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15篇专利
  • 2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机械工程
  • 4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电气工程

主题

  • 11篇汽车
  • 4篇吸能
  • 4篇机舱
  • 4篇加强板
  • 3篇塑料
  • 3篇纵梁
  • 3篇外板
  • 3篇搭接
  • 2篇行人
  • 2篇行人头部
  • 2篇仪表板
  • 2篇硬质
  • 2篇硬质塑料
  • 2篇汽车机
  • 2篇前围
  • 2篇腔体
  • 2篇腔体结构
  • 2篇连接结构
  • 2篇密封
  • 2篇抗弯

机构

  • 15篇浙江吉利控股...
  • 11篇浙江吉利汽车...
  • 6篇吉利汽车研究...
  • 1篇广州机械科学...
  • 1篇清华大学苏州...

作者

  • 17篇申波
  • 9篇祁洪娟
  • 2篇刘卫国
  • 2篇周大永
  • 1篇管立君
  • 1篇尹高纪
  • 1篇赖兴华
  • 1篇吴海龙
  • 1篇杨海燕
  • 1篇王鹏翔

传媒

  • 1篇汽车零部件
  • 1篇汽车安全与节...

年份

  • 3篇2024
  • 2篇2021
  • 3篇2018
  • 2篇2017
  • 2篇2016
  • 5篇2015
1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安全带固定板及汽车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安全带固定板及汽车,涉及汽车零件设备的技术领域,包括固定板本体、焊接部和搭接部;固定板本体通过焊接部和搭接部的沿着固定板本体的两侧分别与车身固定连接,提高了固定板本体的稳定强度,使得固定板本体可以更加...
申波张玉彬唐娟
文献传递
一种车门防撞梁加强结构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车门防撞梁加强结构,包括防撞梁,防撞梁固设于车门内板上,该结构还包括防撞梁加强板,防撞梁加强板固设于车门内板上,防撞梁固设于防撞梁加强板上,防撞梁加强板包括Y向支撑面和防撞梁固定面,Y向支撑面和防撞梁...
祁洪娟申波管立君廖慧红肖海涛孙立志周大永刘卫国吴成明冯擎峰
文献传递
一种车辆前围加强结构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车辆前围加强结构,包括前围板和前围加强板;所述前围加强板仅设置于驾驶乘员舱一侧;所述前围加强板与该侧前围板连接形成一腔体结构,在该侧的纵梁根部连接在该前围加强板上。通过有针对性地对提高前围板纵梁根部连...
祁洪娟申波管立君肖海涛孙立志周大永刘卫国吴成明冯擎峰
文献传递
防制动踏板侵入的结构及汽车
一种防制动踏板侵入的结构,包括制动踏板、仪表管横梁和限位杆结构,制动踏板固定在汽车前围板上,仪表管横梁位于制动踏板的上方,且仪表管横梁上设有固定架,仪表管横梁穿过固定架设置,并与固定架连接,固定架的一端固定在汽车前围板上...
申波祁洪娟
文献传递
在应急时防盗的车辆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在应急时防盗的车辆,包括:车身,车身内限定出乘用空间,车身包括设在乘用空间内的仪表板,车身上还限定出机舱;可开闭的车门,车门连接车身,车门在关闭时位于仪表板的侧面;机舱盖,机舱盖连接在车身上,用于开闭...
申波王月王鹏翔周大永夏亮杜汉斌张宇龙
车辆低压供电系统和车辆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车辆低压供电系统和车辆,所述系统包括:第一保险丝盒,第一保险丝盒位于车辆的碰撞易变形区,第一保险丝盒与车辆的非关键部件相连;第二保险丝盒,第二保险丝盒位于车辆的碰撞不易变形区,第二保险丝盒与第一保险丝...
申波王栋王淼王鹏翔周大永杜汉斌张宇龙
一种A柱内部支撑结构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A柱内部支撑结构,包括A柱外板、A柱内板;在所述A柱外板和A柱内板之间的空腔中还设有一支撑板;所述支撑板呈弓字形在所述A柱外板和A柱内板之间的空腔中来回弯折并分别在XY方向上与所述A柱外板和A柱内板相...
祁洪娟申波管立君肖海涛孙立志周大永刘卫国吴成明冯擎峰
文献传递
一种汽车B柱的加强结构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汽车B柱的加强结构,属于汽车技术领域。它解决了如何在降低车身重量的同时提高汽车B柱的抗弯性能的问题。汽车B柱包括B柱内板和B柱外板,本加强结构包括加强板一和加强板二,加强板一和加强板二均沿纵向布置在B柱内...
申波祁洪娟
文献传递
一种可溃缩变形的机盖隔音棉装置、汽车机盖总成及汽车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溃缩变形的机盖隔音棉装置、汽车机盖总成及汽车,机盖隔音棉装置包括:用于装配在汽车机盖上的隔音棉体;与汽车前舱储物盒匹配的可折叠的密封支撑体,所述密封支撑体固定连接在所述隔音棉体上,所述密封支撑体设有支撑体...
申波王鹏翔骆华荣
基于理论推导的前端结构耐撞性设计被引量:1
2015年
为使车身结构耐撞性开发工作更早地介入到项目开发中来,并获得理想的前端结构压溃模式以及碰撞波形,推导了前端结构断面力以及长度的理论方法。引入三阶等效波形的设计方法,将碰撞波形分为:吸能盒压溃阶段﹑纵梁前端压溃阶段﹑纵梁后端以及前围侵入3个阶段;分别设定每个阶段前期的波形目标,推导结构的断面力;依据能量守恒原理,推导每个阶段结构的长度。仿真验证了该推导方法。结果表明:用本方法推导的断面结构可以实现理想的轴向压溃模式。因而,用该方法可以在概念设计阶段有效地确定车身结构的关键设计参数,尤其适用于完全正向开发车型。
祁洪娟申波尹高纪王鹏翔周大永刘卫国
关键词:汽车被动安全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