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韩莹莹

作品数:24 被引量:54H指数:4
供职机构:北京林业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文化科学农业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17篇期刊文章
  • 7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2篇生物学
  • 10篇文化科学
  • 4篇农业科学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6篇教学
  • 5篇生理学
  • 4篇动物生理学
  • 4篇生理
  • 4篇理学
  • 3篇大学生
  • 3篇野生
  • 3篇教育
  • 3篇激素
  • 3篇教学改革
  • 3篇斑羚
  • 3篇肠道
  • 2篇动物
  • 2篇雄激素
  • 2篇脂联素
  • 2篇思政
  • 2篇探究式
  • 2篇讨论式
  • 2篇自然保护
  • 2篇自然保护区

机构

  • 24篇北京林业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自...
  • 1篇北京市野生动...
  • 1篇北京松山国家...

作者

  • 24篇韩莹莹
  • 17篇翁强
  • 13篇袁峥嵘
  • 10篇张浩林
  • 5篇高福利
  • 5篇鲍伟东
  • 1篇史洋
  • 1篇王宇
  • 1篇翁冀
  • 1篇张浩林
  • 1篇刘豫宁
  • 1篇张凤伟
  • 1篇刘茜
  • 1篇陈琛
  • 1篇张雪莹

传媒

  • 3篇中国林业教育
  • 2篇动物营养学报
  • 2篇高校生物学教...
  • 1篇生物多样性
  • 1篇黑龙江畜牧兽...
  • 1篇动物学杂志
  • 1篇生物学杂志
  • 1篇四川动物
  • 1篇中国教育技术...
  • 1篇中国现代教育...
  • 1篇中国科学:生...
  • 1篇野生动物学报
  • 1篇高教学刊
  • 1篇全国动物生理...
  • 1篇全国动物生理...

年份

  • 2篇2025
  • 2篇2023
  • 4篇2022
  • 1篇2020
  • 2篇2019
  • 3篇2018
  • 4篇2017
  • 2篇2016
  • 1篇2015
  • 3篇2014
2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浅谈野生动物生殖生理学大学生创新型实验室在本科人才培养中的引领作用——以北京林业大学为例被引量:1
2016年
在生物学专业的本科教学中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大学生是我国生物科学发展的需要,也是提高生物学专业本科生就业的需要。总结了北京林业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野生动物生殖生理学大学生创新型实验室的建设、运行管理和创新实践的经验。教学实践表明,创新型实验室为大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提供了一个良好的环境和基础平台,是培养和提高大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一种有效途径。
袁峥嵘韩莹莹翁强
关键词:创新型实验室生物科学实验室建设与管理
“科研式”教学法在动物生理学教学过程中的探索与实践被引量:11
2015年
文章在介绍动物生理学课程的基础上,结合现代高等教育需要培养具有良好科研素质和创造能力的高素质人才要求,提出将"科研式"教学法应用于动物生理学课程教学中,对"科研式"教学法的理论内涵、教学方式、教学手段和应用效果进行了研究和探索,不仅培养了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较强的科研意识,较大的科研发展潜力和创造精神,同时也提升了教师自身的专业水平和科研素养,总体教学效果良好,教学水平得到显著提高。教学实践表明,"科研式"教学法具有较好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袁峥嵘韩莹莹翁强
关键词:动物生理学教学改革教学效果
教育信息化背景下高校师生关系的新思考被引量:8
2017年
随着信息科技的飞速发展,"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互联网+"等概念应运而生,并强有力地渗透到各行各业,更是创造性地触及教育领域的各个角落。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使我国高校教育信息化呈现融合与创新的新趋势。这对我国高校师生关系的演化及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为此,在对教育信息化的内涵及特征、师生关系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重要地位、我国传统师生关系的演化及发展等进行阐述的基础上,指出教育信息化背景下我国传统的高校师生关系已经不能够完全适应时代发展的需求,正面临着转型挑战。教育信息化不仅对我国高校教师的"教"提出新要求,即打破传统思想束缚、转变教育观念,通过自主学习提高信息技术素养,利用信息资源促进自身专业能力发展;而且对学生的"学"也提出新要求,即提高信息化的自主学习能力、培养信息化的合作学习能力、开展信息化的探究性学习等。因此,教育信息化背景下我国高校师生关系发展的新方向是建立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构建协作、互动的师生关系,从学校层面推动和谐师生关系的发展。
韩莹莹翁强袁峥嵘张浩林
关键词:高校教育信息化师生关系
北京市同域分布中华斑羚与狍冬季食物及肠道微生物分析显示中华斑羚具有竞争优势
2025年
探究同域竞争与共存机理是增进物种间互作关系的理解、推动珍稀濒危物种保护的重要理论依据.本研究借助显微分析和高通量测序技术对北京市雾灵山自然保护区冬季中华斑羚(Naemorhedus griseus)与狍(Capreolus pygargus)的食物及肠道微生物组成进行分析,探究二者对有限食物资源的竞争及分化适应.研究发现,中华斑羚与狍食物存在较大重叠度(81.54%),但二者肠道微生物结构存在显著差异(P<0.05),中华斑羚主要以变形菌门(55.56%)和拟杆菌门(24.99%)构成,狍肠道内主要由拟杆菌门(47.36%)和厚壁菌门(45.66%)构成.中华斑羚肠道微生物在碳水化合物代谢、氨基酸代谢、脂质代谢、能量代谢等方面极显著高于狍(P<0.001).较高的食物多样性和微生物代谢活性使中华斑羚在同域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
李峥夏凡房新民马志红高福利韩莹莹鲍伟东
脂联素介导急性饥饿诱导的小鼠卵巢发育抑制的研究
脂联素(Adiponectin,ADPN)在雌性生殖系统的代谢和发育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为探讨ADPN在卵巢发育抑制过程中的潜在调控机制,本研究以孕马血清促性腺激素(Pregnant Mare Serum Gonadot...
张书豪王子谊韩莹莹
关键词:小鼠卵巢卵巢发育
文献传递
基于深度学习的野生动物监测与识别研究进展被引量:17
2022年
简要阐述了深度学习及常用网络模型,归纳了野生动物监测的发展进程与技术,从图像、视频、音频3个角度总结了近年来深度学习在物种识别及观测中的研究进展,对深度学习在野生动物保护与利用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与探讨,并对其未来发展趋势做出展望。
张雪莹张浩林韩莹莹翁强袁峥嵘姚远
关键词:人工智能
“四式”教学模式在“动物生理学”教学中的应用被引量:1
2020年
动物生理学是研究动物生命活动及其规律的科学,具有抽象性、系统性、微观性、实验性、动态性和知识进展快等特点。本文结合北京林业大学动物生理学理论教学实际,探讨启发式、探究式、参与式和讨论式四种教学方式对提高大学生学习主动性以及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实效作用。
翁强韩莹莹袁峥嵘张浩林
关键词:动物生理学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
性类固醇激素受体在东北林蛙输卵管中表达
东北林蛙是我国东北地区珍贵的经济动物,冬眠前期林蛙输卵管膨大形成蛙油,林蛙蛙油干燥制品是具有多重药用功效的名贵中药材。目前,东北林蛙输卵管发育形成蛙油的机理尚不清楚。输卵管作为雌性生殖器官,受性类固醇激素调节,例如雌激素...
翁冀韩莹莹翁强
关键词:东北林蛙繁殖期
文献传递
指导大学生“小平科技创新团队”创新实践的几点体会被引量:1
2017年
大学生"小平科技创新团队"的宗旨是倡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本科人才培养和创新性研究学习,带动广大学生在本科阶段得到科学研究与发明创造的初步训练。北京林业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以大学生"小平科技创新团队"为依托,开展大学生创新实践活动,促进探索创新性人才培养的新模式,推进大学生创新实践平台建设,提高大学生培养质量。在指导大学生创新实践过程中,注重调动大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激发大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意识,注重培养大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塑造大学生良好的个性人格和综合素质。
翁强张浩林韩莹莹袁峥嵘
关键词:创新教育学习主动性实践教学教育改革
动物生理生化大实验课程思政改革与探索——以北京林业大学为例
2025年
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将思政教育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开展课程思政,以满足培育高素质、复合型、创新型人才的需求。以动物生理生化大实验课程为例,阐述课程教学现状,从提升授课教师课程思政意识和育人水平、明确课程思政建设目标、深度挖掘思政元素、改进教学方法、丰富教学载体途径和完善多元教学评价考核机制等方面,探讨课程思政改革与实践,旨在为推动高校实验课程思政建设,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培育高素质、复合型、创新型人才提供参考和借鉴。
袁峥嵘翁强韩莹莹张浩林刘豫宁
关键词:教学改革思政教育实验课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