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腰椎
  • 2篇腰椎间盘
  • 2篇腰椎间盘突出
  • 2篇摘除
  • 2篇手术
  • 2篇髓核
  • 2篇髓核摘除
  • 2篇椎弓
  • 2篇椎弓根
  • 2篇椎弓根内固定
  • 2篇椎间盘
  • 2篇椎间盘突出
  • 2篇内固定
  • 2篇老年
  • 2篇骨折
  • 1篇胸腰段
  • 1篇胸腰段压缩性...
  • 1篇血浆
  • 1篇血浆NT-P...
  • 1篇血浆NT-P...

机构

  • 5篇南通市第三人...
  • 1篇南通大学

作者

  • 5篇吴刚
  • 3篇施俊峰
  • 1篇朱敏
  • 1篇李宏斌
  • 1篇吴波
  • 1篇李玉前
  • 1篇王震
  • 1篇陈晓庆
  • 1篇薛华伟

传媒

  • 2篇交通医学
  • 1篇医学理论与实...
  • 1篇湖南师范大学...
  • 1篇分子影像学杂...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20
  • 1篇2019
  • 2篇2015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两种手术方式治疗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效果比较被引量:8
2015年
目的:分析应用单纯后路全椎板切除髓核摘除术与后路椎板切除髓核摘除椎弓根内固定椎间融合术两种不同手术疗法对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80例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行单纯后路全椎板切除髓核摘除术,观察组行后路椎板切除髓核摘除椎弓根内固定椎间融合术,比较两组治疗的临床效果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术后随访时间1∽2年,治疗有效率观察组92.5%,对照组75.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发症发生率观察组7.5%,对照组27.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后路椎板切除髓核摘除椎弓根内固定椎间融合术治疗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能够有效地提高有效率,降低术后远期并发症的发生率。
吴刚吴波施俊峰李玉前
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症
血浆NT-proBNP水平与髋部骨折严重程度与预后的相关性分析被引量:4
2020年
目的:探究血浆NT-proBNP水平与髋部骨折严重程度与预后的相关性分析。方法:选取2016年5月~2019年2月我院收治的72例髋部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手术组和保守治疗组;根据半年预后分为死亡组和生存组;根据患者体质对手术危险性分为ASAⅠ、Ⅱ、Ⅲ、Ⅳ级;根据血浆NT-proBNP水平分为正常组、低水平组、中等水平组、高水平组。观察并记录患者血浆NT-proBNP值、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评分、ASA分级、随访半年生死率。结果:髋部骨折患者血浆NT-proBNP水平和APACHEⅡ评分具有显著正相关。手术组血浆NT-proBNP水平、NT-proBNP异常、APACHEⅡ评分、半年病死率明显低于保守治疗组。生存组年龄、血浆NT-proBNP水平、APACHEⅡ评分明显低于死亡组。随着ASA级别升高,NT-proBNP水平、半年病死率明显升高,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随着NT-proBNP水平升高,APACHEⅡ评分、半年病死率明显升高,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血浆NT-proBNP水平评估老年髋部骨折患者预后的AUC为0.982;当截点值为1281.54pg/mL时,特异度为90.65%。结论:髋部骨折患者血浆NT-proBNP水平与病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有利于评估术前风险,预测患者预后。
吴刚施俊峰李宏斌
关键词:血浆NT-PROBNP髋部骨折预后
高粘度骨水泥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段压缩性骨折效果分析
2019年
目的:研究高粘度骨水泥对于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段椎体压缩性骨折的疗效。方法:选择胸腰段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64例,采用高粘度骨水泥经皮椎体成形术(PVP),分析术前和术后VAS评分、ODI评分,病椎椎体前缘高度、椎体后凸角(Cobb角)以及骨水泥渗漏情况。结果:VAS评分术前(7.92±1.31)分、术后5天(2.23±0.58)分;ODI评分术前(40.28±3.32)分,术后5天(18.53±2.74)分;椎体平均高度术前(14.64±3.44) mm,术后5天(19.78±5.37) mm;Cobb角术前(24.52±4.24)°,术后5天(13.76±6.74)°。术后5天患者VAS评分、ODI评分、椎体平均高度、Cobb角较术前均有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64例中有5例出现骨水泥渗漏情况,渗漏率为7.81%,但患者均未出现神经症状,无不适主诉。结论:对于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段椎体压缩性骨折,采用高粘度骨水泥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可以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
浩洁陈诚秦荣卿吴刚陈晓庆
关键词: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经皮椎体成形术
单侧双通道内镜微创髓核摘除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的效果及其对JOA评分影响被引量:7
2022年
目的探究并分析单侧双通道内镜技术(UBE)在腰椎间盘突出(LDH)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其对日本骨科学会(JOA)评分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0月~2021年12月收治的69例LDH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n=34)和对照组(n=35)。对照组采用后路切开髓核摘除椎弓根内固定椎间融合治疗治疗,观察组采用UBE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年龄、性别、病变区域、手术的时间、病程、出血量等)、手术前后评分即视觉模拟评分(VAS)、JOA评分、腰痛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结果两组患者术前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VAS评分均较术前下降(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1、24、72 h的VAS评分较对照组下降(P<0.05);两组患者术前JOA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9.34±0.33 vs 9.23±0.43,P>0.05),术后JOA评分均较术前升高(P<0.05),术后6月观察组患者的JOA评分高于对照组(15.54±0.52 vs 14.23±0.43,P<0.05);两组患者术前ODI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5.43±3.54 vs 15.74±3.34,P>0.05),术后1月、6月两组ODI评分较术前升高(P<0.05),术后6月观察组患者ODI评分高于对照组(51.43±3.73 vs 48.75±3.64,P<0.05)。两组患者术前血清HMGB1、IL-6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43±0.54 vs 4.41±0.65、44.74±4.25 vs 45.54±4.54,P>0.05),术后1月、6月两组患者较术前均有升高(P<0.05),且观察组患者术后6月均较对照组降低(5.4±0.54 vs 6.54±0.32、46.85±4.45 vs 52.63±4.41,P<0.05)。结论UBE手术较后路切开髓核摘除椎弓根内固定椎间融合术更能有效降低LDH患者的疼痛程度,改善患者腰椎稳定性,值得临床推广。
吴刚朱敏施俊峰薛华伟王震
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
髓芯减压加钽棒植入治疗早期股骨头坏死的临床效果观察被引量:5
2015年
目的:观察髓芯减压加钽棒植入治疗早期股骨头坏死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文选取我院于2014年1月-2015年5月收治的58例早期股骨头坏死患者,将其随机均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9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治疗方式,治疗组采用髓芯减压加钽棒植入治疗方式,对比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髋关节功能恢复结果。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髋关节功能评分都明显上升,说明其髋关节功能明显好转,且治疗组髋关节功能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股骨头坏死患者采用髓芯减压加钽棒植入治疗方式后,可以明显改善手术相关指标,促进患者术后髋关节功能早日恢复正常,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吴刚
关键词:髓芯减压早期股骨头坏死传统治疗方法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