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义
- 作品数:27 被引量:190H指数:9
- 供职机构:浙江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交通运输工程天文地球电气工程更多>>
- 海上风电技术发展趋势
- 2024年
- 海上风电在能源转型中具有重要意义,为了实现降本增效,海上风电正朝着大型化、深水化和集约化三个方向发展。本文介绍了国内外海上风电的发展现状与未来规划,梳理了海上风电发展在工程环境表征、大型化、深水化、集约化和防灾减灾等五个方面的技术现状,重点介绍了发展过程中的技术瓶颈和挑战。最后,基于目前国内外的技术现状和发展需求,给出了我国海上风电发展的建议。
- 王立忠王立林王立林洪义
- 关键词:海上风电大型化集约化
- 基于电阻率孔压静力触探的浅层气可靠度识别被引量:3
- 2022年
- 地下浅层气的存在会对地铁项目的勘察、施工以及后期正常运营构成安全隐患。采用基于地质统计学和可靠性分析的概率方法,对杭州某地铁站场地的电阻率静力触探测试数据进行分析。通过回归分析移除电阻率数据的趋势项,以变差函数为工具,描述电阻率残差在竖向和水平向上的各向异性,采用克里格插值对未采样点参数值进行最优线性无偏估计,采用一阶可靠度方法获取基于电阻率的地下浅层气分布三维概率图。分析表明:电阻率残差具有显著的各向异性,在竖直和水平方向的自相关距离分别为5.1 m和55.6 m。在考虑不同土体电阻率背景值不同的前提下,采用一阶可靠度方法建立了浅层气三维概率分布图。该场地竖直方向上浅层气分布于25m附近及30~35m深度区间内,水平方向上则集中分布于RCPTU1点位附近。可基于该结果提出针对性的防治对策,为布设排气孔、浅层气监测等治理措施提供依据。
- 武猛蔡国军王才进段伟段伟乔欢欢刘松玉
- 关键词:浅层气地质统计学可靠性分析
- 海上风力机吸力桶基础循环特性离心机试验研究被引量:3
- 2021年
- 通过开展一系列离心机试验,研究中等密实砂土海床中吸力式单桶和群桶基础在长期循环加载下的循环特性,重点分析吸力桶基础在长期循环作用下的变形累积、刚度发展和阻尼演化规律。试验表明,在循环荷载作用下单桶基础的累积变形和刚度随循环次数的增加而增加,阻尼比与循环次数间满足指数关系。群桶基础在循环荷载作用下表现出"自愈效应",无明显的变形累积,卸载刚度随循环次数的增加先增加后减小,而阻尼比随循环次数的增加先减小后增大。
- 何奔罗金平李炜王欢王欢洪义
- 关键词:砂土阻尼刚度循环特性
- 砂土各向异性临界状态模型及砂质海床板锚承载特性评价
- 2023年
- 砂土组构各向异性及演化显著影响其力学行为,对砂土海床中板锚等承载特性有重要影响。基于各向异性临界状态理论框架(ACST),引入考虑组构各向异性非共轴流动法则,建立了砂土各向异性非共轴模型,并嵌入有限元ABAQUS;通过引入正则化技术,显著降低了砂土应变局部化导致的网格依赖性。基于不同应力路径砂土单元试验和砂土中板锚上拔离心试验,验证了上述模型;探究了不同组构沉积海床(沉积角α0为0°,45°,90°)中平板锚的上拔特性。研究表明:①同一应力水平和密实度下,平板锚的上拔峰值承载力随α0的增大而提高,因为高α0海床中的砂土组构演化更快、导致峰值摩擦角更高。②如忽略组构各向异性影响,并基于三轴压缩数据标定模型参数,可使砂土中板锚承载力高估达100%;因为各向同性模型在满足三轴压缩预测条件下会高估其他路径下(如三轴伸长、单剪)的砂土强度。③传统极限平衡法不考虑组构各向异性,只能合理预测沉积角α0=0°时锚板承载力,但低估了α0为45°,90°时的上拔承载力。
- 王学涛王立忠洪义洪义
- 关键词:正则化技术有限元模拟
- 泥石流对山区风电场冲击防治研究被引量:2
- 2022年
- 为研究泥石流与刚性防护结构的作用,使用耦合的离散元方法和计算流体力学方法(CFD-DEM),分别模拟单相流和两相流对刚性防护结构的冲击。计算结果表明:单相流以堆积机制为主,而两相流表现出爬升机制;两相流中由于液体的拖曳和浮力作用,颗粒内部的接触数减少,能量耗散降低,导致颗粒的爬升高度和最大冲击力分别增加426%和488%。
- 方君王立忠洪义赵吉东
- 关键词:数值模拟流固耦合泥石流
- 黄海海域风电工程软弱海床强度CPTU原位解译方法被引量:5
- 2023年
- 孔压静力触探试验(CPTU)是目前中国海上风电场工程勘察中应用最多的原位测试方法之一,其缺点在于土体参数无法直接获取,需要通过解译获得,而不同地区的解译参数存在场地特异性。该文依托黄海海域江苏某海上风电工程,开展室内三轴UU、固结快剪、三轴CU试验和原位CPTU,得到江苏海域的黏性土强度随深度的关系,可用于江苏海域黏性土强度的快速评估。基于修正剑桥模型和三轴CU试验得到江苏海域黏性土强度的理论计算公式。基于固结快剪和三轴试验结果得到江苏海域不同黏性土层强度的CPTU解译参数Nkt值的范围分别为11.93~19.99和8.45~16.68,建议采用固结快剪标定得到的Nkt总平均值14.44作为黏性土最优强度(中值)的解译参数。最终建立CPTU孔压比Bq和Nkt的关系,采用建立的Nkt与Bq的关系可较好解译黄海海域黏性土的不排水抗剪强度su,通过标定建立Nkt-Bq关系的方法也可应用于其他海洋岩土工程项目中。
- 王宽君沈侃敏汪明元杜文博洪义
- 关键词:海上风电场孔压静力触探NKT
- 深海硅藻土微观结构及一维压缩特性研究
- 2023年
- 目前陆上及浅海海相软土的微观结构和压缩特性研究较为广泛,而深海软土的微观结构和压缩特性研究较少,但随着海洋工程向深水发展,深海软土的特性值得关注。硅藻土广泛分布于深海海底,是深海软土的一种,其具有多样性,不遵循软土经典规律的特点,目前国内外对原位未扰动样品研究很少。针对西太平洋(水深为4423~4674 m)原位硅藻土样,通过电镜扫描(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简称SEM)、压汞试验(mercury intrusion porosimety,简称MIP)、常规一维压缩固结试验及多级荷载下(单级加载维持7 d)一维压缩固结试验,开展深海硅藻土微观结构、压缩特性及次固结特性的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深海硅藻土的压缩指数分布在1.70~1.95之间,较其他陆上及浅海海相软土大0.6~1.2左右;且在固结完成后的蠕变阶段,硅藻土仍长时间发生体积变形,且并未出现变形收敛趋于稳定的态势,可能是由于硅藻颗粒外壳的持续破碎所导致,这一假设已被加载阶段的SEM和MIP试验观测结果所证实。
- 洪义洪义姚梦浩王立忠王立忠许冬
- 关键词:微观结构蠕变特性颗粒破碎
- 基于扩展有限元方法的基坑突涌研究被引量:2
- 2019年
- 传统理论基于弹塑性力学计算基坑内部的塑性区域并将塑性区域等价为破坏区域,无法获得具体的突涌位置。文中首次利用扩展有限元方法研究基坑突涌现象,模拟了一处位于加拿大的垃圾填埋场基坑的突涌现象,获得了3个突涌位置和与之对应的涌水通道,与现场结果吻合较好。对影响基坑裂纹扩展的参数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土体的渗透系数与孔隙率越小,流体粘度越大,则裂纹内孔压越大,最终的裂纹张开尺寸越大。通过对基坑开挖离心机实验进行扩展有限元模拟,确认了基坑突涌中裂纹属于I型张拉裂纹,且窄开挖基坑的突涌位置位于墙后,宽开挖基坑的突涌位置位于基坑内。
- 姜徐彬王立忠洪义
- 关键词:基坑突涌
- 竖向荷载对黏土地基中单桩水平受荷性能的影响被引量:7
- 2016年
- 为了研究正常固结土(NC)和超固结土(OC)中,竖向荷载作用后,允许土体固结和超静孔压消散的条件下,桩体的水平静、循环受荷性能,开展8组离心模型试验.基于试验结果,开展三维有限元模拟(FEA),揭示竖向荷载对桩体水平受荷性能的影响机理,分析不同竖向荷载作用下,桩体水平初始刚度和极限承载力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正常固结土中,施加竖向工作荷载,并允许土体孔压消散,减少了土体的初始应力比,增加了可发挥的土体不排水抗剪强度,提高10%的桩基水平极限承载力和50%的初始桩头刚度;在超固结土中,施加竖向荷载,增加了土体的初始应力比,减少了可发挥的土体不排水抗剪强度,降低了13%桩基的水平静极限承载力和33%的初始桩头刚度.
- 何奔王欢洪义王立忠赵长军秦肖
- 关键词:竖向荷载单桩黏土离心机试验极限承载力初始刚度
- 海底水气突涌运移规律与麻坑半径定量评价
- 2022年
- 目前关于麻坑研究无法准确预测现场麻坑的位置及尺寸,且忽略了斜坡海床中原生主应力偏转对于水气运移路径的影响。为了模拟研究麻坑的形成过程,首先,利用扩展有限元和Cohesive黏聚力单元相结合的方法,建立二维平面应变的水力压裂模型,开展应力-渗流耦合分析;然后,分析了静止土压力系数和海床坡角对于水气突涌的起裂压力以及扩展路径的影响;最后,建立麻坑半径与静止土压力系数以及海床坡角的三维关系图,综合评价了原生主应力偏转对于麻坑半径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静止土压力系数和海床坡角越大,水气突涌的起裂压力越大,且扩展路径更趋近于水平方向,进而导致水气突涌形成的麻坑半径越大;当坡角等于0°,静止土压力系数从0.5增加到0.8时,麻坑半径从70 m增加到100 m,起裂压力从510 k Pa增加到740 k Pa;而当静止土压力系数等于0.5,坡角从0°增加到10°时,麻坑半径从70 m增加到80 m,起裂压力从510 kPa增加到620 kPa。本文提出的应力-渗流耦合分析方法能够考虑地层原生主应力影响,模拟出水气突涌过程中的运移路径以及应力场、孔隙压力场变化,实现水气突涌运移规律分析和麻坑半径定量评价。
- 程章赵俞成洪义王立忠
- 关键词:裂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