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崔一民

作品数:3 被引量:24H指数:3
供职机构:北京医科大学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药代
  • 2篇药代动力学
  • 2篇生物利用度
  • 2篇生物利用度研...
  • 1篇药代动力学研...
  • 1篇液相
  • 1篇液相色谱
  • 1篇伊曲康唑
  • 1篇真菌病
  • 1篇人体药代动力...
  • 1篇色谱
  • 1篇相对生物利用...
  • 1篇相色谱
  • 1篇疗法
  • 1篇吗氯贝胺
  • 1篇康唑
  • 1篇兰索拉唑
  • 1篇兰索拉唑胶囊
  • 1篇甲真菌
  • 1篇甲真菌病

机构

  • 2篇北京医科大学
  • 1篇北京医科大学...

作者

  • 3篇崔一民
  • 2篇孙忠民
  • 1篇陈琼
  • 1篇孙培红
  • 1篇李若瑜
  • 1篇宋守荣
  • 1篇王端礼
  • 1篇李荣

传媒

  • 2篇中国临床药理...
  • 1篇中国药学杂志

年份

  • 3篇1998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国产吗氯贝胺在健康志愿者体内生物利用度研究被引量:3
1998年
目的:研究国产吗氯贝胺片剂与进口同种产品的生物利用度及其药动学特征。方法:健康志愿者12人,随机、交叉、单剂量po300mg吗氯贝胺片剂,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不同时间血药浓度,用3P87程序处理数据。结果:国产药品的cmax,t1/2和AUC分别为(1.499±0.453)μg·ml-1,(3.359±1.315)h,(9.460±2.492)h·μg·ml-1。结论:国产品与进口品比较,高峰血药浓度,达峰时间虽有显著性差异(P<0.05),但曲线下面积经统计学分析无显著性差异(P>0.05),其相对生物利用度为92.07%。po该药24h尿排出原型药物为给药量的1.19%。
孙培红李荣崔一民孙忠民
关键词:吗氯贝胺生物利用度高效液相色谱
伊曲康唑间歇冲击疗法及其甲的药代动力学研究被引量:3
1998年
本文采用不同剂量伊曲康唑间歇冲击疗法治疗22例甲真菌病患者,并用高压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了伊曲康唑在甲板中的浓度。结果表明:400,300,200mg·d-1三个不同剂量组,服药后1周即可在指、趾甲远端测出药物,停药后6个月仍可在甲板中测到高于MIC的浓度。证明药物进入甲板有两条途径:一是通过甲床迅速弥散;二是与甲母细胞结合后进入。药物进入指甲的速度较进入趾甲为快,甲板中药物的浓度与口服药物的剂量呈正相关,400mg组明显高于200mg组。
宋守荣陈琼李若瑜王端礼崔一民
关键词:伊曲康唑甲真菌病药代动力学
全文增补中
国产兰索拉唑胶囊人体药代动力学及相对生物利用度研究被引量:18
1998年
20名健康志愿者分成两组,分别单次口服两种不同规格的国产兰索拉唑胶囊(15mg和30mg)和进口品,进行药代动力学和相对生物利用度研究,血药浓度用HPLC测定。结果表明:口服国产和进口两种制剂的药时曲线均符合一室模型。10名健康志愿者单剂量口服15mg×2国产兰索拉唑胶囊后,其血药峰浓度为1.34±0.66mg·L-1,消除半衰期为1.02±0.22h,药时曲线下面积为3.58±1.18mg·h·L-1;单剂量口服15mg×2进口兰索拉唑胶囊后,其血药峰浓度为1.191±0.3772mg·L-1,消除半衰期为1.410±0.4257h,药时曲线下面积为3.62±1.05mg·h·L-1;单剂量口服30mg×1国产品与进口品后测得参数与上述结果类似。对国产品与进口品的血药峰浓度、消除半衰期和药时曲线下面积等主要药代动力学参数进行比较,除15mg×2组消除半衰期外,其余参数的差别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进口兰索拉唑胶囊比较,国产兰索拉唑胶囊的相对生物利用度为98.70±24.60%(15mg胶囊剂)和111.40±34.20%(30mg胶囊剂)。
孙忠民崔一民孙培红李荣
关键词:兰索拉唑胶囊人体药代动力学相对生物利用度
全文增补中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