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汤忠明

作品数:12 被引量:42H指数:4
供职机构:中山市陈星海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中山市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广东省中山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放疗
  • 4篇细胞
  • 4篇化疗
  • 4篇肺癌
  • 3篇调强
  • 3篇调强放疗
  • 3篇细胞肺癌
  • 3篇小细胞
  • 3篇小细胞肺癌
  • 3篇疗效
  • 3篇非小细胞
  • 3篇非小细胞肺癌
  • 2篇直肠
  • 2篇直肠癌
  • 2篇晚期
  • 2篇吉奥
  • 2篇恶性
  • 2篇鼻咽
  • 2篇鼻咽癌
  • 2篇肠癌

机构

  • 11篇中山市陈星海...
  • 1篇广东医学院

作者

  • 12篇汤忠明
  • 1篇叶观宇
  • 1篇陈国祥
  • 1篇李增辉
  • 1篇麦志伟
  • 1篇李彦德
  • 1篇李志波
  • 1篇唐俊

传媒

  • 2篇黑龙江医药
  • 2篇中国现代药物...
  • 1篇中国肿瘤临床...
  • 1篇吉林医学
  • 1篇广东医学
  • 1篇中国处方药
  • 1篇实用中西医结...
  • 1篇医学研究杂志
  • 1篇湖南中医药大...
  • 1篇临床医学工程

年份

  • 5篇2019
  • 3篇2018
  • 3篇2017
  • 1篇2015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全脑放疗联合厄洛替尼靶向疗法治疗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的临床研究被引量:3
2018年
目的研究全脑放疗联合厄洛替尼靶向治疗在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中的疗效。方法 50例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患者,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常规组和联合组,每组25例。常规组患者采用序贯放化疗进行治疗,联合组患者采用全脑放疗联合厄洛替尼靶向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治疗1年后患者生存率。结果联合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2.0%,高于常规组的68.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4.0%,低于常规组的56.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年后随访发现,联合组患者生存率为76.0%(19/25),高于常规组的48.0%(12/2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159,P<0.05)。结论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患者采取全脑放疗联合厄洛替尼靶向治疗具有理想的临床效果,在延长患者生存时间的同时也降低了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推广。
汤忠明郭恒照黄乃信汪娇玲易正生
关键词: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全脑放疗
血清Cys C、β_2-MG在感染性休克早期集束化治疗中的临床研究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探讨血清Cys C、β_2-MG在感染性休克早期集束化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方法随机选取成人综合ICU感染性休克患者60例。予以早期集束化治疗。于集束化治疗前、治疗后6h、入ICU1、2、3、4、5天分别检测血清Cys C、β_2-微球蛋白(β2-MG)浓度并分别记录各时间点APACHEⅡ评分。根据患者28天转归分为存活组与死亡组,两组不同时间点相关指标进行比较。本组内各时间点相关指标与集束化治疗前进行比较。分别将两组内血清Cys C、β_2-MG浓度与APACHEⅡ评分进行相关分析。结果存活组APACHEⅡ评分血清Cys C、β_2-MG随着病情好转下降,死亡组则呈升高趋势。经Pearson相关分析,APACHEⅡ评分与血清Cys C、β_2-MG浓度呈正相关。结论血清Cys C、β_2-MG浓度可作为感染性休克治疗效果及预后的评价指标,与APACHEⅡ评分结合,能更准确地评估感染性休克病情的严重程度及预后。
陈国祥李志波李彦德汤忠明麦志伟叶观宇
关键词:胱抑素Β2-微球蛋白感染性休克
替吉奥和顺铂同期IMRT放化疗治疗Ⅲ、Ⅳa期鼻咽癌方案的近期疗效和不良反应被引量:5
2019年
目的:本研究旨在观察替吉奥和顺铂同期调强适形放射治疗(IMRT)放化疗治疗Ⅲ、Ⅳa期鼻咽癌方案的近期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将替吉奥和顺铂同期IMRT放化疗治疗Ⅲ、Ⅳa期鼻咽癌30例的局控率、生存率和毒副反应与顺铂+5-FU输注同期IMRT放化疗30例相比较,评价顺铂+替吉奥同期IMRT放化疗治疗Ⅲ、Ⅳa期鼻咽癌30例的局控率、生存率和毒副反应。结果:替吉奥在鼻咽癌同步放化疗中局控效果更好,毒副作用轻,患者耐受性好,口服方便、安全。结论:替吉奥和顺铂同期IMRT放化疗方案较顺铂+5-FU输注同期IMRT放化疗方案肿瘤消退更满意,疗效更稳定;治疗毒副反应减小,患者耐受性提高,经适当对症支持治疗可顺利完成治疗;安全性更高。
黄乃信郭恒照汤忠明
关键词:鼻咽癌同期放化疗
O^6-甲基鸟嘌呤-DNA甲基转移酶在恶性脑胶质瘤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被引量:5
2017年
目的探讨O6-甲基鸟嘌呤-DNA甲基转移酶(MGMT)在恶性脑胶质瘤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11年1月至2016年1月间中山市陈星海医院收治的经手术切除的64例恶性脑胶质瘤(Ⅲ、Ⅳ级)患者,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肿瘤组织中MGMT蛋白的表达,评定治疗效果,追踪生存时间(OS),评价MGMT与生存时间之间的关系。结果 MGMT阳性表达率为62.5%,MGMT阴性表达率为37.5%。WHOⅢ级恶性胶质瘤组织中MGMT阳性表达率与Ⅳ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Ⅳ级恶性胶质瘤MGMT(++)表达率为60.0%,明显高于Ⅲ级的4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GMT阴性患者总有效率(ORR)为62.5%,高于阳性患者的17.5%;与MGMT(-)比较,MGMT(+)和MGMT(++)平均OS均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MGMT阳性患者最长无进展生存时间(PFS)为32个月,MGMT(-)最长PFS为40个月。结论 MGMT表达与脑胶质瘤恶性程度有关,表达强度越高,恶性程度越高,检测MGMT可一定程度预知脑胶质瘤治疗的有效率及预后。
郭恒照汤忠明朱亚平黄乃信林丰
关键词:脑胶质瘤O6-甲基鸟嘌呤-DNA甲基转移酶替莫唑胺
放疗联合唑来膦酸治疗恶性肿瘤骨转移的疗效观察被引量:3
2019年
目的探究恶性肿瘤骨转移患者行放疗与唑来膦酸联合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5月~2018年5月期间收治的50例恶性肿瘤骨转移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入院时间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25例。对照组患者行骨转移病灶放疗,观察组患者行骨转移病灶放疗联合唑来膦酸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疼痛症状变化情况和溶骨性病灶修复效果。结果对照组患者疼痛缓解率64.00%,观察组为8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对照组患者溶骨性病灶再钙化率56.00%,观察组为84.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放疗与唑来膦酸联合应用治疗恶性肿瘤骨转移患者可有效改善其疼痛症状,促进其溶骨性病灶的修复,对患者病情控制、改善生活质量具有积极影响。
汤忠明黄乃信郭恒照
关键词:唑来膦酸恶性肿瘤骨转移疼痛症状
术前调强放疗联合同步替吉奥化疗对局部晚期直肠癌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被引量:8
2018年
目的观察术前调强放疗联合同步替吉奥化疗对局部晚期直肠癌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5月至2017年8月我院收治的50例局部晚期直肠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25)与观察组(n=25)。对照组进行常规手术治疗,观察组进行术前调强放疗联合同步替吉奥化疗后手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近期疗效、保肛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的近期总有效率为88.0%,保肛率为88.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48.0%、4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术前调强放疗联合同步替吉奥化疗应用于局部晚期直肠癌患者,近期效果显著,患者保肛率提高,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汤忠明郭恒照黄乃信汪娇玲易正生
关键词:调强放疗直肠癌
子野优化在直肠癌新辅助放疗调强计划中的应用被引量:4
2019年
目的探究子野权重优化在直肠癌新辅助放疗调强计划中的应用。方法选取进行直肠癌辅助放疗的患者20例为研究对象,在治疗条件及优化参数相同的情况下,使用静态调强(Step&Shoot)方式进行优化的作为PlanA组;使用SWO对IMRT计划做进一步优化的为PlanB组。比较两组患者在不同调强放疗计划中的总子野数、机器跳数(MU),并根据剂量体积直方图(DVH)对两组均匀性指数(HI)、适形指数(CI)以及危急器官受照射剂量的差异进行比较;评估子野权重优化对直肠癌患者放疗的应用价值。结果PlanB组的总子野数明显低于PlanA组(P<0.05),而MU数高于PlanA组(P<0.05),并且两组HI、CI相当(P>0.05)。另外,PlanB组中小肠、膀胱V30、V40、V50的剂量均低于PlanA组,且膀胱V30、V40、V50、小肠V30及脊髓最大剂量与PlanA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双侧股骨头V30、V40、V50的剂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直肠癌根治术后使用子野权重优化调强放疗计划后能有效减少总子野数,促进MU的增加,同时降低正常组织剂量,对正常组织的毒性不良反应的降低具有积极意义。
易正生罗丽莎郭恒照林丰汤忠明汪娇玲
关键词:直肠癌调强放疗
肺癌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放疗前后肺功能变化的研究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探讨肺癌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放疗前后肺功能的变化情况,为该类患者放疗的安全性评估提供依据。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3月-2017年3月间收治的肺癌合并COPD患者12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比较患者放疗前、放疗后2周、放疗后4周、放疗后1月、放疗后2月、放疗后3月的肺功能情况,主要测定指标包括FEV1/FVC、FEV1%、FVC、MVV和MEF等指标。结果:放疗结束时肺功能指标相比放疗前略微有改善,但无统计学差异,而放疗2周后患者FEV1%、FVC、MVV和MEF等指标开始下降,且相比放疗前有统计学差异,放疗后1月、2月、3月患者FEV1%、FVC、MVV和MEF指标呈现逐渐下降的趋势,而FEV1/FVC呈现逐渐上升的趋势,相比放疗前均具有统计学差异。结论:对于肺癌合并COPD患者,放射治疗短期内对患者肺功能无影响,但中长期对患者肺功能影响较大,临床需引起重视。
汤忠明郭恒照黄乃信
关键词:肺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放疗肺功能变化
早期鼻咽癌后程加速超分割放射治疗的临床疗效被引量:3
2019年
目的探析对于早期鼻咽癌患者采用后程加速超分割放射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26例早期鼻咽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1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分割放射治疗,观察组采用后程加速超分割放射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放疗后3个月临床治疗效果;比较两组患者随访时晚期损伤(口干、耳聋、张口困难、颈部纤维化、放射性脑病)的发生情况。结果放疗后3个月,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2.31%,高于对照组的53.8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时,观察组患者的耳聋、颈部纤维化、放射性脑病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患者的口干、张口困难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早期鼻咽癌的临床治疗上,采用后程加速超分割放射治疗可获得理想效果,临床疗效显著并,从而降低晚期损伤发生率,可提升患者的生存质量,值得推广和应用。
汤忠明黄乃信郭恒照
关键词:后程加速超分割早期鼻咽癌临床疗效
艾迪注射液联合TP方案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效果观察被引量:4
2019年
目的:观察艾迪注射液联合TP方案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46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入院时间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3例。对照组采用西医TP(多西他赛+顺铂)方案进行化疗,观察组在TP化疗的基础上加用艾迪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病情控制效果、毒副反应、治疗前后的卡氏评分(KPS)及中医症状积分。结果:两组临床疗效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的KPS评分和中医症状积分相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KPS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中医症状积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白细胞减少和血红蛋白下降等毒副反应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肝肾功能损害、消化道反应和血小板减少等毒副反应的发生率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艾迪注射液联合TP化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理想,可有效提升患者的KPS评分,降低其中医症状积分,改善其临床症状,且毒副反应更小。
汤忠明黄乃信郭恒照
关键词:非小细胞肺癌艾迪注射液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