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娟
- 作品数:5 被引量:0H指数:0
- 供职机构:江苏省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资助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不同氧疗方式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并发急性呼吸衰竭患者中的疗效分析
- 2024年
- 目的:比较经鼻高流量氧疗(HFNC)与无创通气(NIV)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成功拔除气管插管后并发急性呼吸衰竭患者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21年9月—2022年9月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术后成功拔除气管插管后并发ARF的患者69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NIV组(n=35)和HFNC组(n=34)。NIV组给予无创通气治疗,HFNC组给予经鼻高流量氧疗。对比两组生命体征、动脉血气分析指标、舒适度及再次插管率。结果:治疗前,两组心率(HR)、呼吸频率(RR)、平均动脉压(MAP)、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_(2))、动脉血氧分压(PaO_(2))、经皮血氧饱和度(SpO_(2))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HR、RR、MAP、PaCO_(2)水平低于治疗前,PaO_(2)、SpO_(2)水平高于治疗前(P<0.05);治疗12 h后,两组HR、RR、MAP、PaCO_(2)、SpO_(2)水平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12 h后,HFNC组PaO_(2)水平高于NIV组(P<0.05);治疗12 h后,HFNC组生理、心理精神、社会文化、环境评分和总分高于治疗前,NIV组低于治疗前,HFNC组高于NIV组(P<0.05);HFNC组再次插管率低于NIV组(P=0.037)。结论:HFNC与NIV均能够改善CABG术后成功拔除气管插管后并发ARF患者的氧合状态,但是HFNC可以提高PaO_(2)水平,降低再次插管率。
- 黄娟谢家湘
- 关键词: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急性呼吸衰竭无创通气
- 一种敞口状约束手套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约束手套技术领域的一种敞口状约束手套,包括约束手套和手部撑件,所述约束手套包括壳体,且壳体为喇叭状圆台型斗腔结构,所述壳体内腔嵌有内衬,所述壳体和内衬的前部侧壁皆均匀开设有槽口,且槽口呈左右对称状分别在壳...
- 谢家湘黄娟王莎莎
- 文献传递
- 一种卧床病人用便盆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卧床病人用便盆,涉及医用设备技术领域,为解决现有病人用的便盆,在使用过程中,灵活性不足,且舒适性不够,使得实用性降低的问题。所述扁平式便盆的中间安装有大便收纳腔,所述大便收纳腔的内侧设置有折叠板,所述...
- 谢家湘黄娟
- 文献传递
- 达芬奇机器人房间隔缺损修补术患者围手术期呼吸功能训练的临床效果研究
- 2021年
- 目的观察达芬奇机器人房间隔缺损修补术患者围手术期呼吸功能训练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19年11月达芬奇机器人房间隔缺损修补术患者35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试验组自入院开始采用激励式肺量计和改良腹式呼吸相结合,进行呼吸功能训练,术后拔出气管插管后即进行呼吸功能训练。对比两组患者入院当日(T1)、拔管后72h(T2)、拔管后120h(T3)的血气分析、肺功能、机械通气时间和术后肺部并发症。结果试验组拔管后72h和拔管后120h的氧分压(P02)、第1秒内用力呼气总量(FEV1)、用力肺活量(FVC)、最大吸气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两组患者PC02也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但机械通气时间无显著差异(P>0.05)。试验组术后肺部感染、肺不张、低氧血症的发病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行达芬奇机器人房间隔缺损修补术的患者进行围手术期呼吸功能训练,能够有效改善患者术后血气,提高患者肺功能,降低术后肺部并发症的发生率,促进患者术后快速康复。
- 黄娟谢家湘
- 关键词:达芬奇机器人房间隔缺损修补术围手术期呼吸功能训练
- 一种心脏临时起搏器的固定装置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心脏临时起搏器的固定装置,涉及心脏临时起搏器技术领域,为解决现有的心脏临时起搏器的固定装置在使用完毕后不方便更换干净的固定组件,导致其上端大量细菌滋生,对使用者产生影响的问题。所述主体支架的两侧均安装...
- 黄娟谢家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