饶磊
- 作品数:14 被引量:108H指数:5
- 供职机构:江西农业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西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天文地球更多>>
- 一种山苍子胚性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及诱导方法
- 本发明公开一种山苍子胚性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及诱导方法,在MS培养基中添加有6‑BA、2,4‑D、IAA,pH 5.85,采集具胚且未成熟的山苍子鲜嫩果实,彻底清洗去除果实表面泥垢,无菌条件下剥去肉质外种皮,再用75%乙醇...
- 汪加魏毛卓佳易敏陈尚钘梁擎宇王宗德范国荣付丹欧阳逾菲饶磊
- 贵溪市自然生态空间划定及用途管制研究
- 自然生态空间作为国土空间的组成部分,生态文明建设的空间载体,需要我们进行严格的保护和管治。因此,对县域尺度自然生态空间分区划定进行探索并根据结果提出针对性的用途管制措施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本文从贵溪市自然生态空间的定义出...
- 饶磊
- 关键词:生态敏感性
- 文献传递
- 近30年江西省水田土壤pH时空变换研究
- 根据江西省1979 ~1983 年第二次土壤普查时期和2005 ~2012 年测土配方施肥时期的耕地土壤 pH 值数据,对期间水田土壤pH 的时空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研究期间,全省水田pH 总体呈酸化趋势,2005...
- 李伟峰朱安繁饶磊孙凯郭熙
- 关键词:水田土壤PH
- 基于MCR模型和加权Voronoi图的农村居民点空间布局优化被引量:10
- 2018年
- 以江西省都昌县为例,将土地利用现状中的农村居民点作为源,通过选取地形、区位、用地等3个阻力因素9个阻力因子建立最小累计阻力模型的方法来研究农村居民点空间布局适宜性,再结合加权Voronoi图的空间势力范围确定农村居民点的规划安置方向。结果表明,都昌县农村居民点呈由南到北布局适宜性降低的特征;都昌县高等、中等和低等3种类型农村居民点的面积比例分别为28.59%、51.39%、20.03%。根据现状和适宜性评价结果,都昌县农村居民点空间布局优化有重点发展型、优先发展型、内部整理型和拆迁合并型等4种模式。研究结果对促进经济和城乡发展、协调农村人地关系具有重要意义。
- 许婷饶磊赵小敏孙见伟孙凯郭熙
- 关键词:农村居民点
- 近30年江西省水田土壤pH时空变化规律及其原因
- 本文以1979-1986年(以下简称1980s)江西省第二次土壤普查时期和2005-2012年(以下简称2010s)江西省测土配方施肥阶段这两个时期的pH数据成果为基础,运用arcgis对比分析30年间江西省水田土壤pH...
- 李伟峰叶英聪朱安繁饶磊孙凯郭熙
- 关键词:水田土壤PH
- 万年县耕地景观破碎度变化及原因分析
- 本文以万年县耕地为研究对象,基于Arcgis 和Mapgis 软件,利用万年县1992年、2007 年和2013 年土地利用数据资料,运用景观格局指数分析的方法,选取一些景观格局指数,对万年县耕地景观格局进行分析。研究表...
- 饶磊郭熙
- 关键词:耕地景观指数
- 亏损上市公司盈余管理行为研究
- 随着证券市场制度的不断完善,亏损对上市公司产生的消极影响越来越大。因此,上市公司为了消除亏损和ST制度给公司造成的负面影响,并且保住珍贵的壳资源,在经营不善及发生亏损的情况下,企业管理当局就可能会采用以下方式进行扭亏:会...
- 饶磊
- 关键词:上市公司盈余管理
- 文献传递
- 近30a江西省农田土壤pH时空变化及其与酸雨和施肥量间关系被引量:31
- 2017年
- 论文以1979—1986年(以下简称1980S)江西省第二次土壤普查时期和2005—2012年(以下简称2010S)江西省测土配方施肥阶段这两个时期的pH数据成果为基础,运用ArcGIS对比分析30 a间江西省农田土壤pH的时空变化。结果表明:江西省农田土壤pH总体呈酸化趋势,2010S江西省农田土壤pH平均值为5.24,较30 a前的5.77下降了0.53;全省酸化趋向西南,其中酸化最突出的地区为赣州市,其次是鄱阳湖周边,特别是南昌市、鹰潭市,pH降幅较大;赣北局部地区农田土壤pH有所上升。定量分析氮施用量与酸雨对农田土壤酸化的影响,结果显示:氮施用量、酸雨强度的差异和农田土壤酸化程度在空间上存在一定的相关性,长期过量施用氮肥是江西省农田土壤酸化的主要原因,地区土壤pH酸化程度同氮肥施用量呈显著正相关,且在30 a间,施肥量每增加50 kg/hm^2,农田土壤pH下降0.26个单位;地区土壤pH酸化程度同酸雨pH值呈显著负相关,且随着酸雨pH值越低,农田土壤酸化速率越快。
- 李伟峰叶英聪朱安繁饶磊孙凯袁颉郭熙
- 关键词:土壤酸雨
- 江西省耕地土壤氮素空间变异特征及其影响因素被引量:10
- 2018年
- 为定量探讨省域尺度下土壤氮素空间变异特征及其影响因素。以江西省2012年测土配方施肥项目采集的16 582个耕地表层(0~20 cm)土壤样点数据,运用普通克里格、单因素方差分析与回归分析方法,对土壤氮素空间变异特征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江西省土壤全氮(TN)含量在0.26~3.75 g/kg之间,平均值为1.58 g/kg,变异系数为31.01%;碱解氮(AN)含量值域范围为11.60~399.70 mg/kg,平均值为164.31 mg/kg,变异系数为34.60%;二者均呈中等程度的变异性。(2)经半方差分析,TN与AN的变程分别为314.89和30.30 km,TN的空间自相关范围大而AN较小。(3)在空间分布上,高值区主要分布在新余市、抚州市与景德镇市。(4)回归分析与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地形因子、耕地利用方式、成土母质、土壤类型和秸秆还田方式对土壤氮素空间变异影响极显著(P<0.01)。秸秆还田方式对土壤TN与AN空间变异的独立解释能力最高,分别为27.1%与4.2%,是影响江西土壤氮素空间变异的主要因素。
- 江叶枫饶磊郭熙叶英聪孙凯
- 关键词:土壤氮素影响因素
- 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定级研究——以江西省锦江镇为例被引量:5
- 2018年
- 研究集体建设用地级别划分方法,对丰富集体建设用地定级理论体系,规范集体建设用地流转具有重要意义。以江西省锦江镇为例,采用多因素综合评定法从繁华程度、交通条件等7个方面初选影响集体建设用地质量的指标,再结合主成分分析法进一步分析确定最终定级指标和权重,运用总分频率直方图法将研究区划分为4个土地级别。结果表明:(1)通过主成分分析法最终选取了最具代表性的18个因子;采用加权求和法计算单元综合分值,综合分值分布在24.96~87.63,二级评价单元面积最多;(2)本次土地级别评定结果符合实际情况,具有较强的应用性和操作性,对引导当地农村土地利用具有重要意义;(3)多因素综合评定法和主成分分析法相结合的定级方法提高了传统集体建设用地定级方法的准确性和客观性,为有关技术规范的制定奠定了基础。
- 许婷饶磊赵小敏郭熙易丹黄心怡
- 关键词: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指标体系主成分分析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