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锁柱
- 作品数:9 被引量:85H指数:5
- 供职机构: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黑龙江省卫生厅科研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闭环通气模式与自主呼吸实验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脱机的影响被引量:1
- 2016年
- 目的比较闭环通气模式适应性支持通气(ASV)与自主呼吸实验(SBT)两种脱机方法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机械通气脱机的疗效。方法将60例需要接受机械通气的COPD患者纳入观察。按随机数字法分为ASV组(30例)和SBT组(30例)进行脱机,记录两组患者年龄、性别、基础疾病、入重症医学科时急性生理慢性健康状况评分(APACHE)Ⅱ及脱机前机械通气时间、血气分析等指标。两组患者除撤机方法不同外,其他处理均相同,统计两组患者的脱机时间、总机械通气时间、脱机成功率、再插管率以及ICU住院时间、住ICU病死率。脱机成功标准为脱机拔管48 h以上未再进行机械通气。结果 ASV组的脱机时间、总机械通气时间少于SBT组(P=0.000 1、P=0.000 5),但重症医学科住院时间与SBT组比较无差异(P=0.283)。脱机成功率及脱机48 h后接受无创通气率两组间无差异(P=0.222、P=0.765),再插管率两组间无差异(P=0.687)。重症医学科住院病死率和总住院病死率两组间比较无差异(P=0.553、0.640)。结论可以通过闭环通气模式对COPD患者进行脱机,适应性支持通气模式可能略优于自主呼吸实验法,但仍需要大样本、多中心的前瞻性对照研究加以验证。
- 费东生潘道卓宋文雨于晓提杨锁柱韩旭
-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适应性支持通气脱机
- 血清GDF-15和IL-12表达与老年患者ICU机械通气后肺部感染的相关性被引量:2
- 2021年
- 目的观察生长分化因子15(GDF-15)和白细胞介素12(IL-12)在重症监护室(ICU)行机械通气后肺部感染老年患者血清中的表达水平,并探讨血清GDF-15、IL-12水平与ICU机械通气术后肺部感染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6年7月至2019年8月于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ICU行机械通气术的老年患者169例作为观察组,其中发生感染患者71例作为肺部感染组,未发生感染者98例作为肺部未感染组;同期选取于本院体检结果无肺部疾病的老年人群102例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吸附(ELISA)法检测受试者血清GDF-15、IL-12表达水平并比较。采用SPSS 21.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采用logistic分析老年患者ICU机械通气后肺部感染危险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GDF-15、IL-12表达水平对肺部感染的诊断价值。结果肺部未感染组患者血清GDF-15、IL-12表达水平分别为(862.08±263.33)pg/ml和(70.88±14.61)pg/ml,肺部感染组分别为(1431.42±310.50)pg/ml和(93.02±20.05)pg/ml,均高于对照组的(564.98±133.38)pg/ml和(46.90±20.14)pg/ml(q=12.443,13.097,33.211,23.052;P<0.05);肺部感染组患者血清GDF-15、IL-12表达水平高于肺部未感染组(q=21.643,10.975;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清GDF-15、IL-12高水平是老年患者ICU机械通气后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血清GDF-15诊断老年患者ICU机械通气后肺部感染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95,灵敏度为76.1%,特异度为95.9%;血清IL-12诊断老年患者ICU机械通气后肺部感染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747,灵敏度为54.9%,特异度为85.7%;GDF-15与IL-12联合检测诊断肺部感染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940,灵敏度为81.7%,特异度为98.0%。结论GDF-15、IL-12在ICU机械通气后肺部感染的老年患者血清中高表达,血清GDF-15、IL-12水平联合检测对老年患者ICU机械通气后肺部感染有较高诊断价值。
- 宋文雨费东升杨锁柱潘道卓李伟星韩旭
- 关键词:生长分化因子15白细胞介素12机械通气肺部感染
- 不同闭环通气模式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脱机影响的比较被引量:6
- 2015年
- 目的比较闭环通气模式适应性支持通气(ASV)与指令分钟通气(MMV)两种通气模式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呼吸机撤离的效果。方法 60例接受机械通气的COPD患者随机(随机数字法)分为ASV组(30例)和MMV组(30例)进行脱机,分别记录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基础疾病、入重症医学科时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APACHE)Ⅱ以及脱机前机械通气时间、血气分析等数据。两组患者除脱机时机械通气模式不同外,其他处理均相同,统计两组患者的脱机时间、总机械通气时间、脱机成功率、再插管率以及重症医学科住院时间、住重症医学科病死率。脱机成功标准为脱机拔管48 h以上未再进行机械通气。结果 ASV组的脱机时间少于MMV组(P=0.000 1)、ASV组的总机械通气时间少于MMV组(P=0.029),但重症医学科住院时间ASV组与MMV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07)。脱机成功率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16),脱机48 h后接受无创通气比率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54),再插管率两组间无差异(P=0.640)。重症医学科住院病死率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53)。结论通过闭环通气模式对COPD患者进行脱机,适应性支持通气与指令分钟通气相比,可以显著缩短脱机时间,但仍需要大样本、多中心的前瞻性对照研究加以验证。
- 费东生杨锁柱潘道卓于晓提宋文雨韩旭
-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适应性支持通气脱机
- 重症监护病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应用目标性监测的临床分析被引量:2
- 2017年
- 目的研究重症监护病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应用目标性监测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5年9月到2016年12月期间于我院重症监护室接受治疗时使用呼吸机的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给予对照组患者目标性监测下的治疗与护理,给予对照组常规治疗及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情况,并对两组患者医疗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试验组患者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两组数据相比P<0.05。并且试验组患者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相比P<0.05。结论重症监护病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应用目标监测的效果显著,能明显降低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具有较高临床价值。
- 韩旭杨锁柱潘道卓于晓提宋文雨
- 关键词:重症监护病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目标性监测
- 新型护理干预在阶梯式亚低温治疗心肺复苏患者脑复苏中的应用效果被引量:6
- 2018年
- 目的探讨新型护理干预在阶梯式亚低温治疗心肺复苏患者脑复苏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6月~2017年6月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接受阶梯式亚低温治疗心肺复苏的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新型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率、Barthel指数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神经反应指数、痛感指数、语言指数、躯体活动指数、心理状态及社会活动指数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新型护理干预应用于阶梯式亚低温治疗心肺复苏患者脑复苏患者中能够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Barthel指数和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
- 杨锁柱费东生
- 关键词:心肺复苏脑复苏
- 机械辅助排痰结合体位引流对患者机械通气期间治疗效果的影响被引量:18
- 2017年
- 目的探讨机械辅助排痰结合体位引流与常规叩背吸痰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AECOPD)患者机械通气脱机的影响。方法60例需要接受机械通气的AECOPD患者用随机数字法分为机械辅助排痰结合体位引流组(治疗组,30例)和常规叩背吸痰组(对照组,30例),治疗组使用机械排痰机结合体位引流治疗,对照组采用人工叩背结合体位引流。分别记录两组年龄、性别、既往基础疾病、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APACHE)Ⅱ以及脱机前机械通气时间等指标。两组患者除排痰方法不同外,其他处理均相同,统计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排痰量、氧分压(Pa O_2)、二氧化碳分压(Pa CO_2)、气道阻力、总机械通气时间、脱机时间、结果治疗组患者气道阻力降低、机械通气时间均优于对照组。治疗组从分组到通过SBT的机械通气时间和总机械通气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01),气道阻力降低优于对照组(P=0.01);Pa O_2及Pa CO_2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134、P=0.073),脱机成功率、脱机48 h后接受无创通气比率及再插管率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317、P=0.717、P=0.687),住院病死率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640)。结论机械辅助排痰结合体位引流有助于AECOPD患者机械通气的脱机。
- 宋文雨潘道卓杨锁柱于晓提韩旭费东生
-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机械通气
- ICU护士心理资本现状及与职业倦怠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31
- 2019年
- 目的探讨ICU护士心理资本现状,并分析其与职业倦怠的相关性,为护理管理者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哈尔滨市4所三级甲等医院ICU护士200名为研究对象.采用护士职业倦怠量表(NBS)和心理资本量表对其进行调查,分析心理资本与职业倦怠的相关性.结果共回收有效问卷187份.ICU护士心理资本量表得分为(88.38±7.26)分,条目均分为(3.68±0.71)分,各维度得分为希望(4.02±0.78)分、自我效能(3.84±0.67)分、韧性即抗挫折(3.66±0.54)分、乐观(3.21±0.86)分;不同年龄、学历、职称、工作年限的护士其心理资本量表得分不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CU护士心理资本量表总分及各维度得分与护士职业倦怠量表总分及各维度得分均呈负相关(P<0.05).结论ICU护士心理资本与职业倦怠呈负相关.护理管理者应根据护士的不同情况采取一定的措施提升护士的心理资本水平,从而减轻护士职业倦怠的发生.
- 李伟星赵鸣雁杨锁柱潘道卓宋文雨韩旭
- 关键词:护士重症监护病房心理资本职业倦怠
- ICU重症肺炎伴呼吸衰竭患者行不同通气治疗对血气指标、心功能指标、炎性指标的影响被引量:20
- 2020年
- 目的分析探讨ICU重症肺炎伴呼吸衰竭患者行不同通气治疗对血气指标、心功能指标、炎性指标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期间在医院ICU病房接受治疗的60例重症肺炎伴呼吸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观察组、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仅接受有创机械通气干预,观察组则接受有创-无创序贯通气干预。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情况,血气指标、心功能指标、炎性指标的变化情况以及预后情况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的ICU住院时间、总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患者(P<0.05);两组治疗后血气指标比较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心功能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炎性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撤机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生率、病死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ICU重症肺炎伴呼吸衰竭患者行有创-无创序贯通气治疗能够获得良好临床效果,显著改善患者的血气指标、炎性指标,且对心功能的影响较少,有助于患者的预后。
- 潘道卓费东生杨锁柱宋文雨
- 关键词:有创机械通气无创通气
- 机械振动排痰时间对重症肺炎行机械通气病人痰液引流效果的影响
- 目的 探讨在ICU 内重症肺炎行机械通气病人,应用振动排痰机辅助排痰的时间长短,得出最佳的排痰时间.方法 将 60 例重症肺炎行机械通气病人,随机分成A、B、C 三组,每组20 人,三组患者痰液粘稠度均为Ⅱ度,均采用体位...
- 杨锁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