卞丽娜
- 作品数:9 被引量:20H指数:2
- 供职机构:无锡市惠山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2011-2015年无锡市惠山区手足口病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 2018年
- 目的:分析2011-2015年无锡市惠山区手足口病流行病学特征,为手足口病防制策略的制订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经描述性流行病学的方法分析2011-2015年无锡市的惠山区手足口病流行病学特征、病原学监测的资料。结果:病原学监测结果显示普通病例病原构成以肠道病毒71型(EV71)和柯萨奇病毒16型(Cox A16)为主,重症病例以EV71为主。结论:为控制疫情应加强对重点人群和重点场所的健康教育和疫情监测工作,采取综合性的防制措施来降低该病发病率,防止暴发流行。
- 卞丽娜卞丽娜许锬蔡群
- 关键词:手足口病病原监测
- 2011—2020年无锡市惠山区学校及托幼机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流行特征分析被引量:7
- 2022年
- 目的 掌握无锡市惠山区学校及托幼机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流行病学特点,为控制和减少类似事件的发生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中收集2011—2020年惠山区报告的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数据,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报告敏感性与事件控制效果的相关性研究采用Spearman秩相关分析。结果2011—2020年惠山区学校及托幼机构共报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65起,均为传染病事件。以呼吸道传染病事件为主(64.62%),疾病种类以水痘事件最多(63.08%)。小学与幼儿园为事件发生的主要场所,分别占44.62%、35.38%,幼儿园罹患率3.48%,高于其他学校的1.08%(χ^(2)=619.920,P<0.001)。事件发生存在春季和秋冬季高发现象。农村学校罹患率(1.80%)高于城区(1.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8.387,P<0.001)。65起事件报告敏感性中位数(M)为15.22(1.76~63.77)d,事件持续时间M为31.21(3.75~111.29)d,两者呈正相关(r_(s)=0.730,P<0.001)。结论传染病是造成惠山区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主因,水痘和手足口病为事件发生的主要病种,不同学校易发生的疫情事件存在差异,早期发现疫情并规范处置,能控制疫情进展,有效终止传播。
- 卞丽娜蔡群徐林林
- 关键词:托幼机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传染病
- 2008-2014年无锡市惠山区手足口病疫情分析被引量:4
- 2016年
- 了解手足口病流行病学特征,为制订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2008-2014年无锡市惠山区手足口病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008-2014年共报告手足口病病例11 003例,年均发病率为216.97/10万。全区各街道/镇均有手足口病病例报告;4-7月和10-12月为发病高峰,分别占54.31%、24.33%;男女发病数比为1.44∶1,以≤5岁幼儿为主,占93.03%,散居儿童和幼托儿童分别占61.27%和34.47%。共报告暴发疫情13起,聚集性病例217起,均发生在幼托机构。2008-2014年流行优势毒株为肠道病毒EV71型。结论应加强重点场所和人群的疫情监测和宣传教育,规范处置散发疫情,防止手足口病暴发流行。
- 蔡群钱少锋朱剑融卞丽娜
- 关键词:手足口病肠道病毒疫情
- 2005-2022年无锡市惠山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特征分析被引量:2
- 2024年
- 目的根据2005-2022年无锡市惠山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数据,分析其流行特征,为制订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构成比、χ^(2)检验等统计方法,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管理信息系统中2005-01-01-2022-12-31报告的无锡市惠山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进行分析,包括基本概况、分级分类和流行病学特征(时间分布、地区分布、场所分布等)。结果2005-2022年无锡市惠山区报告各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101起,发病或中毒人数2530人,死亡2人;较大事件2起,一般事件77起,未分级事件22起;传染病暴发疫情97起,占96.04%,其他传染病(53.61%)、丙类传染病(31.96%)、乙类传染病(11.34%)和甲类传染病(3.09%)罹患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04.39,P<0.001;传染病类事件中呼吸道传染病事件共报告61起(60.40%),呈现11-12月的冬季单峰趋势;全区农村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平均罹患率为2.07%,高于城区的1.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9.37,P<0.001;发生在学校(含幼儿园)突发公共卫生事件82起(81.19%),均为传染病暴发疫情,病种以水痘最多,共50起。小学(1.05%)、幼儿园(3.62%)、初中(1.48%)、高中(2.33%)、小学初中9年制(0.73%)、普通高校(0.34%)、中等职业学校(0.36%)罹患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20.57,P<0.001。结论惠山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控重点病种是呼吸道类传染病,重点场所为学校(含幼儿园),以农村地区防控为主,应做好传染病监测、疫苗接种等防控工作。
- 蔡群卞丽娜
- 关键词: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流行病学传染病
- 2005-2014年无锡市惠山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特征分析被引量:2
- 2016年
- 目的分析2005-2014年无锡市惠山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特征,为制订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应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2005-2014年无锡市惠山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005-2014年无锡市惠山区报告各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34起,发病或中毒人数843人,死亡1人;传染病暴发疫情31起,中毒事件3起,发生在学校及托幼机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28起,占82.35%,均为传染病暴发疫情。结论学校及托幼机构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高发场所,应加强疫情监测和宣传教育,规范处置散发疫情,防止暴发流行。
- 蔡群卞丽娜茹炯
- 关键词: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流行病学
- 2022年2月至2023年7月江苏省无锡市惠山区鹦鹉热流行特征分析被引量:1
- 2024年
- 目的了解鹦鹉热流行特征,为制定防制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2022年2月至2023年7月江苏省无锡市惠山区鹦鹉热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022年2月至2023年7月江苏省无锡市惠山区共报告鹦鹉热病例22例。2022年10月为发病高峰期;全区6个街道/镇有鹦鹉热病例报告;男女性发病数比为1.00︰1,以60岁及以上年龄为主,占54.55%,离退人员占50.00%;明确禽类接触史的病例占90.91%;病例症状以发热、咳嗽为主,95.45%的病例进展为肺炎,95.45%的病例住院治疗。报告鹦鹉热聚集性疫情2起,为家庭、社区各1起。结论江苏省无锡市惠山区鹦鹉热病例绝大多数有禽类接触史,且以离退人员为主,应加强重点场所和人群的宣传教育和疫情监测,规范处置鹦鹉热散发病例和聚集性疫情,防止暴发流行。
- 蔡群卞丽娜高雨蒙
- 关键词:鹦鹉热衣原体疫情
- 一起持续人传人水痘暴发疫情的调查被引量:1
- 2019年
- 目的明确2018年无锡市某小学水痘暴发疫情感染传播方式、波及范围及原因,了解水痘疫苗在暴发中的保护效果。方法按病例定义开展病例搜索和个案调查,并进行描述流行病学分析。结果共搜索到病例45例,全校罹患率为1.47%;疫情波及全校5个年级14班级,病例主要集中在一年级,罹患率为6.24%(38/609),其中一(11)班病例最多,罹患率为46.81%(22/47)。流行曲线符合持续人传人模式,回顾性队列研究显示,参加晚托班学生(罹患率为34.61%)发病危险是未参加学生(罹患率为1.26%)的27.52倍(RR=27.52,95%CI:14.81~51.18)。突破性水痘病例占所有病例的64.44%(29/45)。病例对照研究结果显示,接种水痘疫苗是本次暴发疫情的保护因素(OR=0.13,95%CI:0.04~0.48),接种2剂次(OR=0.08,95%CI:0.02~0.29)和接种时间间隔较短(OR=0.03,95%CI:0.01~0.11)的保护效果更强。结论校内外人际接触均可能为本次疫情的传播方式,而参加晚托班是重要危险因素。水痘疫苗发挥了保护效果,接种2剂次和接种时间间隔较短,对减少发病皆有影响。
- 叶梦星蔡群卞丽娜华岚
- 关键词:水痘暴发疫情免疫史
- 2005-2014年无锡市惠山区细菌性痢疾流行特征分析被引量:1
- 2015年
- 目的了解2005―2014年无锡市惠山区细菌性痢疾(菌痢)流行特征,为制订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应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2005—2014年无锡市惠山区菌痢疫情资料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2005―2014年无锡市惠山区菌痢报告发病数为1 227例,年均发病率为17.43/10万。发病率在2005年最高(35.29/10万),此后逐渐下降至2014年最低(9.27/10万)。7~10月为发病高峰,共发病715例,占58.27%。发病率较高的地区分别为堰桥街道(22.04/10万)、玉祁街道(18.89/10万)、钱桥街道(18.55/10万)。男636例,女591例,性别比为1.08:1。发病年龄分布呈现两个高峰,1岁及以下发病283例,占22.98%;25岁~50岁发病363例,占29.58%。散居儿童最多,为388例,占31.62%;其次为农民218例,占17.77%;再次为工人117例,占9.54%。结论菌痢发病有明显的年龄、季节、职业差异;重点应加强学校、工厂等人群密集场所的疫情监测和宣传教育,规范处置散发疫情,防止暴发流行。
- 蔡群卞丽娜
- 关键词:细菌性痢疾发病率
- 一起托幼机构轮状病毒感染引起的感染性腹泻疫情暴发调查被引量:2
- 2020年
- 目的掌握一起托幼机构轮状病毒感染性腹泻暴发的原因,为采取有效控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制定病例定义,开展病例搜索,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卫生学调查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本次疫情中共搜索到病例26例,罹患率为2.82%;疫情持续13天,无明显发病高峰;病例均为学生,波及13个班级,分布较分散。病例的楼层与教学楼分布无明显差异(P值均>0.05),靠近过道的班级发病率高于远离过道的班级(P<0.05),年龄、性别罹患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采集的20例病例肛拭子中,12例(60.00%)为轮状病毒A组核酸阳性。结论该疫情为一起A组轮状病毒感染所引起的感染性腹泻暴发疫情,经采取隔离治疗病人、加强消毒通风,积极开展健康教育等措施,疫情得到了有效控制。
- 许琳蔡群卞丽娜华岚
- 关键词:轮状病毒暴发疫情感染性腹泻托幼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