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9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0篇乳腺
  • 8篇乳腺癌
  • 8篇腺癌
  • 3篇疗效
  • 3篇ERΒ
  • 2篇单抗
  • 2篇多西他赛
  • 2篇新辅助治疗
  • 2篇手术
  • 2篇肿瘤
  • 2篇组织化学
  • 2篇细胞
  • 2篇免疫
  • 2篇免疫组织
  • 2篇免疫组织化学
  • 2篇化疗
  • 2篇癌组织
  • 2篇MFN2
  • 1篇蛋白
  • 1篇党参

机构

  • 10篇定州市人民医...
  • 2篇昆明大学
  • 2篇河北医科大学...
  • 2篇河北大学
  • 2篇沧州市中心医...
  • 2篇河北北方学院...
  • 2篇秦皇岛市第一...
  • 2篇邢台市人民医...
  • 2篇哈励逊国际和...
  • 2篇邯郸市中心医...
  • 2篇保定市第一中...
  • 2篇河北工程大学...
  • 1篇河北医科大学
  • 1篇河北省人民医...

作者

  • 11篇何文博
  • 3篇李超
  • 2篇周新平
  • 2篇崔国忠
  • 2篇张维
  • 2篇李现桥
  • 2篇杨进强
  • 2篇韩猛
  • 2篇孔凡庭
  • 2篇张志生
  • 2篇胡崇珠
  • 2篇郝鑫
  • 2篇岳龙
  • 2篇袁建涛
  • 2篇岳瑞雪
  • 1篇马力
  • 1篇袁洋
  • 1篇徐东宏
  • 1篇刘娜

传媒

  • 2篇临床误诊误治
  • 1篇中国肿瘤临床
  • 1篇广西医科大学...
  • 1篇现代消化及介...
  • 1篇毒理学杂志
  • 1篇中华临床医师...
  • 1篇世界中医药
  • 1篇中文科技期刊...

年份

  • 4篇2023
  • 2篇2022
  • 1篇2019
  • 2篇2016
  • 2篇2015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乳腺癌HER2蛋白表达水平预测新辅助治疗疗效的真实世界研究
2023年
目的探讨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阳性乳腺癌HER2蛋白表达水平预测曲妥珠单抗和帕妥珠单抗(HP)为基础新辅助治疗疗效的价值,为合理选择抗HER2靶向治疗模式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收集在保定市第一中心医院等河北省共11家三级甲等医院接受曲妥珠单抗及帕妥珠单抗配伍化疗方案新辅助治疗并完成后续手术的HER2阳性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HER2蛋白表达水平与临床病理特征以及总体病理完全缓解(tpCR)率的相关性。结果共纳入180例患者,其中HER2 IHC3+组157例(87.2%),HER2 IHC2+/FISH+组23例(12.8%)。HER2 IHC3+组tpCR率显著高于HER2 IHC2+/FISH+组(65.0%vs 17.4%,P<0.001)。HER2蛋白表达水平与激素受体(hormone receptor,HR)状态相关,HER2 IHC 2+/FISH+组HR阳性率显著高于HER2 IHC 3+组(87%vs 49.7%,P=0.001),与年龄、月经状态、肿瘤大小、淋巴结状况、肿瘤临床分期、Ki-67增殖指数等无相关性。结论乳腺癌HER2蛋白表达水平对曲妥珠单抗和帕妥珠单抗配伍化疗新辅助治疗方案的疗效有一定的预测价值,HER2 IHC2+/FISH+患者疗效欠佳,有必要探索适合此类患者的抗HER2靶向治疗模式。
岳瑞雪孔令欣郝鑫杨进强韩猛崔国忠王建军张志生孔凡庭张维何文博李现桥周新平徐东宏胡崇珠
关键词:乳腺癌新辅助治疗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免疫组织化学荧光原位杂交
党参多糖通过LncRNA CCHE1对乳腺癌细胞MCF-7增殖和凋亡的影响被引量:4
2022年
目的研究党参多糖(Codonopsis pilosula polysaccharide,CPP)对乳腺癌细胞MCF-7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不同浓度CPP(10、20和40μmol/L)体外处理MCF-7细胞,将CCHE1小干扰RNA(si-CCHE1)及其阴性对照(si-con)、CCHE1过表达载体(pcDNA-CCHE1)及其阴性对照(pcDNA-con)分别转染MCF-7细胞,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抑制率,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裂解的半胱氨酸天冬氨酸特异蛋白3(cleaved-Caspase-3)的表达水平,qRT-PCR检测CCHE1表达水平。结果10、20和40μmol/L CPP处理的MCF-7细胞增殖抑制率、凋亡率和cleaved-Caspase-3表达水平呈剂量依赖性增加,CCHE1表达水平呈剂量依赖性降低(P<0.01)。下调CCHE1表达后的MCF-7细胞增殖抑制率、凋亡率和cleaved-Caspase-3表达水平增加(P<0.01)。上调CCHE1表达可逆转CPP对MCF-7细胞增殖抑制率、凋亡率和cleaved-Caspase-3表达水平的影响(P<0.01)。结论党参多糖通过下调CCHE1表达抑制MCF-7细胞增殖并诱导其凋亡。
何文博李立云袁洋程小志
关键词:党参多糖乳腺癌凋亡
绝经期妇女乳腺癌ERβ表达与内分泌治疗疗效相关性分析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探究绝经期妇女乳腺癌ERβ 表达与内分泌治疗疗效的相关性.方法:选择乳腺癌患者95 例.取乳腺癌组织存档蜡块,进行连续切片并做免疫组化分析ERβ 染色,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比较患者的基本临床资料,并对患者进行随访,统计生存率.结果:95例乳腺癌组织中ERβ 阳性表达率63.2%,显著低于30 例癌旁正常乳腺导管上皮组织中的86.7%(P〈0.05).与患者肿瘤大小以及TNM 分期无关(P〉0.05).内分泌治疗对ERβ 阴性组的患者的效果不显著,而对ERβ 阳性患者效果显著,接受治疗者生存率明显高于未接受组(P〈0.01).结论:ERβ 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的发生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绝经期妇女乳腺癌ERβ 表达与内分泌治疗疗效具有相关性,可用于患者的预后判断.
何文博岳龙袁建涛李超
关键词:绝经期妇女乳腺癌ERΒ内分泌治疗
曲妥珠单抗和帕妥珠单抗联合不同化疗方案新辅助治疗HER-2阳性乳腺癌真实世界疗效及安全性观察被引量:28
2023年
目的:比较曲妥珠单抗和帕妥珠单抗(trastuzumab plus pertuzumab,HP)联合紫杉类+铂类(TCbHP)、紫杉类单药(THP)、蒽环类序贯紫杉类(AC-THP)三种化疗方案在真实世界临床实践中新辅助治疗HER-2阳性乳腺癌的疗效、安全性及耐受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6月至2021年12月于保定市第一中心医院等河北省共11家三级甲等医院接受三种方案新辅助治疗并完成后续手术的180例HER-2阳性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其中TCbHP组78例、THP组70例、AC-THP组32例,比较三种治疗方案的疗效、安全性及耐受性,并采用统计学方法分析临床病理因素对总体病理完全缓解(total pathologic complete response,tpCR)率的影响。结果:总人群tpCR率为58.9%(106/180)。TCbHP组的tpCR率为64.1%(50/78),高于THP组的54.3%(38/70)和AC-THP组的56.3%(18/3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54)。TCbHP组的3级及以上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8%(10/78),高于THP组的4.3%(3/70)和AC-THP组的9.4%(3/3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55)。THP组的既定方案完成率为98.6%(69/70),高于TCbHP组的92.3%(72/78)和AC-THP组的90.6%(29/3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47)。180例患者中绝经后组与绝经前组的tpCR率分别为65.4%(70/107)与49.3%(36/73),HER-2免疫组织化学法(IHC)3+组与HER-2 IHC2+且荧光原位杂交(FISH)+组的tpCR率分别为65.0%(102/157)与17.4%(4/23),激素受体(HR)阴性组与HR阳性组的tpCR率分别为78.0%(64/82)与42.9%(42/98),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组与其他紫杉类药物组的tpCR率分别为66.3%(65/98)与50.0%(41/82),组间进行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Logistic回归多因素分析表明,HER-2 IHC3+、HR阴性、使用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为tpCR率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TCbHP、THP、AC-THP方案新辅助治疗HER-2阳性乳腺癌在真实世界临床实践中疗效确切,安全性及耐受性良好。TCbHP方案可考虑作为HER-2阳性乳腺癌新辅助治疗的优选方案。
岳瑞雪胡崇珠郝鑫杨进强韩猛崔国忠王建军张志生孔凡庭张维何文博李现桥周新平
关键词:新辅助治疗HER-2阳性乳腺癌
西妥昔单抗联合多西他赛、替吉奥治疗转移性乳腺癌的效果及对癌基因、抑癌基因的影响被引量:3
2023年
目的探讨西妥昔单抗联合多西他赛、替吉奥治疗转移性乳腺癌的效果及对癌基因、抑癌基因的影响。方法收集2019年4月-2021年4月180例转移性乳腺癌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90例。研究组采用西妥昔单抗联合多西他赛、替吉奥治疗,对照组采用多西他赛和替吉奥治疗。比较2组治疗效果、毒副反应、生活质量、随访12个月病死率,以及治疗前后血清癌基因[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C-myc]、抑癌基因[人第10号染色体缺失的磷酸酶与张力蛋白同源物基因(PTEN)、P53]、血管生成因子[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水平。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研究组血清C-myc、EGFR、P53、VEGF、TGF-β1水平低于对照组,PTEN水平高于对照组,且上述因子治疗前后的差值均大于对照组(P<0.05,P<0.01)。研究组生活质量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1)。2组毒副反应发生情况及随访12个月病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西妥昔单抗联合多西他赛、替吉奥治疗转移性乳腺癌效果确切,有利于降低血管生成因子,改善生活质量及预后,其机制可能与调节癌基因、抑癌基因有关。
李立云何文博郝颖新李姝墨
关键词:西妥昔单抗多西他赛癌基因
Mfn2和ERβ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乳腺癌是乳腺上皮组织的恶性肿瘤,其发生发展过程与许多癌基因及抑癌基因的表达关系密切。细胞增殖抑制基因(hyperplasic suppressgene,HSG)又名线粒体融合蛋白-2(mitofusin-2,mfn...
何文博
关键词:MCF-7细胞
文献传递
多西他赛在乳腺癌中的疗效及对其血清中肿瘤标志与肿瘤Ki-67水平的影响观察
2022年
多西他赛在乳腺癌中的疗效以及对患者肿瘤 Ki-67 水平变化和血 清中肿瘤标志物 CEA 、CA125 以及 CA15-3 水平变化的临床研究。方法 于我院选 择 2021 年 1 月 -2022 年 1 月 180 例住院的乳腺癌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随后对患 者进行随机分组,其中包括常规组 (90 例 ) 与联合组 (90 例 ),常规组患者接受临床 常规化疗治疗,联合组在常规组患者治疗基础上联合多西他赛治疗,两组患者接受 临床治疗后,观察所有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肿瘤 Ki-67 水平和血清中肿瘤标志物 CEA、CA125 以及 CA15-3 水平,观察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两组患者接受临 床治疗后,相较于常规组患者,联合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效果显著提升(P < 0.05);两组患者接受临床治疗后,相较于常规组患者,联合组患者治疗后的 Ki-67 阳性率 显著降低(P < 0.05);两组患者接受临床治疗后,相较于常规组患者,联合组患者 治疗后的 CEA、CA125 以及 CA15-3 水平均有所降低(P < 0.05);两组患者接受临 床治疗后的白细胞减少、肝功能异常以及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 意义(P > 0.05)。结论 临床在对乳腺癌患者进行化疗时,可予以患者多西他赛与 吡柔比星联合使用,该化疗方案能够有效提升临床治疗效果,降低 Ki-67 表达以及 CA125、CEA、CA153 水平,为乳腺癌患者病情康复奠定基础,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郝颖新何文博牛金平宋立强李立云
关键词:多西他赛乳腺癌KI-67肿瘤标志物
Mfn2和ERβ在乳腺癌组织中表达的临床意义
何文博袁建涛岳龙李超
该项目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ERβ及mfn2在正常乳腺导管上皮和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中的表达特点,总结两者在不同临床病理特征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以及二者表达的相关性,探讨两者在乳腺癌发生发展中的意义。研究...
关键词:
关键词:乳腺癌肿瘤治疗免疫组织化学方法
白蛋白与碱性磷酸酶比值在乳腺癌术后蒽环类化疗药物心脏毒性评估中的临床意义被引量:3
2023年
目的 探讨白蛋白与碱性磷酸酶比值(AAPR)评估乳腺癌术后蒽环类化疗药物心脏毒性的价值。方法 将2018年6月—2021年6月收治的乳腺癌术后接受蒽环类化疗药物治疗的20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化疗后是否发生心脏毒性事件分为心脏毒性组(n=56)和非心脏毒性组(n=144)。比较2组AAPR水平。经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AAPR对乳腺癌术后蒽环类化疗药物心脏毒性的诊断价值,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乳腺癌术后蒽环类化疗药物心脏毒性发生的相关因素。结果 心脏毒性组血清AAPR水平低于无心脏毒性组(P<0.01)。ROC曲线显示,AAPR诊断乳腺癌术后蒽环类化疗药物心脏毒性的曲线下面积为0.821,最佳截断值为0.48,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82.14%、60.4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化疗持续时间、AAPR、肌钙蛋白T、脑钠肽、肌酸激酶、心肌型肌酸激酶同工酶均是影响乳腺癌术后蒽环类化疗药物心脏毒性发生的危险因素(P<0.01)。结论 乳腺癌术后蒽环类化疗药物致心脏毒性患者血清AAPR水平呈降低趋势,低水平的AAPR可作为预测乳腺癌术后蒽环类化疗药物心脏毒性发生的监测指标。
李立云何文博郝颖新李姝墨
关键词:蒽环类心脏毒性肌钙蛋白T
麦默通乳腺微创旋切手术与开放手术治疗乳腺良性肿块的疗效比较被引量:1
2016年
探讨麦默通乳腺微创旋切手术与开放手术治疗乳腺良性肿块的疗效。方法 于 2015 年 6 月到 2016 年 6 月间,在我院选择 60 例乳腺良性肿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开放组(n=30)和微创组(n=30),给予开放组患者进行开放手术治疗,给予微创组患者进行麦默通乳腺微创旋切手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微创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瘢痕长度与开放组相比均明显较优,P<0.05。微创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与开放组相比明显较低,P<0.05。结论 麦默通乳腺微创旋切手术治疗乳腺良性肿块疗效优于开放手术,临床运用价值更高。
何文博马力刘娜李超
关键词:开放手术乳腺良性肿块疗效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