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誉

作品数:5 被引量:2H指数:1
供职机构:新疆农业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篇农业科学
  • 1篇生物学

主题

  • 4篇多角体
  • 3篇多角体病毒
  • 3篇夜蛾
  • 3篇苜蓿夜蛾
  • 3篇核型多角体
  • 3篇核型多角体病
  • 3篇核型多角体病...
  • 3篇病毒
  • 2篇电镜
  • 2篇电镜观察
  • 2篇核多角体病毒
  • 2篇超微
  • 2篇超微结构
  • 1篇衣壳
  • 1篇生物防治
  • 1篇生物学
  • 1篇生物学特性
  • 1篇试验初报
  • 1篇田间
  • 1篇田间应用

机构

  • 4篇新疆农业科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作者

  • 4篇陈誉
  • 3篇吴祖银
  • 2篇陈璐
  • 2篇王琳娜
  • 2篇任德新
  • 1篇朱国凯

传媒

  • 1篇植物保护学报
  • 1篇电子显微学报
  • 1篇第六次全国电...
  • 1篇首届全国昆虫...

年份

  • 3篇1990
  • 1篇1989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一株苜蓿夜蛾核多角体病毒
陈誉任德新王琳娜
关键词:生物防治病毒苜蓿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
苜蓿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超微结构的电镜观察
昆虫核型多角体病毒形态发生的研究,国内外均有许多报导,但关于苜蓿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简称HdNPV)形态发生的研究还未见报导。本文主要介绍了应用电镜超微技术研究苜蓿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在感染脂肪体细胞中的形态发生及装配过程...
陈璐吴祖银陈誉
关键词:核型多角体病毒核衣壳电镜观察微结构
文献传递
棉铃虫核多角体病毒新疆株生物学特性及其田间应用试验初报被引量:1
1990年
1983年8月在E86°36′,N41°45′巴州奶牛场番茄地的棉铃虫幼虫尸体上发现一株病毒,编号为C-Ha-83-1。毒株包涵体为不规则的4—6边形多角体,大小为760—1432×707—1250纳米,平均为1143×978纳米;包涵体经碱释放后的病毒粒子滴膜负染,在透射电镜下观察,病毒粒子呈杆状,两端平截,大小为262—357×54—71纳米,平均为327×68纳米。超薄切片病毒粒子呈单粒包埋,感染部位为细胞核。 C-Ha-83-1毒株,隶属杆状病毒科Baculoviridae,“A”亚组,定名为棉铃虫核多角体病毒新疆株Heliothis armigera nucleopolyhebrosis virus(Xinjiang-strain),简称HaSNPV(X.-stra.)。经人工饲养活体增殖后,四、五、六龄幼虫含包涵体(PIB)量分别为3.5×10~8/头、9.12×10~8/头、1.44×10~9/头,标准样品(随机混合)为:1.1×10~9/头。通过1985—1986年在棉田和罐头番茄田防治棉铃虫试验,按不同PIB/亩剂量分别达到α=0.05或α=0.01的水平,差异显著或极显著。
陈誉任德新王琳娜朱国凯黄解于吴祖银蔡耘音
关键词:棉铃虫核多角体病毒
苜蓿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超微结构的电镜观察
1990年
昆虫核型多角体病毒形态发生的研究,国内外均有许多报导,但关于苜蓿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简称HdNPV)形态发生的研究还未见报导。本文主要介绍了应用电镜超微技术研究苜蓿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在感染脂肪体细胞中的形态发生及装配过程。图A.示HdNPV多角体外形。图B.经碱解后多角体内的病毒粒子。图C.
陈璐吴祖银陈誉
关键词:苜蓿夜蛾多角体病毒超微结构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