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任家福

作品数:3 被引量:5H指数:2
供职机构: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期刊文章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3篇农业科学
  • 1篇化学工程

主题

  • 2篇杀虫
  • 2篇茶蚕
  • 1篇低剂量
  • 1篇杀虫剂
  • 1篇杀虫双
  • 1篇生产工艺
  • 1篇饲料
  • 1篇田间
  • 1篇田间防治
  • 1篇农药
  • 1篇农药混用
  • 1篇人工饲料
  • 1篇昆虫
  • 1篇昆虫杆状病毒
  • 1篇杆状病毒
  • 1篇茶树

机构

  • 3篇安徽省农业科...
  • 2篇霍山县植保站

作者

  • 3篇邓余良
  • 3篇徐德进
  • 3篇任家福
  • 2篇章东方
  • 2篇陈锦绣
  • 2篇丁永官
  • 1篇刘云廷
  • 1篇李昌春
  • 1篇蒋家璞
  • 1篇陈锦锈

传媒

  • 1篇中国病毒学
  • 1篇生物防治通报

年份

  • 1篇2005
  • 1篇1991
  • 1篇1989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茶蚕颗粒体病毒与低剂量化学农药混用的研究被引量:2
1989年
在较低温度下,茶蚕颗粒体病毒防治茶蚕的效果不甚理想。试验证明与低剂量杀虫双混用,能增强病毒侵染力。经较大面积示范,亩施颗粒体病毒100毫克加杀虫双10毫升,防效可达83.2~93.5%,显著高于单用。
丁永官陈锦绣徐德进邵经根邓余良任家福
关键词:茶树杀虫双
昆虫杆状病毒(AbGV)杀虫剂生产应用技术研究
陈锦锈丁水官徐德进章东方蒋家璞任家福邓余良黄朱学存陈造亚许成桑
分离获得14种昆虫病原病毒,其中五种为国内首次发现,明确安徽省茶蚕年发生三代,二化性二代和三化性三代重迭发生,初步提出茶蚕人工饲料配方。明确茶蚕颗粒体病毒蛋白和核酸特性,总结出茶蚕凿体病毒野外田间增殖实用技术。建立了茶蚕...
关键词:
关键词:茶蚕昆虫杆状病毒杀虫剂人工饲料生产工艺
茶蚕颗粒体病毒田间防治技术研究被引量:3
1991年
1980年10月在安徽省舒城县采集茶蚕虫尸,分离出一株茶蚕颗粒体病毒。小区试验及大面积防治示范表明:茶蚕颗粒体病毒防治茶蚕,致病死亡速度与气温密切相关;防效不受夏季较高气温影响,而受秋季较低气温影响;每亩剂量为100—200mg,气温低于20℃以200mg为宜;对各代虫体均有较好防治效果,为75.5—97.5%;防治适期以卵盛孵期至2龄前幼虫为宜。气温低于20℃时,病毒与低剂量杀虫双混用有明显的增效作用,增效18.8%,缩短死亡期6天,病毒对天敌安全,后效作用明显,1—3年内,感病死亡率为40—56.4%。
丁永官陈锦绣徐德进李昌春章东方刘云廷邓余良邵经根任家福
关键词:茶蚕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