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泽琴

作品数:2 被引量:9H指数:2
供职机构:宁波大学海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浙江省公益性技术应用研究计划项目国家级星火计划浙江省教育厅科研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农业科学

主题

  • 1篇盐度
  • 1篇荧光显微观察
  • 1篇幼体
  • 1篇三疣梭子蟹
  • 1篇受精
  • 1篇受精过程
  • 1篇梭子蟹
  • 1篇蜕壳
  • 1篇显微观察
  • 1篇卵形成
  • 1篇管角螺
  • 1篇保育
  • 1篇存活

机构

  • 2篇宁波大学

作者

  • 2篇母昌考
  • 2篇王春琳
  • 2篇宋微微
  • 2篇李荣华
  • 2篇杨泽琴
  • 1篇卢少坤
  • 1篇王奕超
  • 1篇韩明阳

传媒

  • 1篇水产学报
  • 1篇宁波大学学报...

年份

  • 2篇2016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管角螺受精过程的荧光显微观察及保育卵形成分析被引量:4
2016年
为了研究管角螺受精卵在受精和早期卵裂过程中的核相变化以及保育卵的形成,实验通过Hoechst 33258染色、荧光显微观察方法,对管角螺受精和早期卵裂过程中核行为的细胞学变化进行了详细观察,并对其胚胎发育过程中的数量变化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管角螺的成熟未受精卵呈卵圆形,平均卵径(0.33±0.03)mm,核相处于第一次成熟分裂中期,在水温为(26±2)°C条件下,1 h精子入卵,2~3 h受精卵先后排出第1、第2极体,完成第一次和第二次成熟分裂,6 h雌、雄性原核形成,靠近融合,第一次卵裂形成2细胞,12~24 h时2细胞继续分裂生成4细胞。研究表明,管角螺受精卵在成熟分裂和卵裂过程中表现出发育的不同步性,同个卵荚内多个发育阶段共存,受精率为43.14%,而受精卵正常发育概率仅5.70%。卵荚内多数卵子不受精或者受精卵停止发育,成为营养卵(保育卵),为正常可育卵消化利用,这两种来源的保育卵比率约为3∶2。管角螺胚胎发育过程中,1~6 d内胚胎数减少明显,担轮幼虫发育率为0.48%,之后数量稳定,直至稚螺出膜。
杨泽琴李荣华母昌考宋微微王春琳
关键词:管角螺受精荧光显微观察
盐度对三疣梭子蟹幼蟹蜕壳的影响被引量:5
2016年
为探讨盐度在三疣梭子蟹幼蟹养殖中的作用,设置5个不同梯度的盐度(10、15、20、27、35)来检验对梭子蟹幼蟹存活及蜕壳的影响.结果显示:盐度显著影响三疣梭子蟹幼蟹的蜕壳存活率以及其蜕壳周期的长短和蜕壳率.盐度10、15组具有较高蜕壳存活率,分别为(89±0.10)%和(72±0.10)%;具有较短的蜕壳周期,分别为(18.15±0.52)d和(17.51±0.73)d,且蜕壳率也较高.因此,在三疣梭子蟹幼蟹养殖过程中,可采取10~15的较低盐度获得较稳定的存活率及较短的蜕壳周期.
杨泽琴卢少坤王奕超韩明阳李荣华母昌考宋微微王春琳
关键词:三疣梭子蟹幼体盐度蜕壳存活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