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季敬章

作品数:3 被引量:14H指数:2
供职机构:温州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期刊文章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2篇甲状腺
  • 1篇断层扫描
  • 1篇血清
  • 1篇乳头
  • 1篇乳头状
  • 1篇乳头状癌
  • 1篇生产工艺
  • 1篇生物技术
  • 1篇腺癌
  • 1篇淋巴
  • 1篇淋巴结
  • 1篇淋巴结转移
  • 1篇颈淋巴
  • 1篇颈淋巴结
  • 1篇颈淋巴结转移
  • 1篇患者血清
  • 1篇计算机断层
  • 1篇计算机断层扫...
  • 1篇甲状腺癌
  • 1篇甲状腺乳头状...

机构

  • 3篇温州医科大学

作者

  • 3篇季敬章
  • 2篇郑志强
  • 2篇董剑达
  • 2篇张毅
  • 1篇艾为明
  • 1篇吕建新
  • 1篇陈少波
  • 1篇金丽琴

传媒

  • 2篇中国现代医生

年份

  • 2篇2015
  • 1篇2011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甲状腺癌患者血清IL-8和IL-17表达水平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5
2015年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8(IL-8)与白细胞介素17(IL-17)在甲状腺癌患者血清中的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我院普外科2013年4月-2015年4月期间的60例甲状腺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ELISA的方法检测不同分期甲状腺癌患者血中的IL-8、IL-17的表达,并分析其与肿瘤分期、淋巴转移等可能存在的关系。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甲状腺癌组患者血清IL-8、IL-17含量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甲状腺癌组中随着肿瘤分期的增加,血清IL-8、IL-17含量明显升高(P〈0.05);经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患者血清IL-8和IL-17的含量变化与甲状腺癌的组织病理分期、肿瘤恶性程度、淋巴转移等均呈正相关(P〈0.05)。结论 IL-8、IL-17与甲状腺癌发病、分化程度及进展密切相关。
张毅董剑达季敬章郑志强
关键词:甲状腺癌白细胞介素-8白细胞介素-17
海洋高新生物技术产品研制及产业化开发
吕建新史镜宇陈少波秦骥金丽琴艾为明季敬章李尚鲁徐宏翔
当今世界海洋生物资源开发利用的一大热点是采用最前沿的生物技术对海洋生物中具有重大经济意义的功能基因组序列进行破解与克隆表达,研制具有广阔市场前景的产品并进行产业化开发。中国具有广阔的海域与丰富的海洋生物资源,但海洋生物产...
关键词:
关键词:碱性蛋白酶生产工艺
超声联合CT诊断甲状腺乳头状癌颈淋巴结转移的临床价值被引量:9
2015年
目的探讨超声(ultrasound,US)联合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CT)对甲状腺乳头状癌颈淋巴结转移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5年6月在我院行甲状腺癌手术治疗、术后病理证实为甲状腺乳头状癌98例,术前均行颈部B超和CT检查,术后行HE染色、组织病理检查,进行相互比较。结果根据"每水平"分析,US/CT与US相比能显著提高颈侧区和颈总区转移淋巴结的检测准确度(P=0.032,P=0.028);US/CT与CT相比并未能显示出优越的诊断价值(P〉0.05)。根据"每人"分析,US与CT的准确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US/CT与US之间的准确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7);而US/CT与CT之间的准确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影像学预测转移组与未转移组准确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US/CT对PTC患者颈侧区转移淋巴结的检测优于US,对术前US怀疑有颈侧区淋巴结转移者,可进一步行CT检查,以决定是否行颈侧区淋巴结清扫。
张毅董剑达季敬章郑志强
关键词:甲状腺乳头状癌淋巴结转移超声计算机断层扫描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