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林朝晖

作品数:1 被引量:1H指数:1
供职机构: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福建省卫生厅青年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蛋白
  • 1篇调蛋白
  • 1篇动物
  • 1篇动物模型
  • 1篇特发性脊柱
  • 1篇特发性脊柱侧...
  • 1篇褪黑素
  • 1篇青少年特发性
  • 1篇青少年特发性...
  • 1篇拮抗剂
  • 1篇相互作用
  • 1篇脊柱
  • 1篇脊柱侧
  • 1篇脊柱侧凸
  • 1篇黑素
  • 1篇钙调蛋白
  • 1篇侧凸

机构

  • 1篇福建医科大学

作者

  • 1篇何立江
  • 1篇黄隆
  • 1篇吴俊哲
  • 1篇柯庆峰
  • 1篇戴章生
  • 1篇吴文华
  • 1篇林朝晖
  • 1篇王江波

传媒

  • 1篇中华实验外科...

年份

  • 1篇2015
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
排序方式:
褪黑素、钙调蛋白在脊柱侧凸模型中的相互作用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观察持续光照、褪黑素拈抗剂、钙调蛋白拮抗剂共同作用对制作双足大鼠脊柱侧凸动物模型成功率及Cobb角度的影响。方法将刚断乳的1个月龄雌性大鼠32只制作成双足大鼠,并随机分成4组,A组予腹腔注射褪黑素拮抗剂luzindole+持续光照,B组单纯予腹腔注射褪黑素拮抗剂luzindole,C组予腹腔注射褪黑素拮抗剂luzindole+饮用钙调蛋白拮抗剂TMX,D组予腹腔注射等量生理盐水作为空白对照。8周和16周时分别拍摄x线片并统计各组大鼠侧凸模型发生率和侧凸程度的不同。结果(1)8周时,AB两组大鼠部分发生了脊柱侧凸,发生率分别为75.0%和12.5%,其中A组侧凸度数范围分别为10.8°~16.8°,平均为12.4°,B组大鼠侧凸度数平均为19.4°,AB组大鼠侧凸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D两组大鼠均没有发生脊柱侧凸,未发生率为100.0%;(2)16周时,A组大鼠脊柱侧凸的发生率为57.0%,侧凸度数范围10.1°~17.9°,平均14.3°,B组大鼠脊柱侧凸发生率为62.5%,侧凸度数范围18.0°~30.3°,平均25.2°,A、B组大鼠侧凸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D两组大鼠均未发生脊柱侧凸,未发生率为100.0%,BC、BD组大鼠侧凸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通过在双足大鼠腹腔注射褪黑素拮抗剂,可成功制作脊柱侧凸大鼠模型,这种脊柱侧凸的发生与褪黑素的失作用有关。(2)光照条件下,早期可增加脊柱侧凸的发生,但是这种侧凸是可逆的。(3)光照条件最终不能增加脊柱侧凸的发生率及侧凸畸形程度。(4)钙调蛋白拮抗剂可有效抑制脊柱侧凸的自然进程,这种抑制作用与钙调蛋白的失作用有关。
吴俊哲柯庆峰吴文华何立江王江波黄隆戴章生林朝晖
关键词: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动物模型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