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15日
星期二
|
欢迎来到鞍山市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进入后台
[
APP下载]
[
APP下载]
扫一扫,既下载
全民阅读
职业技能
专家智库
参考咨询
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洪英
作品数:
3
被引量:79
H指数:3
供职机构:
暨南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环境科学与工程
生物学
更多>>
合作作者
齐雨藻
暨南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水生生...
张家平
暨南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水生生...
李雅琴
暨南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水生生...
梁松
国家海洋局
吕颂辉
暨南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水生生...
作品列表
供职机构
相关作者
所获基金
研究领域
题名
作者
机构
关键词
文摘
任意字段
作者
题名
机构
关键词
文摘
任意字段
在结果中检索
文献类型
3篇
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2篇
生物学
2篇
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2篇
赤潮
1篇
钝顶螺旋藻
1篇
新纪录种
1篇
生物量
1篇
物量
1篇
螺旋藻
1篇
废水
1篇
废水培养
1篇
PLATEN...
1篇
SPIRUL...
1篇
赤潮生物
机构
3篇
暨南大学
2篇
国家海洋局
作者
3篇
齐雨藻
3篇
洪英
2篇
吕颂辉
2篇
梁松
2篇
李雅琴
2篇
张家平
1篇
楚建华
1篇
骆育敏
1篇
李锦荣
传媒
2篇
暨南大学学报...
1篇
海洋与湖沼
年份
1篇
1997
1篇
1994
1篇
1991
共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全选
清除
导出
排序方式: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排序
利用废水培养螺旋藻(Spirulina platensis)的实验
被引量:5
1997年
以纯顶螺旋藻(Spirulinaplatensis)为实验材料,以无毒加富的1/10浓度的氮肥厂废水为基本培养液,并加入4.2g/LNaHCO3和0.25g/lKHCO3两咱营养盐,结果螺旋藻生长良好,此加入量仅为Zarrouk培养基中NaHCO3量的1/4和k2HPO4量的1/2.经14d培养后,其最终生物量为5.3g/ml,而用Zarrouk培养基作对照试验,其最终生物量为5.6g/ml,可见二者的生物量基本相同.因此,加富的广州氮肥厂的废水适合钝顶螺旋藻的生长要求。
骆育敏
齐雨藻
洪英
林兰英
关键词:
螺旋藻
生物量
废水
钝顶螺旋藻
中国赤潮生物新纪录种——海洋褐胞藻
被引量:11
1991年
首次报导了我国赤潮生物新纪录种:海洋褐胞藻[Chattonella marina(Subrahamanyan)Hara et Chihara]。比较了本属3个主要种:海洋褐胞藻(C. maarina),古老褐胞藻(C. antiqua)及盐生褐胞藻(C. Subsalsa)的形态学及超微结构特征,并讨论了分类学的认同及种类的界定。海洋褐胞藻(C. marina)的形状常有变化,有的种类有尖尾,故要谨慎定种。本文重新确定了该属的汉名—褐胞藻,同时介绍了新近报导的另外4个种:球型褐胞藻(C. globosa),卵型褐胞藻(C. ovata),小褐胞藻(C. minima)和疣突褐胞藻(C. verruculosa)。
齐雨藻
洪英
吕颂辉
张家平
朱从举
李雅琴
梁松
关键词:
赤潮
南海大鹏湾海洋褐胞藻赤潮及其成因
被引量:65
1994年
于1991年3月20—21日在大鹏湾首次发生海洋揭胞藻赤潮。对此分析了赤潮发生前后海洋环境因素的变化及其与赤潮的关系;以风速、气压、盐度、温度、磷酸盐、硝酸盐、铵盐、铁离子等8项指标为基础,改变参数组合,对采自1991年3-5月特定站位(S0)的各样方进行聚类分析和比较。结果表明,在盐度为31-32和水温为20℃的适宜条件下,铁离子和风速是形成本次赤潮的主要环境要素;大量营养盐尤其是硝酸盐浓度的增加,是本次赤潮形成的基础。
齐雨藻
洪英
吕颂辉
楚建华
张家平
朱从举
李雅琴
梁松
李锦荣
关键词:
赤潮
全选
清除
导出
共1页
<
1
>
聚类工具
0
执行
隐藏
清空
用户登录
用户反馈
标题:
*标题长度不超过50
邮箱:
*
反馈意见:
反馈意见字数长度不超过255
验证码:
看不清楚?点击换一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