呈现很强的相关性,相似的稳态工况下,无论是用发动机台架试验还是整车试验,DPF内部颗粒物分布规律相似;稳态和瞬态累炭工况下,颗粒物数量和质量排放均随着炭载量的增加出现先高后低的变化规律。
- 于津涛于津涛高鑫磊
- 不同比例芳烃的费托柴油排放特性研究
- 2016年
- 在一台国五发动机上燃用5种不同油品,分别进行外特性、原排稳态ESC循环、带SCR后处理稳态ESC循环及ELR试验,通过发动机动力性能及排放性能得出结论:燃用FT-0、FT-2.2、FT-7.4、FT-14.8四种油品,与国五柴油相比,功率、扭矩分别下降1.4%、1.3%、0.8%、1.2%;常规排放污染物THC、NOx、CO及烟度随着芳烃比例增加,排放污染物结果呈上升趋势;相比国五柴油,燃用FT-2.2、FT-7.4油品时,PM颗粒有小幅下降趋势,芳烃比例达到14.8%时,PM颗粒上升50%。
- 高鑫磊熊兴旺王林波
- 关键词:芳烃排放特性
- 涡轮增压柴油机进气流量建模研究被引量:3
- 2017年
- 利用增压柴油机外特性试验数据,将用于计算增压燃气发动机进气流量的经验公式系数进行重新标定,建立增压柴油机进气流量估算模型。通过ESC和ETC试验分别进行增压柴油机稳态工况与动态工况模型预测流量与实测流量的对比验证。结果表明,稳态工况时,模型中两拟合公式结合使用,相对误差在(-10%,+10%)范围内;瞬态工况时,模型预测流量相对于试验流量的跟随性都较好,在瞬态小流量工况时选用一次拟合关系式计算效果更好。
- 熊兴旺高鑫磊于津涛高俊华
- 关键词:涡轮增压柴油机进气流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