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手术
  • 2篇麻醉
  • 2篇丙泊酚
  • 1篇地佐辛
  • 1篇手术中
  • 1篇术后
  • 1篇七氟烷
  • 1篇七氟烷麻醉
  • 1篇全凭静脉麻醉
  • 1篇注射痛
  • 1篇胃肠道手术
  • 1篇胃肠道手术后
  • 1篇利多卡因
  • 1篇颅脑
  • 1篇颅脑损伤
  • 1篇脑损伤
  • 1篇静脉
  • 1篇静脉麻醉
  • 1篇静吸复合
  • 1篇静吸复合麻醉

机构

  • 2篇广东药学院附...
  • 1篇广东药科大学

作者

  • 3篇张奕炜
  • 2篇吴志镇
  • 2篇蔡杰衡
  • 1篇马翔
  • 1篇唐立东
  • 1篇陈志峰
  • 1篇高峰
  • 1篇吴静波

传媒

  • 1篇吉林医学
  • 1篇现代诊断与治...
  • 1篇黑龙江医学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丙泊酚和七氟烷麻醉对老年患者胃肠道手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被引量:1
2017年
探讨丙泊酚与七氟烷麻醉在老年患者胃肠道手术后认知功能方面的影响。选取2014年3月~2016年6月来我院进行胃肠道手术老年患者8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其中观察组患者应用丙泊酚进行麻醉,对照组患者应用七氟烷进行麻醉,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认识功能及血清中S100β的含量。两组患者术后的认知功能较术前均明显下降(P<0.05),观察组患者在术后1h、3h、6h、1d及3d的认知功能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且术后1d认知功能评分与术前无差异(P>0.05)。术后观察组患者的血清S100β含量远远低于对照组(P<0.05)。丙泊酚与七氟烷麻醉均会造成老年患者胃肠道手术后认知功能下降,但丙泊酚麻醉患者的认知功能能够早期恢复到正常水平,对患者的损伤更小,值得在临床进行推广应用。
吴志镇张奕炜唐立东
关键词:丙泊酚七氟烷胃肠道手术S100Β
地佐辛与利多卡因在缓解丙泊酚注射痛时的效果比较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对比地佐辛与利多卡因在缓解丙泊酚注射痛中的临床效果,探讨最佳的镇痛方式。方法选取择期在全身麻醉下手术的患者210例,随机分为地佐辛组、利多卡因组、对照组,每组各70例。3组患者均采用丙泊酚诱导,在诱导前,地佐辛组注射2 m L/2 mg地佐辛,利多卡因组注射2 m L/40 mg利多卡因,对照组注射2 m L生理盐水。注射药物后1 min注射丙泊酚,并通过VRS评估患者的疼痛程度。结果地佐辛组与利多卡因组具有明显的镇痛效果,但两组间疼痛发生总例数间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疼痛程度分级比较后,地佐辛组中发生中度疼痛的例数少于利多卡因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地佐辛与利多卡因均可以有效缓解丙泊酚注射痛,但地佐辛的表现优于利多卡因,可以更多减少中度注射痛的发生率。
马翔高峰唐力东陈志峰吴静波张奕炜蔡杰衡
关键词:地佐辛利多卡因丙泊酚注射痛
全凭静脉麻醉和静吸复合麻醉在颅脑损伤手术中效果对比被引量:6
2016年
目的:比较全凭静脉麻醉和静吸复合麻醉在颅脑损伤手术中效果。方法:选取86例颅脑外伤患者,将其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3例。观察组患者采用全凭静脉麻醉,对照组采用静吸复合麻醉。对两组患者在麻醉期间的血流动力学情况进行观察,并对两组自主呼吸恢复时间、苏醒时间及拔管时间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在切皮时、切硬脑膜时及术后24 h的心率及平均动脉压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在切皮时、切硬脑膜时及术后24 h的心率及平均动脉压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苏醒时间、拔管时间及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颅脑损伤手术采用全凭静脉麻醉的患者血流动力学相对稳定,且患者苏醒时间较短,麻醉效果良好,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吴志镇张奕炜蔡杰衡
关键词:全凭静脉麻醉静吸复合麻醉颅脑损伤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