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颖

作品数:7 被引量:37H指数:4
供职机构: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海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3篇细胞
  • 3篇儿童
  • 2篇亚群
  • 2篇细胞亚群
  • 2篇淋巴
  • 2篇淋巴细胞
  • 2篇淋巴细胞亚群
  • 2篇EB病毒
  • 2篇病毒
  • 1篇单核
  • 1篇单核细胞
  • 1篇单核细胞增多
  • 1篇单核细胞增多...
  • 1篇心内膜
  • 1篇心内膜炎
  • 1篇血清型
  • 1篇血细胞
  • 1篇医学本科
  • 1篇医学本科生
  • 1篇英文

机构

  • 7篇浙江大学医学...
  • 1篇杭州师范大学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绵阳四0四医...

作者

  • 7篇杨颖
  • 3篇华春珍
  • 2篇施丹
  • 2篇陈英虎
  • 2篇高峰
  • 2篇徐美春
  • 2篇张丽
  • 1篇宋华
  • 1篇汤永民
  • 1篇王彩云
  • 1篇袁天明
  • 1篇徐卫群
  • 1篇姚开虎
  • 1篇金宇婷
  • 1篇陈理华
  • 1篇周明明
  • 1篇徐晓军
  • 1篇谢永平
  • 1篇李伟
  • 1篇米芋枚

传媒

  • 1篇中国抗生素杂...
  • 1篇临床儿科杂志
  • 1篇中国实用儿科...
  • 1篇中国高等医学...
  • 1篇热带医学杂志
  • 1篇中国循证儿科...
  • 1篇中华临床感染...

年份

  • 1篇2023
  • 2篇2021
  • 2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6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糖皮质激素应用的探讨被引量:5
2020年
目的探究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nfectious mononucleosis,IM)患儿应用糖皮质激素的预测指标。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住院治疗的554例IM患儿的临床资料,根据患儿病程7 d时临床表现是否改善将其分为病情缓解组(n=436)和病情持续组(n=118),对两组患儿的临床特征、基线实验室检查结果进行单因素分析,应用随机森林模型筛选出重要变量,再纳入二分类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影响IM患儿病情持续的危险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估各指标预测IM患儿病情持续的价值,并用MedCalc 19统计软件对各指标的曲线下面积(AUC)进行比较。随后在2018年141例IM住院患儿中,对符合预测指标者予糖皮质激素,并比较使用前后患儿的临床和实验室指标的变化。采用SPSS 20.0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发热时间(OR=1.493,95%CI 1.372~1.626,P<0.01)、受累系统(OR=2.023,95%CI 1.453~2.817,P<0.01)及铁蛋白水平(OR=1.002,95%CI 1.000~1.004,P<0.05)为IM患儿病情持续的独立危险因素。发热时间的AUC为0.854,临界值为10 d,敏感度为75.4%,特异度为86.9%。受累系统和铁蛋白水平的AUC分别为0.640和0.607。与受累系统、铁蛋白水平相比,发热时间在预测IM患儿病情持续中的价值更高(P<0.01)。2018年的141例IM患儿中,23例发热>10 d,应用糖皮质激素治疗。87.0%(20/23)患儿当日体温高峰开始下降,91.3%(21/23)患儿3 d内下降至正常。所有患儿均在干预后2 d内体温高峰下降,5 d内体温正常。应用糖皮质激素后,患儿的白细胞计数、淋巴细胞计数、异常淋巴细胞计数、血清铁蛋白、血清EB病毒DNA载量及白细胞介素6水平均下降(P<0.05或<0.01)。患儿随访22~34个月未发现EB病毒再活动。结论病情持续的IM患儿常表现为发热时间长、受累系统多及铁蛋白水平增高,需联合糖皮质激素抗炎来控制
杨颖李伟高峰
关键词: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EB病毒糖皮质激素儿童
基于BOPPPS模式的医学本科生英文课程教学设计及实施被引量:2
2023年
目的:基于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探索BOPPPS模式下医学本科生英文课程的教学设计及实施。方法:选取70名浙江大学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为研究对象,分为试验组(BOPPPS教学模式)和对照组(传统教学模式)分别开展教学实践,并进行理论知识考核及教学满意度调查。结果:两组学生在年龄、性别、学制上无差异(P>0.05),但在教学时间分配上有显著性差别(P<0.001)。试验组学生的课后成绩优于对照组,且对多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目标的满意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医学本科生英文课程带教中应用BOPPPS模式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提升了教学满意度,值得进一步研究与推广。
杨颖华春珍
关键词:英文教学
儿童慢性活动性EB病毒感染18例病例系列报告被引量:11
2019年
目的探讨慢性活动性EB病毒感染(CAEBV)患儿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治疗和预后,为其诊治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1日至2017年12月31日18例CAEBV患儿的临床资料,包括起病方式、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EB病毒DNA及抗体谱、细胞因子等)、治疗和随访情况。结果18例CAEBV患儿进入本文分析,男8例、女10例。发病年龄1.0~13.9岁。该病起病方式13例为EB病毒再发感染,5例为EBV相关噬血细胞综合征(EBV HLH)。临床表现主要为反复发热,肝、脾、淋巴结肿大,肝功能损害,血细胞减少;18例EB病毒衣壳抗原(VCA) IgM首次检测均阴性,EB VCA IgG均强阳性,血清(18/18)、骨髓(14/14)及活检组织EBV DNA(肝1/4,淋巴结2/3)强阳性;IL 4、IL 10及IFN γ升高者分别占67%(12/18)、89%(16/18)、72%(13/18)。B细胞、总T细胞及CD8^+T细胞、NK细胞比例降低。患儿主要接受抗病毒药物、丙种球蛋白、免疫抑制剂、联合化疗、利妥昔单抗和造血干细胞移植等治疗。1例失访,14例(78%)死亡,EBV HLH起病者生存期明显缩短。结论CAEBV起病方式、临床表现多样,治疗方案差异较大,病死率高,预后差。EBV DNA及抗体谱、细胞因子及淋巴细胞亚群改变呈一定的特异性,可为该病的早期诊断、进行有计划造血干细胞移植等提供参考。
胡波飞张丽施丹杨颖徐美春徐卫群徐晓军宋华汤永民陈英虎
关键词:慢性活动性EB病毒感染噬血细胞综合征淋巴细胞亚群细胞因子
小儿大肠埃希菌脑膜炎57例临床特点分析被引量:6
2020年
目的回顾性分析小儿大肠埃希菌脑膜炎临床特点,为合理治疗及预后判断提供循证学依据。方法收集2013年1月至2017年12月入住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脑脊液和(或)血培养为大肠埃希菌阳性的57例化脓性脑膜炎患儿临床资料。汇总患儿疾病发生过程、临床表现、脑脊液特点和影像学改变等数据资料,分析无并发症与复杂性化脓性脑膜炎患儿之间的区别。结果 57例患儿中,病初腹泻28例(49.1%),尿路感染7例(12.3%),肛周脓肿1例(1.7%),肠穿孔1例(1.7%);临床治愈且无并发症25例(43.9%),存活但有并发症组21例(36.8%)。并发症包括硬膜下积液或积脓、脑积水、脑室管膜炎、脑软化以及听力损害等。死亡患儿均存在严重颅内病变,包括脑积水、脑室管膜炎或大面积脑软化,1例同时存在听力损害。存活患儿中,无并发症组与有并发症组比较,在抽搐发生率(χ~2=4.436,P<0.05),发病48 h内使用有效抗生素比例(χ~2=3.946,P<0.05),总发热时间(Z=-2.941,P<0.05)以及脑脊液中微量总蛋白(Z=-2.026,P<0.05)、葡萄糖(t=2.124,P<0.05)、乳酸脱氢酶(Z=-2.263,P<0.05)水平等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复发组与无并发症且未复发组比较,在早产[P<0.05(Fisher精确检验)],菌株产ESBL(χ~2=4.142,P<0.05)以及脑脊液中葡萄糖(t=2.801,P<0.05)、乳酸脱氢酶(Z=-2.227,P<0.05)等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存活组与死亡组比较,在早产(χ~2=6.468,P<0.05),抽搐发生率(χ~2=4.998,P<0.05)以及脑脊液中白细胞数(Z=-2.201,P<0.05)、蛋白(Z=-2.664,P<0.05)、葡萄糖(t=9.812,P<0.05)、乳酸脱氢酶(Z=-3.830,P<0.05)等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大肠埃希菌脑膜炎大多发生于年龄≤3月龄内;早产、抽搐、有效抗生素起始使用时间、总发热时间、菌株是否产ESBL,以及病程初期脑脊液中微量总蛋白、葡萄糖、乳酸脱氢酶水平等可作为预测患儿预后的重要指标。
米芋枚袁天明陈理华刘娟娟杨颖张丽王彩云施丹徐美春陈英虎
关键词:化脓性脑膜炎大肠埃希菌小儿
儿童来源的黏液型肺炎链球菌微生物学特征研究被引量:3
2021年
目的探索儿童来源的黏液型肺炎链球菌(Streptococcus pneumoniae)微生物学特征。方法复活并重新鉴定2016—2019年我院保存的黏液型肺炎链球菌临床株,用E-test完成药敏试验,荚膜肿胀试验完成血清分型,并分析宿主临床特征。结果共复活黏液型肺炎链球菌21株,分别来自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儿切除的扁桃体和/或腺样体(47.6%)、肺炎患儿的深部痰液(28.6%)和肺泡灌洗液(14.3%)、阴道炎患儿的阴道分泌物(4.8%)等。血清分型示95.2%为3型,4.8%为37型。对青霉素、头孢呋辛、头孢曲松、哌拉西林、美罗培南、万古霉素、左氧氟沙星、复方磺胺甲恶唑和利福平敏感率为100%,对四环素和红霉素的耐药率为66.7%和100%。结论我院儿童肺炎链球菌临床株中黏液型少见,血清3型为主,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敏感,对大环内酯类耐药。
杨颖华春珍方潮谢永平周明明付勇高峰姚开虎
关键词:肺炎链球菌荚膜多糖血清型抗生素敏感性
儿童感染性心内膜炎35例分析被引量:6
2016年
目的了解儿童感染性心内膜炎(IE)的临床特点、病原谱特征、耐药状况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6月1日至2014年12月31日确诊为IE患儿的临床及病原学资料。结果研究年限内共确诊IE 35例,男15例、女20例,平均年龄为(6.56±0.81)岁。原有先天性心脏病23例(65.7%)。赘生物形成24例(68.6%)。57.4%的患儿有长期发热。血培养阳性19例,占54.3%;其中83.3%为革兰阳性球菌,包括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草绿色链球菌和肠球菌。所有阳性球菌均对万古霉素敏感。结论先天性心脏病是IE的易感因素,感染细菌以革兰阳性球菌为主,对万古霉素敏感。
金宇婷杨颖华春珍
关键词:感染性心内膜炎万古霉素儿童
儿童哮喘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与IFN-γ和VEGF变化及与病情关系被引量:4
2021年
目的探讨儿童哮喘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干扰素-γ(IFN-γ)、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变化及与病情的关系。方法选取2018年11月-2019年11月文昌市庆龄妇幼保健院60例儿童哮喘患者作为哮喘组,另选取60名健康体检儿童作为健康组,所有研究对象均检测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IFN-γ、VEGF水平,并将哮喘组患儿依照疾病时期分为急性期(n=31)与缓解期(n=29),依照疾病严重程度分为轻度组(n=22)、中度组(n=20)、重度组(n=18),分析T淋巴细胞亚群、IFN-γ、VEGF表达水平及其临床意义。结果哮喘组CD4^(+)、CD4^(+)/CD8^(+)表达水平高于健康组,CD8^(+)表达水平低于健康组(t=9.119、9.438、2.728,P<0.05);哮喘组IFN-γ表达水平低于健康组,VEGF表达水平高于健康组(t=15.020、21.236,P<0.05);急性期患儿CD4^(+)、CD4^(+)/CD8^(+)、VEGF表达水平高于缓解期患儿,IFN-γ表达水平低于缓解期患儿(P<0.05);轻度组CD4^(+)、CD4^(+)/CD8^(+)、VEGF表达水平低于中度组,中度组低于高度组(P<0.05);轻度组IFN-γ表达水平高于中度组,中度组高于高度组(P<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CD4^(+)、CD4^(+)/CD8^(+)、血清VEGF水平与患儿病情呈正相关(r=0.575、0.591、0.616,P<0.05);血清IFN-γ水平与患儿病情呈负相关(r=-0.581,P<0.05)。结论哮喘患儿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以及IFN-γ、VEGF表达水平均存在异常,其表达水平的高低可反映哮喘的严重程度。
翁海冰曾德海陈玉晶杨颖曹岚
关键词:哮喘儿童T淋巴细胞亚群干扰素-Γ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