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莹
- 作品数:19 被引量:33H指数:3
- 供职机构:龙岩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 发文基金:福建省卫生厅青年科研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龙岩市2013年-2017年麻疹监测系统质量评价被引量:1
- 2018年
- 目的分析龙岩市2013年—2017年麻疹流行病学特征,评价麻疹监测系统质量,为今后开展麻疹监测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分析2013年—2017年龙岩市7个县(市、区)通过麻疹监测信息管理系统上报的麻疹监测数据。结果 2013年—2017年龙岩市共报告麻疹监测病例388例,其中实验室诊断出麻疹15例,风疹7例,实验室排除麻疹风疹366例;2013年—2017年,麻疹疫情总体平稳,麻疹年平均发病率为1.05/100万;病例呈散发,具有明显的季节性,主要集中在3~7月份;5例为外省市发病龙岩就诊病例,占总发病数的33.33%;发病年龄以8个月龄~1岁(8例),及24岁以上(6例)为主,分别占全部病例的53.33%,40%;无任何剂次麻疹类疫苗免疫史者占全部病例的80%(12/15);麻疹监测系统各项指标均达全国麻疹监测方案要求,历年排除病例报告发病率>2/10万,报告及时率、血标本采集率、病原学采集率、3 d内送检率均为100%,送达后4 d内检测率由2014年的87.21%提高到100%。结论龙岩市今后在继续维持麻疹监测系统高质量运转的同时,应重点加强对流动人员的麻疹防控,利用各种免疫措施,消除免疫空白人群。
- 张敬李燕平吴莹邱睿陈冰
- 关键词:麻疹流行病特征麻疹监测系统
- 播散性卡介苗感染后死亡1例报告
- 2016年
- 1病例资料
患儿,男,2015年4月12日出生于龙岩市某医院,足月顺产,生后新生儿评分不详。当日在右臂三角肌常规接种一剂次乙肝疫苗,次日在左臂三角肌皮内接种卡介苗一剂次,接种后无异常反应。2015年6月8日患儿出现发热。发现左腋下肿物,伴腹泻。6月11日因呕吐症状收治入其出生医院。
- 邱睿吴海张敬赖红连吴莹
- 关键词:接种卡介苗感染后播散性新生儿评分病例资料足月顺产
- 龙岩市2011—2021年风疹流行病学特征分析被引量:1
- 2023年
- 目的分析龙岩市风疹流行特征,为风疹防控工作提供依据。方法运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龙岩市2011—2021年报告的风疹病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龙岩市2011—2021年共报告风疹211例,年均发病率0.73/10万,发病率呈下降趋势,11年出现2个发病高峰期(2011—2012年和2018—2019年);病例集中分布在3~6月(77.3%);漳平市年均发病率最高(1.35/10万);<1岁组发病率最高(4.14/10万),其中0~7月龄幼儿占66.7%;2011—2012年<1岁(15.14/10万)和15~19岁(7.59/10万)发病率较高,而2018—2019年15~19岁(4.72/10万)和20~34岁(2.50/10万)发病率较高;女性年均发病率(0.89/10万)高于男性(0.59/10万),2011—2012年男女年均发病率均高于2018—2019年;学生(45.5%)和散居儿童(19.0%)报告较多。病例中临床诊断的53.6%(113例),实验室确诊的46.4%(98例),无死亡病例。结论龙岩市风疹发病水平在免疫规划后明显下降,应继续维持适龄儿童高水平的含风疹类疫苗(RCV)接种率,并制定育龄期妇女相关免疫策略。
- 张敬陈冰李萍邱睿吴莹吴海
- 关键词:风疹疫苗接种
- 龙岩市无细胞百白破疫苗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分析被引量:3
- 2015年
- 目的了解无细胞百白破疫苗(DTaP)接种后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评价疫苗安全性和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AEFI)监测敏感性。方法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分析龙岩市2011—2013年报告的AEFI个案数据。结果2011—2013年,全市共接种DTaP 543 901人剂次,报告AEFI共177例,总发生率32.54/10万剂次,发生率随接种剂次的增加而增加。男、女性别比为1.7∶1,0~1岁组占93.8%。一般反应发生率29.97/10万剂次,以发热、红肿、硬结为主;预防接种异常反应发生率2.39?10万剂次,以过敏性皮疹、血管性水肿为主;偶合症发生率0.18/10万剂次。发生时间主要在接种后1d(91.0%)内。第4剂次AEFI发生率高于第1、2、3剂次。结论 DTaP的安全性良好,2岁以下儿童和接种1d内是监测重点。
- 邱睿吴海赖红连胡全斌张敬吴莹
- 关键词:预防接种疾病监测
- 2014-2016年龙岩市健康人群乙型肝炎抗体水平调查分析被引量:3
- 2017年
- 目的了解龙岩市健康人群乙肝抗体水平,为指导人群乙肝免疫预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14-2016年从我市7个县(市、区)随机选择3个县利用分层随机抽样的原则抽取健康人群575名,利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HBsAg、HBs Ab。结果此次共检测575份血清标本,HBsAg总阳性率为2.96%,HBs Ab总阳性率为58.14%,其中,1~59岁人群HBsAg阳性率2.65%;对比2003年龙岩市实施免费的新生儿乙肝疫苗接种措施前后出生人群HBsAg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7.725,P<0.05),HBs Ab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51,P>0.05);对不同年龄组比较HBs Ab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4.34,P<0.01),两两比较各年龄组HBs Ab阳性率,除3~4岁组与≥15岁组、5~6岁组与7~14岁组、7~14岁组与≥15岁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P>0.05),其余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龙岩市健康人群HBsAg阳性率低于1992年全国调查水平,15岁以下人群HBsAg阳性率控制在1.0%以内。自2003年龙岩市实施免费的新生儿乙肝疫苗接种措施后,人群HBsAg阳性率明显降低,但人群HBs Ab阳性率无提高。虽然全程接种乙肝疫苗后,HBs Ab阳性率有随年龄增长出现降低,但是HBsAg阳性率仅为1.4%,说明初免后的免疫保护效果良好,无需全人群进行加强免疫。
- 张敬陈冰吴海邱睿吴莹赖红连
- 关键词:乙肝抗体加强免疫
- 龙岩市15岁以下儿童乙肝血清学检测分析被引量:2
- 2018年
- 目的了解福建省龙岩市15岁以下儿童乙肝流行情况,为乙肝疫苗预防接种和加强免疫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采集2013年—2016年龙岩市<15岁儿童血清,以ELLSA法进行乙肝血清学标志物检测。结果龙岩市2013年—2016年调查的370名儿童HBsAg总阳性率为1.08%,HBsAb总阳性率为53.51%,性别分布无统计学差异。HBsAb随年龄的增加而显著降低,3岁以后HBsAb阳性率有较大幅度的下降,7岁~14岁组抗体阳性率略有回升。结论 3岁以上儿童乙肝抗体阳性率下降,建议对3岁以上儿童进行乙肝血清学标志物检测,对无乙肝保护效果的儿童建议进行乙肝疫苗的加强免疫。
- 邱睿张敬吴莹陈冰吴海
- 关键词:乙型肝炎血清学检测乙肝疫苗
- 龙岩市2011—2022年百日咳流行病学特征被引量:2
- 2023年
- 目的分析龙岩市百日咳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防控策略提供依据。方法用描述性分析方法分析百日咳流行特征。结果2011—2022年龙岩市共报告百日咳152例,年均报告发病率0.48/10万,无死亡病例。2011—2017年无百日咳报告病例,发病率自2018年起呈上升趋势(Z=281.22,P<0.01),2020年报告发病率略有下降,2021—2022年发病率呈现高峰。长汀县报告发病率最高(0.75/10万),武平县最低(0.30/10万),各县区年均报告发病率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χ^(2)=20.40,P=0.002)。病例年龄24d~28岁,报告病例以<10岁为主(94.7%),<1岁发病率最高(15.64/10万)。百日咳疫苗免疫史为0和4剂次病例数占比分别为39.5%和49.3%。结论近年来龙岩市百日咳发病率处于较低水平,但呈现上升趋势,需加强小月龄婴幼儿百日咳疫苗接种工作,提高百日咳监测工作能力。建议更新百日咳国家诊断标准,优化检测方法以达到快速诊断。
- 陈冰张敬李萍吴莹邱睿吴海张鑫武
- 关键词:百日咳流行病学特征发病率疫苗接种
- 龙岩市免疫规划人力资源现况调查被引量:2
- 2019年
- 目的调查龙岩市免疫规划人力资源的配置状况,为龙岩市预防接种科学配置人员提供数据支持。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龙岩市2017年各级免疫规划人员配备相关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龙岩市2017年从事免疫规划工作人员共有415人,其中市级7人,县级34人,乡级374人;其中疾控机构从事免疫规划人员41人,城镇免疫规划工作人员71人,乡镇从事免疫规划人员303人;高级职称占3.13%,中级职称占29.40%,初级职称占53.25%,无职称占14.22%;大学本科以上学历占22.17%,大专学历占39.28%,中专学历占36.39%,高中以下学历者占2.16%。结论龙岩市免疫规划工作人员学历及职称分布不均,有待提高。建议卫生行政部门应重视免疫规划,提高人员素质,增加投入经费及改善工作条件,确保免疫规划工作顺利进行。
- 吴莹邱睿陈冰张敬吴海
- 关键词:免疫规划人力资源
- 龙岩市2014—2020年脊髓灰质炎病毒监测分析
- 2022年
- 目的分析龙岩市急性弛缓性麻痹(AFP)病例监测系统运转与环境污水脊髓灰质炎病毒(PV)监测情况。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2014—2020年AFP病例与环境污水监测数据进行分析。结果龙岩市2014—2020年AFP病例监测报告及时率100.0%、报告后48h调查率99.0%、14d内双份粪便合格采集率93.9%、粪便标本7d内送达省级实验室及时率97.2%、75d内随访及时率97.8%;共报告AFP病例98例,年均报告发病率为2.10/10万;病例报告以县级医院为主(71.4%),3月报告最多(14.3%);5个县区(除长汀县和永定区)报告发病率均>2.00/10万;病例中男女比1.2:1,以0~4岁(56.1%)、散居儿童(55.1%)和免疫≥3剂次(96.0%)居多;98例AFP均为脊灰排除病例。环境污水监测点共采样146份,环境污水PV阳性率50.7%;74份阳性污水样本共分离出163株病毒,以PVⅢ型为主(76.7%)。结论龙岩市AFP病例监测系统运转良好,应继续强化AFP病例监测敏感性,加强环境污水监测。
- 吴海李萍何春荣邱睿吴莹陈冰张敬胡全斌
- 关键词:脊髓灰质炎环境污水卫生监测
- 接种脊灰疫苗偶合死亡病例调查分析被引量:1
- 2016年
- 目的分析1例出生2个月婴儿接种脊髓灰质炎疫苗后死亡的原因,总结处置经验。方法对死亡病例进行现场调查和相关资料分析。结果受种者出生及生长发育无异常,接种脊灰疫苗1剂次7h后意外死亡。经调查,接种的脊髓灰质炎疫苗为统一采购,运输、储存和接种操作规范。尸检报告:气管、支气管及细支气管吸入奶块样物导致呼吸道机械性梗阻。专家组结论:受种者不属于预防接种异常反应,属于偶合症。结论对疑似异常反应事件,积极救治、迅速调查、沟通疏导、尸检以明确死因是处置关键。
- 吴海邱睿赖红连张敬吴莹
- 关键词:预防接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