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野
- 作品数:24 被引量:23H指数:3
- 供职机构:郑州市第二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河南省医学科技攻关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化学工程电气工程更多>>
- 25G导光纤维在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剥膜术中的应用
- 王瑞峰田野
- 玻璃体切除眼内异物摘出术后的视力恢复分析被引量:2
- 2016年
- 目的:分析23 G玻璃体切除及后段眼内异物摘出联合手术后视力及其影响因素。方法2013年1月至2014年9月我科进行的玻璃体切除及后段眼内异物摘出78例(78眼),对手术前后视力,异物摘出时机及术前相关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异物摘出成功率100%。术前视力≥0.1者为22例(28.2%);术后视力≥0.1者45例(57.7%)。从受伤至异物摘出的时间平均为(25.7±6.4) d,其中48例(61.5%)于受伤7 d内摘出异物。尽早摘出异物者,术后视力较好;术前眼球损伤重者,术后视力恢复较差;异物通过角膜进入眼内者,术后视力较差;术前合并眼内炎者,术后视力较差。术后视力与外伤性白内障、视网膜脱离、脉络膜脱离无关。结论玻璃体切除联合后段眼内异物摘出成功率高、视力恢复好。原始的眼损伤是影响视力预后的重要因素。术后视力与手术时机、异物进入眼内通道及术前眼内炎有关。
- 高雪霞范志华王瑞峰田野
- 关键词:玻璃体切除术摘出术视力
- 甲强龙冲击联合高压氧治疗视神经挫伤患者的效果分析被引量:1
- 2016年
- 目的:观察甲强龙冲击联合高压氧治疗视神经挫伤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对45例(47眼)确诊为视神经挫伤的患者,应用大剂量甲强龙冲击联合高压氧治疗。观察治疗前后,患者视力的恢复、对比敏感度和视野的治疗效果。结果: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视神经挫伤患者视力的恢复、对比敏感度检查、视野检查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强龙冲击联合高压氧治疗视神经挫伤患者安全有效。
- 孔晓路王瑞峰田野
- 关键词:甲强龙视神经挫伤高压氧
- 改良联合手术治疗高度近视黄斑孔视网膜脱离被引量:1
- 2020年
- 目的评估改良视网膜下液引流联合内界膜填塞治疗高度近视黄斑孔视网膜脱离的效果.方法以郑州市第二人民医院2016年1月至2019年1月高度近视黄斑孔视网膜脱离26例(26眼)进行前瞻性研究.采用鼻上或颞上方血管弓外赤道后造孔,引流视网膜下液联合内界膜填塞和硅油填充,术后随访3个月.结果随访期末黄斑孔均闭合,均成功取出眼内硅油.术后视力较术前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235,P=0.000).结论改良视网膜下液引流方式联合内界膜填塞治疗高度近视黄斑孔视网膜脱离安全有效.
- 田野高雪霞范志华孔晓路王瑞峰
- 关键词:黄斑视网膜填塞内界膜视网膜下
- 玻璃体切除术联合抗VEGF药物及视网膜光凝治疗增生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远期效果研究被引量:1
- 2024年
- 目的评价玻璃体切除术后联合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药物及视网膜光凝术对增生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DR)的远期疗效。方法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收集郑州市第二人民医院2021年9月至2022年7月行玻璃体切除术的PDR患者75例(75眼)。根据治疗方法分为两组:治疗组45例(45眼)玻璃体切除术后1个月行玻璃体腔注射抗VEGF药物联合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辅助下视网膜光凝;对照组30例(30眼)仅行玻璃体切除术。两组均于玻璃体切除术前3~5 d行玻璃体内抗VEGF药物注射。观察术前及术后视力(logMAR)、眼压、玻璃体积血、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等, 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术后1周及3个月:治疗组视力为0.67±0.25及0.31±0.12, 对照组视力为0.75±0.34和0.61±0.16, 术后1周两组视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60, P=0.210), 术后3个月治疗组视力明显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9.80, P<0.001)。随诊期间治疗组有2眼(4.4%)发生玻璃体积血, 少于对照组的9眼(30.0%)(χ^(2)=9.39, P=0.002);术后3个月仅对照组7眼(23.3%)出现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术后3个月对照组眼压(23.53±9.84)mmHg (1 mmHg=0.133 kPa), 治疗组眼压(16.24±2.29)mmHg,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98, P<0.001)。结论玻璃体切除术后联合抗VEGF药物治疗及补充视网膜光凝, 能显著降低PDR患者术后严重并发症, 促进视力的恢复。
- 范志华高雪霞孔晓路田野李铮
- 关键词: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增生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玻璃体积血玻璃体切除术
- 有晶体眼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高度近视的临床分析被引量:1
- 2017年
- 目的:探讨和观察有晶体眼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治疗高度近视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行有晶状体眼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高度近视患者30例,比较术前和术后1、3、6个月未校正视力(UCVA)和最佳矫正视力(BCVA)、屈光度、眼压及并发症等指标。结果:术后1、3、6个月,患者UCVA较术前显著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眼压、角膜内皮细胞、六角形细胞比例无显著改变;术后未发现严重并发症。结论:有晶体眼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高度近视安全、有效。
- 蔡萌田野
- 关键词:高度近视人工晶体
- 微创玻璃体切割术在成人眼内炎患者中的应用体会
- 目的:探讨成人眼内炎的手术治疗技巧及药物治疗方案。方法:收集我院自2014年3月至2017年1月的成人眼内炎患者共37例。男患者17例,女患者20例,眼内炎诱因分为两种,开放性眼外伤和内眼手术术后。所有患者均有前房积脓及...
- 高雪霞田野
- 关键词:眼内炎
- 观察Retcam广角眼底成像系统在儿童眼底病术前及术后中的应用
- 目的:观察总结Retcam广域眼底成像在儿童眼底病术前诊断、评估,术后随访的实用性。方法:总结我院自2013年5月至2017年5月3年间,不能配合常规眼底检查经Retcam广域眼底成像检查确诊后需行25G微创玻璃体切割手...
- 高雪霞田野
- PDR患者玻璃体切除术中应用抗VEGF药物预防术后玻璃体积血的临床观察
- 2024年
- 目的观察增生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DR)患者玻璃体切除术(PPV)中玻璃体腔注射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药物预防术后玻璃体积血(VH)的疗效。方法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纳入郑州市第二人民医院2023年1月至2023年11月行PPV治疗的PDR 60例(60眼),根据治疗方法分为两组:注射组30例(30眼),PPV术中玻璃体腔注入雷珠单抗,对照组30例(30眼)术中未注入雷珠单抗。观察两组术前及术后最佳矫正视力(BCVA,logMAR)、VH、黄斑中心区厚度(CMT)。结果两组术前年龄、性别、眼压、BCVA、视网膜激光情况、视网膜前增生膜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前、术后1周、1、3及6个月注射组BCVA依次为1.59±0.47、1.06±0.56、0.72±0.59、0.62±0.80、0.45±0.76;对照组BCVA依次为1.43±0.51、1.07±0.48、0.68±0.32、0.64±0.56、0.48±0.56,两组间各时间点视力两两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1个月,注射组1眼发生VH,对照组4眼发生VH;术后3及6个月,注射组各有1眼发生VH,与对照组相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1周、1、3及6个月注射组CMT依次为(349.97±19.75)、(275.07±25.45)、(264.81±69.76)、(254.54±54.56)μm,对照组CMT依次为(347.30±24.55)、(325.83±20.75)、(365.45±89.86)、(325.24±96.35)μm,两组间比较术后1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3及6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结论PDR患者PPV术中联合抗VEGF药物玻璃体腔注射可减轻黄斑水肿,但对于视力及预防术后VH的发生无明显作用。
- 范志华高雪霞孔晓路田野李铮
- 关键词: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玻璃体积血
- 25G导光纤维在增殖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剥膜术中的应用
- 王瑞峰田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