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士昭

作品数:5 被引量:13H指数:3
供职机构: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椎体
  • 5篇椎体成形
  • 5篇椎体成形术
  • 5篇骨水泥
  • 5篇成形术
  • 4篇标本
  • 3篇骨水泥渗漏
  • 2篇防腐
  • 1篇压缩骨折
  • 1篇渗漏
  • 1篇生物力学
  • 1篇疏松性
  • 1篇注射
  • 1篇注射法
  • 1篇注射技术
  • 1篇椎体压缩
  • 1篇椎体压缩骨折
  • 1篇空腔
  • 1篇骨密度
  • 1篇骨折

机构

  • 5篇河北医科大学...

作者

  • 5篇齐向北
  • 5篇刘士昭
  • 5篇王大鹏
  • 2篇李军科
  • 1篇孙辉
  • 1篇尹晓东

传媒

  • 4篇中华实验外科...

年份

  • 3篇2017
  • 2篇2015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防腐标本椎体成形术中间歇注射法预防骨水泥渗漏的实验研究
目的 研究间歇注射法在椎体成形术中预防骨水泥渗漏的效果,探讨该技术在临床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7具老年防腐尸体标本,游离(T8--L5)椎体,共获得60个完整标本,制成压缩性骨折模型,随机分成(A、B、C组)3组,A组...
黄习彬齐向北李军科王大鹏刘士昭
关键词:椎体成形术骨水泥渗漏
防腐标本椎体成形术中间歇推注法预防骨水泥渗漏被引量:5
2015年
目的观察间歇推注法在椎体成形术中的应用及对骨水泥渗漏的预防作用。方法选取7具防腐尸体标本,游离(T8一L5)椎体,共获得70个完整标本(其中10个做预实验),制成压缩骨折模型,随机分成A、B、C3组,A组连续推注骨水泥3ml;B组先推注0.5ml骨水泥,间歇1rain后再推注2.5ml;c组每推注0.5瑚骨水泥均需间歇1min,共推注3ml用时6.5min。术后CT扫描,评定A、B、C3组骨水泥渗漏的发生率及分析骨水泥的分布规律;同时采用精密量筒测量各组平均骨水泥渗漏体积。结果C组骨水泥渗漏率为15%(3/20),明显低于A组的75%(15/20)和B组的55%(11/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14.95,P〈0.05);C组骨水泥渗漏体积(0.2000±0.1000)ml,明显低于A组的(0.7667±0.3331)ml和B组(0.5818±0.3250)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24,P〈0.05);骨水泥渗漏的位置按发生率高低依次为:椎旁软组织渗漏(56.76%),椎间盘渗漏(24.32%),椎旁血管渗漏(13.5l%),椎管内渗漏(5.41%);同时CT扫描显示:c组椎体内骨水泥分布较A、B组更加均匀。结论间歇推注法是一种简单、易于操作的手术方法,使骨水泥分布更加均匀,明显降低骨水泥渗漏的发生率。
黄习彬齐向北李军科王大鹏刘士昭
关键词: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椎体成形术骨水泥渗漏
防腐标本椎体成形术后邻近椎体再骨折的研究被引量:3
2017年
目的 探讨防腐标本椎体成形术(PVP)后邻近椎体再骨折的原因.方法 选取防腐尸体4具,每具尸体取T9-L5椎体,每具胸腰椎标本分为T9-T11、T12-L2、L3-L5 3个脊柱节段(包括3个椎体,2个椎间盘).将12个脊柱节段,分为A、B两组,每组各有6个脊柱节段(T9-T11、T12-L2、L3-L5各两个).A组人为造成中间椎体骨折后行PVP;B组不做任何处理.A、B两组分别在生物力学机下行压缩力学实验.记录A、B两组脊柱节段的最大垂直载荷、刚度及邻近椎体再骨折的位置并进行比较与统计学分析.结果 A组与B组最大垂直载荷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67,P=0.047),注入骨水泥后,A组脊柱节段最大垂直载荷(3048±403)N比B组(3586±418)N低约15%;A、B两组刚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542,P=0.600).A组再发骨折的部位为T9、T12、L3椎体各两个,全部为上位邻近椎体.B组骨折的部位为T9、T10、T12、L1椎体各一个,L3椎体两个.结论 PVP后脊柱节段的最大垂直载荷下降,增加了邻近椎体(尤其是上位邻近椎体)发生再骨折的风险.
王大鹏齐向北刘士昭李鸿翥尹晓东
关键词:椎体成形术骨水泥刚度
小空腔技术在椎体成形术中的应用被引量:3
2017年
目的 观察椎体成形术(PVP)中小空腔技术对骨水泥渗漏、渗漏体积以及骨水泥分布的影响。 方法 选取5具防腐尸体标本,游离T8~L5椎体,共获得50个完整椎体(2个做预实验),制成压缩骨折模型,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24个,A组行传统PVP,B组行小空腔PVP。术后统计两组骨水泥渗漏例数,CT扫描分析两组骨水泥分布,同时测量两组骨水泥渗漏体积。用SPSS 21.0统计软件分析比较两组数据。 结果 A组共发生14例骨水泥渗漏(58.3%),B组发生5例骨水泥渗漏(20.8%),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056,P=0.008);A组骨水泥渗漏体积为(0.77±0.06) ml,B组骨水泥渗漏体积为(0.23±0.02) ml,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8.732,P=0.000);CT扫描显示:A组椎体内骨水泥分布欠佳,B组椎体内骨水泥分布较A组均匀、有规律。结论 小空腔技术在PVP中可以减少骨水泥渗漏,使骨水泥分布更加均匀。
李鸿翥齐向北王大鹏刘士昭孙辉
关键词:椎体成形术骨水泥渗漏
不同骨密度防腐标本椎体成形术后生物力学及渗漏率的研究被引量:4
2017年
目的探讨骨密度对防腐标本椎体成形术后生物力学及骨水泥渗漏率的影响并分析其原因。 方法取防腐标本9具,年龄(65±3)岁,每个标本取T11~L3椎体。利用双能X线数字闪烁式二维全身骨密度仪(DEXA,OSTE0COREⅢ型)测量每个椎体的骨密度(BMD),根据BMD值筛选出30个椎体标本,按照单因素随机分为骨量较好组(A组)、骨量一般组(B组)、骨量较差组(C组)。压缩制备成椎体骨折模型后行椎体成形术,术后行生物力学实验,CT扫描统计渗漏例数,应用SPSS 21.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3组椎体标本注入骨水泥后最大垂直载荷和刚度分别为A组:(5 178.43±903.17) N、(427.01±171.85) N/mm;B组:(4 630.49±504.542) N、(385.67±101.49) N/mm;C组:(3 476.67±757.29) N、(302.76±70.95) N/mm。术后最大垂直载荷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3.772,P=0.000),其中C组和A、B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后刚度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4.376,P=0.112)。3组骨水泥渗漏率分别为60%、50%、30%(A组6例、B组5例、C组3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34)。 结论防腐标本椎体成形术后,骨密度与椎体最大垂直载荷及骨水泥渗漏率均呈正相关,对刚度恢复无明显影响。
刘士昭齐向北李鸿翥王大鹏马新喆
关键词:椎体成形术骨密度生物力学骨水泥渗漏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