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庆奇

作品数:10 被引量:322H指数:7
供职机构:教育部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社会学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9篇哲学宗教
  • 2篇医药卫生
  • 2篇文化科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社会学

主题

  • 4篇儿童
  • 3篇幸福感
  • 3篇睡眠
  • 3篇自尊
  • 2篇大学生
  • 2篇中介
  • 2篇社交
  • 2篇睡眠质量
  • 2篇主观幸福
  • 2篇主观幸福感
  • 2篇网络
  • 2篇网络使用
  • 2篇效能感
  • 2篇父母
  • 2篇被动性
  • 2篇惩罚
  • 1篇动机
  • 1篇心理
  • 1篇心理韧性
  • 1篇学习效能感

机构

  • 10篇华中师范大学
  • 7篇教育部
  • 2篇广州大学
  • 2篇长江大学
  • 2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西安交通大学
  • 1篇湖北文理学院

作者

  • 10篇刘庆奇
  • 8篇周宗奎
  • 4篇范翠英
  • 3篇郭晨
  • 2篇张冬静
  • 2篇牛更枫
  • 1篇雷玉菊
  • 1篇孙晓军

传媒

  • 2篇心理学报
  • 2篇心理科学
  • 2篇心理发展与教...
  • 1篇中国临床心理...

年份

  • 1篇2021
  • 1篇2020
  • 2篇2019
  • 2篇2018
  • 3篇2017
  • 1篇2016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手机成瘾与青少年睡眠质量:中介与调节作用分析被引量:117
2017年
为探讨手机成瘾对青少年睡眠质量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采用问卷法对1258名青少年进行调查。结果表明:(1)手机成瘾不仅对青少年睡眠质量有显著的直接预测作用,还能通过情绪平衡的中介作用间接预测睡眠质量;(2)手机成瘾对青少年睡眠质量的直接作用以及情绪平衡的中介作用都受到反刍的调节,相对于反刍水平低的个体,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都在反刍水平高的个体中更强;(3)手机成瘾对青少年睡眠质量的直接作用以及情绪平衡的中介作用还都受到正念的调节,相对于正念水平低的个体,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都在正念水平高的个体中更弱。本研究结果有利于揭示手机成瘾是如何影响青少年睡眠质量的,以及手机成瘾在何种条件下对青少年睡眠质量的影响更强/更弱,对移动互联网时代维护与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有一定启示意义。
刘庆奇周宗奎周宗奎牛更枫
关键词:睡眠质量反刍青少年
正念与手机成瘾倾向的关系:无聊倾向和未来时间洞察力的作用被引量:23
2021年
为探讨正念与大学生手机成瘾倾向的关系以及无聊倾向的中介作用和未来时间洞察力的调节作用,采用问卷法对790名大学生进行了施测。结果表明:(1)正念对大学生手机成瘾倾向具有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2)无聊倾向在正念与手机成瘾倾向之间起中介作用;(3)正念通过无聊倾向对手机成瘾倾向所起的间接效应受到未来时间洞察力的调节作用,即相较于未来时间洞察力水平高的大学生而言,该间接效应在未来时间洞察力水平低的大学生中更强。研究结果有助于揭示正念如何与手机成瘾倾向相联系,以及正念与手机成瘾倾向的关系在何种条件下更强或更弱。这对于移动互联网络时代预防和干预大学生手机成瘾倾向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杨秀娟范翠英周宗奎刘庆奇连帅磊
关键词:未来时间洞察力大学生
校园受欺负对儿童幸福感的影响:心理韧性的作用被引量:33
2018年
目的:考察心理韧性在校园受欺负与儿童幸福感之间的中介与调节作用。方法:采用Olweus儿童欺负问卷、儿童与青少年韧性测量简版量表和Campbell幸福感指数量表,对449名小学3-6年级儿童进行调查。结果:(1)受欺负与心理韧性呈显著负相关,与幸福感呈显著负相关,心理韧性与幸福感呈显著正相关;(2)心理韧性在受欺负与幸福感之间的中介作用显著,调节效应不显著,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比例为31.60%。结论:受欺负通过心理韧性的部分中介作用影响儿童幸福感。
朱晓伟范翠英刘庆奇张冬静张冬静
关键词:受欺负幸福感心理韧性儿童
儿童网络使用与学业成就:有调节的中介模型被引量:7
2019年
为探讨网络使用对学业成就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从自我效能感理论的角度使用问卷对425名小学生进行调查。结果表明:(1)网络使用完全通过学习效能感的中介作用正向预测学业成就;(2)学习效能感中介作用受到开放性的调节,即在开放性高的个体中,学习效能感在网络使用与学业成就之间的中介效应不显著;在开放性低的个体中,学习效能在网络使用与学业成就之间有显著的中介效应。研究结果揭示了网络使用对学业成就的影响与作用机制,对家长、教育工作者根据儿童的个人特质对网络使用进行适度引导有启示意义。
董柔纯周宗奎刘庆奇张冬静雷玉菊郭晨
关键词:网络使用学习效能感学业成就开放性儿童
父母物质惩罚对儿童睡眠质量的影响: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模型
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以及儿童所处环境的复杂化,儿童睡眠质量问题日渐凸显。睡眠质量作为个体生理与心理功能正常发挥的必要因素之一,对儿童的身心健康会产生巨大的影响。
郭晨周宗奎张晨艳刘庆奇董柔纯
关键词:睡眠质量主观幸福感
被动性社交网站使用对自尊和自我概念清晰性的影响:有调节的中介模型
社交网站已成为网络时代人际交往的重要工具和平台,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的报告,我国社交网站的覆盖率已达到61.7%,而且57.9%的用户每天都会使用社交网站。社交网站的普及使其对个体的影响得到许多研究者的关注,而且随着...
刘庆奇
关键词:人际交往自尊自我概念
文献传递
被动性社交网站使用与自尊和自我概念清晰性:有调节的中介模型被引量:78
2017年
为探讨被动性社交网站使用对自尊和自我概念清晰性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在社会比较理论和乐观的保护性作用的视角下,采用问卷法对1208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表明:(1)被动性社交网站使用对自尊没有直接的预测作用,但能通过上行社会比较的中介作用负向预测自尊;(2)被动性社交网站使用不仅能够直接负向预测自我概念清晰性,还能通过上行社会比较的中介作用对其产生影响;(3)上行社会比较的中介效应受到乐观的调节,相对于乐观水平高的个体,间接效应在乐观水平低的个体中更为显著;(4)此外,在乐观水平高的个体中,上行社会比较对自尊的负向预测作用以及上行社会比较在被动性社交网站使用与自尊之间的中介作用都不显著,但是上行社会比较对自我概念清晰性的负向预测作用以及上行社会比较在被动性使用与自我概念清晰性之间的中介作用仍然显著。研究结果有助于揭示被动性社交网站使用行为对自尊以及自我概念清晰性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对维护与促进个体自我概念健康发展有一定启示意义。
刘庆奇牛更枫牛更枫范翠英
关键词:自尊
大学生手机阅读动机对生活满意度的影响:网络使用自我效能感和自尊的中介作用
手机,特别是智慧型手机(smart-phone)作为一种新媒体,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部分。随着信息技术发展,特别是移动互联网的快速普及,手机阅读成为一种新的阅读潮流。手机阅读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人们精神生活的同时,...
张冬静雷玉菊刘庆奇周宗奎范翠英
关键词:生活满意度自尊
父母物质惩罚对儿童睡眠质量问题的影响:主观幸福感的中介作用及友谊质量的调节作用被引量:10
2020年
为探讨父母物质惩罚与儿童睡眠质量问题的关系及其作用机制,采用问卷法对438名小学生进行调查。结果发现:(1)父母物质惩罚与儿童主观幸福感显著负相关、与睡眠质量问题显著正相关;(2)父母物质惩罚既能直接正向预测儿童睡眠质量问题,也能通过主观幸福感的中介预测睡眠质量问题;(3)友谊质量能在父母物质惩罚对睡眠质量问题的直接作用及对儿童睡眠问题的中介作用中起到调节,在高友谊质量下,父母物质惩罚对睡眠质量问题的直接预测作用以及主观幸福感的中介作用都不显著。研究结果揭示了父母物质惩罚对儿童睡眠质量问题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能为提高儿童的幸福感及降低睡眠质量问题提供有效启示。
郭晨刘庆奇刘庆奇周宗奎
关键词:主观幸福感
手机成瘾与大学生拖延行为的关系:有调节的中介效应分析被引量:67
2018年
为明确手机成瘾对其拖延行为的作用机制,本研究构建了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模型,重点考察了注意控制在二者关系中的中介作用以及意志控制的调节作用。以1212名大学生为被试,采用问卷法对其手机成瘾、注意控制、意志控制及拖延行为进行调查。结果显示:(1)在控制性别、年龄、年级后,手机成瘾对拖延行为具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2)注意控制能够在手机成瘾与拖延行为的关系中起中介作用;(3)手机成瘾对拖延行为的直接预测作用及注意控制在二者关系中的中介作用均会受到意志控制的调节。研究结果不仅有利于从注意控制理论及自我调节失败理论的视角理解手机成瘾与拖延行为的关系,而且对引导大学生合理使用手机为其心理社会适应服务具有启示意义。
连帅磊刘庆奇孙晓军孙晓军
关键词:拖延行为意志控制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