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曹成龙

作品数:16 被引量:59H指数:4
供职机构:南方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金属学及工艺哲学宗教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3篇医药卫生
  • 2篇金属学及工艺
  • 1篇哲学宗教
  • 1篇电子电信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5篇垂体
  • 4篇垂体瘤
  • 3篇电生理
  • 3篇诊治
  • 3篇事件相关电位
  • 3篇相关电位
  • 3篇磁共振
  • 2篇诊治分析
  • 2篇直方图
  • 2篇事件相关电位...
  • 2篇轴索
  • 2篇轴索损伤
  • 2篇转移瘤
  • 2篇网络
  • 2篇小世界
  • 2篇小世界网络
  • 2篇颅脑
  • 2篇颅脑损伤
  • 2篇弥漫
  • 2篇弥漫性轴索

机构

  • 9篇中国人民解放...
  • 8篇南方医科大学
  • 3篇武汉科技大学
  • 3篇中国人民解放...
  • 2篇广州军区武汉...
  • 1篇浙江大学
  • 1篇浙江大学医学...

作者

  • 16篇曹成龙
  • 11篇徐国政
  • 11篇姚顺
  • 10篇宋健
  • 8篇闫研
  • 5篇杜浩
  • 4篇孙荣辉
  • 2篇黄文才
  • 2篇房莉
  • 1篇黄河
  • 1篇马廉亭
  • 1篇吴敏
  • 1篇何志远
  • 1篇李畅

传媒

  • 9篇中国临床神经...
  • 1篇中华神经外科...
  • 1篇中华实验外科...

年份

  • 1篇2022
  • 3篇2019
  • 2篇2018
  • 7篇2017
  • 3篇2016
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垂体瘤患者抑制控制加工异常的电生理证据
曹成龙宋健姚顺闫研彭贵宝马盼孙荣辉何远志杜浩徐国政
垂体瘤患者抑制控制加工异常的电生理证据
曹成龙宋健姚顺闫研孙荣辉何远志徐国政
基于事件相关电位分析技术对垂体瘤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研究
目的:  垂体瘤患者的认知功能障碍是影响生存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有证据表明术后影像学全切除或/和激素水平正常的垂体瘤患者仍存在认知受损。因此探索不同类型垂体瘤患者的认知功能障碍特点及可能的神经机制意义重大。本课题是利用事...
曹成龙
关键词:垂体瘤认知功能障碍神经机制事件相关电位技术
文献传递
基于静息态磁共振的轻型颅脑损伤患者脑小世界网络的研究被引量:4
2016年
目的利用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构建脑功能网络,分析轻型颅脑损伤患者脑网络的小世界性。方法搜集轻型颅脑损伤患者21例和健康对照16例,采集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数据,预处理后用AAL90和Dosenbach 160模板标记脑区,在0.01:0.01:0.50范围内,分别两两计算脑区间相关系数,构建N×N的矩阵,计算其小世界网络参数,并评估其小世界性。用双样本t检验判别两组受试者脑网络参数的差异。结果在给定阈值内,轻型颅脑损伤患者和正常受试者的脑网络均符合小世界性,轻型颅脑损伤患者的全局效率(P90〈0.05,P160〈0.05)、局部效率(P90〈0.01,P160〈0.05)和平均连接度(P90〈0.05,P160〈0.05)显著增高。结论轻型颅脑损伤患者的脑网络依然有小世界性,但脑网络的全局效率、局部效率和平均连接度均升高,可能为脑功能代偿所致。
闫研姚顺曹成龙宋健徐国政
关键词:轻型颅脑损伤功能磁共振
长期接受抗凝抗聚药物治疗病人并发脑出血的治疗分析被引量:3
2019年
目的探讨长期接受抗凝抗聚药物治疗病人发生脑出血的治疗方法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8月至2018年8月收治的33例长期接受抗凝抗聚药物治疗的脑出血的临床资料。保守治疗10例,急诊开颅血肿清除+去骨瓣减压术7例,钻孔引流术16例。结果术后死亡1例(3%)。32例平均随访6个月,依据日常生活能力量表:Ⅰ级2例,Ⅱ级11例,Ⅲ级12例,Ⅳ级5例,Ⅴ级2例。结论对长期接受抗凝抗聚药物治疗的脑出血,应密切监测凝血功能及相关指标参数,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选择针对性的治疗措施。
刘彬彬卢玉昭岳建人曹成龙马盼徐国政宋健
关键词:脑出血凝血功能抗凝药物
ADC直方图在高级别胶质瘤与脑单发转移瘤鉴别中的应用价值被引量:6
2018年
目的探讨表观扩散系数(ADC)直方图鉴别高级别胶质瘤(HGG)与单发脑转移瘤(SBM)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病理或临床随访证实的7例HGG与19例SBM(腺癌脑转移瘤11例,鳞癌脑转移瘤8例)的MRI资料,测量瘤体和瘤周水肿区ADC直方图参数,利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评价ADC直方图参数鉴别HGG与SBM的诊断效能。结果 HGG瘤体ADC第5、25百分位数(ADC_5th、ADC_25th)及瘤周水肿ADC最小值(ADCmin)均明显低于SBM(P<0.05),而瘤体体素计数明显高于SBM(P<0.05)。鳞癌脑转移瘤瘤体ADC_5th、ADC_25th均明显低于腺癌脑转移瘤(P<0.05)。瘤体ADC_5th=926×10^(-6)mm^2/s鉴别诊断HGG与SBM的效能最高。结论 ADC直方图有助于HGG与SBM的鉴别诊断,瘤体ADC_5th鉴别诊断HGG与SBM的效能最高。
王翅鹏黄文才熊飞王叶姚顺曹成龙马廉亭徐国政
关键词:高级别胶质瘤脑转移瘤表观扩散系数直方图
ADC直方图鉴别脑转移瘤病理性质的价值被引量:2
2018年
目的探讨ADC直方图在腺癌脑转移瘤和鳞癌脑转移瘤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48例脑转移瘤(腺癌31例,鳞癌17例)术前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绘制整个肿瘤的ADC直方图,并计算出最小ADC值(ADCmin)、最大ADC值(ADCmax)、平均ADC值(ADCmean)、第5百分位数(ADC_5th)、第25百分位数(ADC_25th)、中位数(ADC_50th)、第75百分位数(ADC_75th)、第95百分位数(ADC_95th)。结果腺癌脑转移瘤ADCmin、ADCmean、ADCmax均明显高于鳞癌脑转移瘤(P<0.05),但是两种性质脑转移瘤ADC_5th、ADC_25th、ADC_50th、ADC_75th、ADC_95th均未见显著性差异(P>0.05)。根据ROC曲线分析结果,以ADCmin=0.600×10^(-3)mm^2/s为阈值鉴别腺癌脑转移瘤和鳞癌脑转移瘤时,诊断效能最佳,ROC曲线下面积最大,为0.700,诊断灵敏度为64.7%,特异度为74.2%。结论 ADC直方图可以提供肿瘤的整体信息,有助于鉴别诊断腺癌脑转移瘤与鳞癌脑转移瘤。
熊飞王叶王翅鹏黄文才谭惠斌程少容姚顺曹成龙
关键词:脑转移瘤鳞癌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表观弥散系数直方图
视路胶质瘤的诊治分析(附8例报道并文献复习)
2019年
目的探讨视路胶质瘤的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2018年收治的经病理确诊的8例视路胶质瘤的临床资料,并结合相关文献复习,总结视路胶质瘤的诊断、治疗方法。5例首发病人采取经冠状切口单侧额纵裂入路手术治疗,3例外院手术后复发病人接受伽玛刀治疗。结果5例手术中,肿瘤大部分切除4例,近全切除1例。8例中,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7例,胶质母细胞瘤1例。2例术后视力、视野损害较术前明显改善,2例视力、视野损害同术前。3例复发病人伽玛刀治疗后6~12个月复查示肿瘤明显缩小。8例出院后随访1~3年,改良Rankin量表评分1分6例,2分2例。结论对于视路胶质瘤,多种影像技术结合可能更利于明确诊断,术中应在护视神经、下丘脑等重要结果的情况下尽量全切肿瘤。大部分视路胶质瘤,综合手术、放化疗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卢玉昭岳建人刘彬彬曹成龙马盼宋健宋健
关键词:手术治疗放疗化疗
弥漫性轴索损伤远期预后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 探讨弥漫性轴索损伤(DAI)远期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5年5月收治的236例DAI的临床资料,伤后6个月,采用GOS评估远期预后。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检验影响因素。结果 236例中,死亡29例(12.3%),植物生存或仅有最小意识反应18例(7.6%),重残42例(17.8%),中残38例(16.1%),恢复良好109例(46.2%)。预后良好(GOS评分4~5分)147例(62.3%),预后不良(GOS评分1~3分)89例(37.7%)。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运动评分、瞳孔反应和Levi-CT分级是评估DAI患者远期预后的独立良好指标。结论 年龄〉60岁、运动评分1~2分、瞳孔异常和Levi-CT分级Ⅱ~Ⅲ级是DAI患者远期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
姚顺吴敏宋健曹成龙房莉何志远孙荣辉杜浩徐国政
关键词:弥漫性轴索损伤远期预后影响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自发性硬脊膜外血肿的诊治分析(附5例报告)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探讨自发性硬脊膜外血肿的临床特点和诊治方法。方法2011年10月至2014年11月收治5例自发性硬脊膜外血肿患者,入院时按神经功能按美国脊髓损伤学会分级标准,A级、B级各1例,c级2例,D级1例;手术4例,保守治疗1例。出院后随访3个月~3年。结果本组无死亡病例。出院后3个月按GOS评分均预后良好;按脊髓损伤的Frankel分级,c级1例,D级4例;无复发。结论MRI检查可明确显示自发性硬脊膜外血肿情况;对于神经功能障碍较重、血肿量较大的患者应手术治疗并行椎管探查;对于血肿量小且有消融趋势的患者可考虑保守治疗。
闫研宋健黄河姚顺曹成龙杜浩徐国政
关键词:自发性硬脊膜外血肿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