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成明
- 作品数:23 被引量:120H指数:6
- 供职机构:陕西中医药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IBS-D脾肾阳虚证论治探讨
- 肠易激综合征(IBS)是临床常见的、多发的功能性肠病,其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及身心健康。腹泻型乃其常见临床类型,中医将其主要归于"泄泻"、"腹痛"等范畴。近年来随着对其认识和研...
- 张成明刘力王捷虹唐旭东刘争辉马小兵
- 泮托拉唑肠溶胶囊联合多潘立酮混悬液、达喜治疗反流性食管炎临床观察被引量:15
- 2016年
- 2013-2015年我院对50例反流性食管炎患者采用泮托拉唑+多潘立酮混悬液+达喜治疗,现将观察结果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99例反流性食管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0例,女20例,男30例,年龄18-70岁,平均年龄36.2.2±3.5岁,病程3月至4年,平均病程0.3±2.3年;对照组49例,女20例,男29例,年龄19-74岁,平均年龄38.3±0.3岁,病程4个月至3年,平均病程0.3±2.0年。
- 刘争辉张成明刘力
- 溃疡性结肠炎虚实证候与粪便短链脂肪酸表达的差异性研究
- 目的:通过观察溃疡性结肠炎(UC)大肠湿热证与脾虚湿蕴证两种虚实证候患者粪便中短链脂肪酸含量表达的差异,分析研究溃疡性结肠炎虚实证候粪便短链脂肪酸表达与UC证候的相关性。同时进一步探讨虚实证候形成的病理机制,深入研究辨识...
- 张成明
- 关键词:溃疡性结肠炎虚实证候短链脂肪酸病理机制
- 试论《伤寒杂病论》常变思维
- 《伤寒杂病论》全面贯穿运用了常变思维.本文结合常变思维的含义,认为该书中发病传变、诊断疾病、治疗病证、鉴别诊断、选方用药及预后转归等方面皆与常变思维密切相关.常变思维可助医者更好的处理一般性与特殊性,原则性与灵活性的关系...
- 张成明刘力董正华
- 关键词:《伤寒杂病论》辨证论治
- 文献传递
- 刘力教授论治溃疡性结肠炎思路介绍被引量:5
- 2016年
- 总结了陕西省名中医刘力主任医师从医近30年来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经验,阐述了该病的发病关键实为脾胃虚弱、运化失常,主要涉及脾、肝、肾、肺等脏,论述了辨病与辨证相合,灵活权衡主次;虚实标本辨治乃重要法门;调气血、和阴阳疗病甚灵验;平衡肠道菌群,调节微生态开创新思路;中西互用,内外同治,数法共举综合治疗达良效;宏观整体与微观局部合参;重预防、保健调护利病愈,防复发等临证思路。此以抛砖引玉,引起同道之重视,目的在于为解除患者疾苦尽绵薄之力,为临证论治溃疡性结肠炎提供点滴之见。
- 刘争辉张成明刘力
- 关键词:溃疡性结肠炎
- 仲景论治胸痹特色探析
- 《金匮要略》为东汉张仲景所著《伤寒杂病论》,其中论述杂病的部分.第九篇为胸痹病篇,虽仅九条原文,叙证亦较简略,然其理论严谨,言简意赅,以证为纲,随证变化,药味少,用药精,虚实轻重分治,堪称胸痹辨证论治之典范.胸痹是指以胸...
- 张成明董正华刘力
- 关键词:胸痹病理机制辨证论治《金匮要略》
- 文献传递
- 《伤寒杂病论》常变思维初探被引量:3
- 2016年
- 《伤寒杂病论》全面贯穿运用了常变思维。本文结合常变思维的含义,认为该书中发病传变、诊断疾病、治疗病证、鉴别诊断、选方用药及预后转归等方面皆与常变思维密切相关。常变思维可助医者更好的处理一般性与特殊性、原则性与灵活性的关系,对当今临床准确的辨证论治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 张成明刘力田丙坤隆靖
- 关键词:《伤寒杂病论》
- 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脾虚湿阻型论治探微被引量:14
- 2017年
- 肠易激综合征(IBS)是临床常见的、多发的功能性肠病,其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及身心健康。腹泻型乃其常见临床类型,中医将其主要归于"泄泻"、"腹痛"等范畴。近年来随着对其认识和研究的深入,中医药在本病治疗本病中具有一定的优势。脾虚湿阻型是其重要临床类型之一,从病因病机、临床表现、治法方药及体会等方面作以探讨。
- 张成明刘力王捷虹唐旭东刘争辉高彦斌袁旭潮
- 关键词:脾虚湿阻型肠易激综合征
- 胃食管反流性咳嗽论治探讨
- 胃食管反流性咳嗽易被忽视,临床误诊、漏诊及误治率较高,且病程较长,影响患者的日常工作生活。本文结合临床实践从胃食管反流性咳嗽的病因病机、临床表现、诊断、治疗经验等角度,进行了探讨。提出:本病诊断当以西医为主;治疗本病特别...
- 张成明刘力张聪伟王晶李苗武豪马小兵
- 胃食管反流性咳嗽诊疗探讨被引量:2
- 2015年
- 食管反流性咳嗽易被忽视,临床误诊、漏诊及误治率较高,且病程较长,影响患者日常工作生活。结合临床实践从胃食管反流性咳嗽的病因病机、临床表现、诊断、治疗经验等角度,进行了探讨。认为本病诊断当以西医为主;慢性患者治疗应以中西医结合疗法为首选,以中医辨证论治及随症加减为主,西医支持对症治疗为辅,若在急性期,有感染且病情急当以西医治疗为重,择机配以中医药。
- 张成明刘力马小兵
- 关键词:胃食管反流性咳嗽诊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