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皓

作品数:8 被引量:55H指数:5
供职机构:天津市西青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META分析
  • 3篇肋骨
  • 3篇骨折
  • 2篇胸腔
  • 2篇手术
  • 2篇随机对照研究
  • 2篇气胸
  • 2篇切除
  • 2篇内固定
  • 2篇肋骨骨折
  • 1篇蛋白
  • 1篇等离子电切
  • 1篇电切
  • 1篇电视胸腔镜
  • 1篇断层扫描
  • 1篇多发肋骨
  • 1篇多发性肋骨骨...
  • 1篇胸壁
  • 1篇胸壁缺损
  • 1篇胸部X线摄影

机构

  • 8篇天津市西青医...
  • 1篇武警后勤学院

作者

  • 8篇张皓
  • 6篇裴志杰
  • 1篇董瓅瑾
  • 1篇郭志涛
  • 1篇金玄
  • 1篇张青
  • 1篇王克江

传媒

  • 1篇中国医疗器械...
  • 1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医学理论与实...
  • 1篇中国胸心血管...
  • 1篇中华创伤杂志
  • 1篇疑难病杂志
  • 1篇医学信息
  • 1篇武警后勤学院...

年份

  • 2篇2022
  • 2篇2020
  • 3篇2017
  • 1篇2015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手术干预与传统方法治疗多发性肋骨骨折随机对照研究的系统评价与Meta分析被引量:13
2020年
目的对手术和传统方法治疗多发性肋骨骨折进行系统评价,对比其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库(Wanfang)、维普期刊数据库(VIP)、PubMed、OVID、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Thieme及Springer Link数据库。收集有关手术和传统方法治疗多发性肋骨骨折的随机对照研究(RCT),检索时限为各数据库建库至2019年7月。对文献进行筛选、质量评价及数据提取。Meta分析采用RevMan 5.3软件。结果共纳入文献12篇,患者1039例。其中手术组512例,传统组527例。Meta分析显示:两组在肺部感染发生率[RR=0.41,99%CI(0.29,0.58),P<0.00001]、肺不张发生率[RR=0.24,99%CI(0.06,0.94),P=0.007]、呼吸机支持时间[SMD=-2.64,99%CI(-4.38,-0.91),P<0.0001]、住ICU时间[SMD=-1.33,99%CI(-2.26,-0.40),P=0.0002]、总体住院时间[SMD=-2.25,99%CI(-3.30,-1.19),P<0.00001]、胸壁畸形发生率[RR=0.08,99%CI(0.04,0.17),P<0.00001]等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住院死亡率[RR=0.75,99%CI(0.23,2.46),P=0.53]、气管切开率[RR=0.69,99%CI(0.39,1.21),P=0.09]、呼吸机支持率[RR=0.65,99%CI(0.41,1.05),P=0.02]、胸腔引流时间[SMD=-2.58,99%CI(-6.41,1.25),P=0.08]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手术治疗多发性肋骨骨折能够减少肺部并发症、缩短住院时间、降低胸壁畸形发生率,有利于患者快速康复和改善生活质量。
张皓封婷裴志杰郭志涛关万鹏
关键词:肋骨骨折手术META分析
胸廓重建临床材料的应用与进展被引量:7
2017年
骨性胸廓支撑并保护胸内脏器,同时参与呼吸功能。胸部外伤或胸壁手术往往会造成胸廓不稳定及胸壁缺损,在相应的治疗过程中,用于胸廓重建的材料是治疗的核心要素,并一直得到医用材料领域人士的不断研究改进,随着医用材料的发展,惰性金属材料、人工合成材料和组织工程材料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于胸廓固定及修复,胸外科医师也在临床实践中不断总结其适应症,促进了胸廓重塑材料多样化和个体化的发展趋势。本文通过总结近年来胸廓重塑临床常用材料的特点,以达到对临床工作起到一定指导意义的目的。
裴志杰张皓
关键词:胸壁缺损肋骨骨折内固定材料
氟比洛芬酯对老年胸外伤手术患者镇痛中应激反应及相关蛋白的影响被引量:4
2017年
目的探讨氟比洛芬酯在胸外伤手术中对老年患者应激反应及相关蛋白的影响。方法 60例美国麻醉师协会(ASA)Ⅰ~Ⅱ级需行胸外伤手术的老年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麻醉,观察组麻醉诱导前给予氟比洛芬酯,记录两组血压、心率(HR)、血氧等应激情况,并对镇痛效果及内皮素(ET)-1的水平变化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平均动脉压(MAP)、HR、血氧饱和度(SpO_2)水平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甲肾上腺素(NE)及ET-1水平低于对照组,但差异不明显(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1、6、12 h视觉模拟疼痛评分均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发生嗜睡、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少于对照组,且住院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氟比洛芬酯能够有效减轻麻醉诱导引发的注射痛,减轻苏醒期的应激反应,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缩短住院时间。
裴志杰张皓董瓅瑾
关键词:氟比洛芬酯镇痛应激
钬激光与等离子在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手术中的应用效果及安全性比较的Meta分析被引量:2
2022年
目的:系统评价钬激光与等离子在NMIBC治疗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从Pubmed、Embase、Medline、Cochrane图书馆、中国知网、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万方数据库、维普医学数据库中检索使用经尿道钬激光切除与经尿道等离子切除治疗NMIBC的随机对照试验(RCT)。应用Revman5.4软件进行荟萃分析。结果:共有9篇文献,包括1110例患者,分析结果显示:HoLRBT组与TURis组在闭孔神经反射发生率[RR=0.03,95%CI:0.01~0.07,P<0.00001]、膀胱穿孔发生率[RR=0.1,95%CI:0.03~0.29,P<0.0001]、术中出血量[MD=-7.89,95%CI:-9.58~-6.19,P<0.00001]、术后住院时间[MD=-0.40,95%CI:-0.72~-0.08,P=0.01]、术后留置尿管时间[MD=-1.35,95%CI:-2.03~-0.67,P=0.0001]、术后1年肿瘤复发率[RR=0.59,95%CI:0.36~0.95,P=0.03]及术后2年肿瘤复发率[RR=0.57,95%CI:0.39~0.83,P=0.003]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在手术时间[MD=-3.48,95%CI:-8.09~1.13,P=0.14]、术后低钠血症[RR=0.25,95%CI:0.06~1.16,P=0.08]及住院费用[SMD=-4.58,95%CI:-12.72~-3.57,P=0.27]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与TURis相比,HoLRBT可以降低术中并发症,缩短术后留置尿管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1年及术后2年肿瘤复发率低,是治疗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安全可靠、有效的一种手术方式。
曹利瑞张皓李树相王尧金玄王久威谢泳张青
关键词: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钬激光切除等离子电切随机对照研究META分析
超声与胸部X线摄影在创伤性气胸诊断价值的Meta分析被引量:3
2020年
目的采用Meta分析方法评估超声和胸部X线摄影对创伤性气胸的诊断价值。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和Cochrane Library数据库,收集有关超声与胸部X线摄影诊断创伤性气胸的相关文献。按照纳入标准,对文献进行筛选、数据提取和质量评价。运用RevMan5.3、Meta-Disc1.4和STATA/SE15.0软件对纳入研究各统计量进行合并分析。结果共纳入16篇文献,患者2259例。超声诊断创伤性气胸的灵敏度及95%CI为0.87(0.77~0.93),特异度及95%CI为0.99(0.98~0.99),阳性似然比及95%CI为78.9(38.0~163.5),阴性似然比及95%CI为0.13(0.07~0.24),诊断比值比及95%CI为611(193~1933),验后概率为95%,综合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及95%CI为0.99(0.98~1.00)。胸部X线摄影诊断创伤性气胸的灵敏度及95%CI为0.43(0.33~0.53),特异度及95%CI为1.00(0.99~1.00),阳性似然比及95%CI为182.0(34.9~949.4),阴性似然比及95%CI为0.57(0.48~0.68),诊断比值比及95%CI为317(60~1677),验后概率为98%,综合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及95%CI为0.89(0.86~0.92)。结论超声与胸部X线摄影诊断创伤性气胸有着各自的诊断价值,而超声有着更高的诊断效能,但仍需纳入高质量的研究进一步分析。
封婷张皓王克江
关键词:超声胸部X线摄影计算机断层扫描创伤性气胸META分析
全电视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与开胸手术治疗周围型肺癌疗效比较的Meta分析被引量:16
2015年
目的系统评价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与开胸手术治疗周围型肺癌的治疗效果。方法计算机检索Embase、PubMed、OVID、Springer Link、Cochrane library、CNKI、CBMdisc、VIP等数据库,收集有关胸腔镜和开胸手术治疗周围型肺癌方面的文章,研究类型包括:随机对照试验(RCT)和非随机对照试验(Non-RCT)。2名研究者独立对文献质量进行评价并提取相关数据,采用RevMan5.3软件进行Meta分析。为提高可信度,将RCT研究和Non-RCT研究分别进行评价。结果共纳入文献15篇,其中RCT研究6篇,患者383例;Non-RCT研究9篇,患者1 085例。(1)RCT研究:全电视胸腔镜手术(CVATS)组与开胸手术组在淋巴结清扫数目(SMD=-0.26,95%CI-0.63~0.11,P=0.16)、手术时间(SMD=0.20,95%CI-0.10~0.49,P=0.19)方面比较无统计学差异;在出血量(SMD=-1.46,95%C1-2.50^-0.42,P=0.006)、胸腔引流量(SMD=-1.26,95%CI-2.13^-0.39,P=0.005)、拔管时间(SMD=-2.05,95%CI-3.35^-0.75,P=0.002)、术后第1天CRP水平(WMD=-20.32,95%CI-24.50^-17.06,P<0.01)、术后第5天CRP水平(WMD=-19.78,95%CI-22.54^-17.06,P<0.01)、术后下床活动(WMD=-1.84,95%CI-2.35^-1.33,P<0.01)、住院时间(SMD=-2.54,95%CI-3.88^-1.19,P=0.000 2)、并发症发生率(RR=0.35,95%CI 0.20~0.63,P=0.000 4)等方面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2)NonRCT研究:2组在淋巴结清扫数目(SMD=0.04,95%CI-0.27~0.34,P=0.81)、术后并发症(OR=0.69,95%CI0.41~1.15,P=0.15)、一年生存率(OR=1.61,95%CI 0.26~9.83,P=0.61)方面比较无统计学差异;在手术时间(SMD=0.71,95%CI 0.22~1.20,P<0.01)、出血量(SMD=-1.32,95%CI-1.94^-0.70,P<0.01)、胸腔引流量(SMD=-2.20,95%CI-3.66^-0.74,P=0.003)、胸腔引管放置时间(SMD=-1.42,95%CI-2.46^-0.38,P<0.01)、术后第1大CRP水平(WMD=-1.78,95%CI-2.24^-1.33,P<0.01);术后第5天CRP水平(SMD=-1.89,95%CI-3.01~0.78,P<0.01)、住院时间(SMD=-1.38,95%CI-1.96^-0.79,P<0.01)等方面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结论全胸腔镜手术与开胸手术治疗周围型肺癌在淋巴结清扫方面比较疗效�
张皓裴志杰
关键词:肺癌电视胸腔镜肺叶切除开胸手术META分析
不同时机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多发肋骨骨折疗效的Meta分析被引量:5
2022年
目的评价早期与晚期切开复位内固定对多发肋骨骨折的影响。方法在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期刊数据库及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检索早期切开复位内固定与晚期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多发肋骨骨折的相关文献。对按照纳入标准与排除标准筛选到的文献严格质量评价,采用Stata 15.0软件进行Meta分析。比较受伤72 h内切开复位内固定(早期组)与受伤72 h后切开复位内固定(晚期组)在肺部并发症发生率、胸部疼痛改善率、术后呼吸机辅助通气时间、术后胸部X线片改善时间、术后卧床时间、术后胸管留置时间、住院时间、手术时间及病死率方面的差异。结果共纳入11项研究、712例患者,其中早期组360例,晚期组352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早期组与晚期组肺部并发症发生率(OR=0.25,95%CI 0.16~0.37,P<0.01)、胸部疼痛改善率(OR=6.15,95%CI 1.63~23.27,P<0.01)、术后呼吸机辅助通气时间(SMD=-0.97,95%CI-1.70~-0.24,P<0.01)、术后胸部X线片改善时间(SMD=-15.91,95%CI-18.42~-13.41,P<0.01)、术后卧床时间(SMD=-11.07,95%CI-12.31~-9.84,P<0.01)、术后胸管留置时间(SMD=-0.98,95%CI-1.77~-0.20,P<0.05)及住院时间(SMD=-0.96,95%CI-1.26~-0.66,P<0.01)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两组手术时间(SMD=-2.44,95%CI-4.89~0.02,P>0.05)和病死率(OR=0.24,95%CI 0.04~1.51,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早期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多发肋骨骨折能够减少肺部并发症,减轻胸部疼痛,缩短术后呼吸机辅助通气时间、术后胸部X线片改善时间、术后卧床时间、术后胸管留置时间及住院时间,但不能缩短手术时间或减少病死率。
张皓封婷裴志杰杨坤
关键词:连枷胸META分析切开复位内固定
改良胸腔闭式引流术治疗气胸的临床分析被引量:5
2017年
目的:探讨经腋侧第4肋间胸腔闭式引流术治疗气胸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5月-2016年5月收治的100例气胸或气胸伴少量血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传统组56例和改良组44例。传统组经锁骨中线第2肋间引流,改良组经腋前线第4肋间引流,比较两组患者的置管时间、拔管时间,术后12h、24h和36h疼痛程度,引流效果,引流管堵塞或脱落情况,随后可能的胸腔镜手术切口再利用,术后患者适应性及对伤口是否符合美容要求的情况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的置管时间、拔管时间、引流效果、术后24h和36h疼痛程度上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改良组在术后12h疼痛程度低于传统组(P<0.05)。对于随后可能的胸腔镜手术,改良组患者均可再利用,且改良组患者的依从性及对置管伤口符合美容要求的比例明显高于传统组(P<0.05)。结论:在大多数情况下,经腋侧4肋间放置闭式引流管治疗气胸,是一种引流效果确切、患者适应性好、符合美观要求的胸腔闭式引流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裴志杰张皓
关键词:气胸闭式引流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