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郭丽

作品数:3 被引量:40H指数:3
供职机构:广东省中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中医药管理局基金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导气
  • 1篇导气法
  • 1篇动脉
  • 1篇动脉供血
  • 1篇动脉供血不足
  • 1篇醒脑
  • 1篇醒脑开窍
  • 1篇醒脑开窍针法
  • 1篇俞穴
  • 1篇原发性
  • 1篇原发性痛经
  • 1篇针法
  • 1篇治疗颈椎
  • 1篇治疗颈椎病
  • 1篇田七痛经胶囊
  • 1篇痛经
  • 1篇痛经胶囊
  • 1篇椎底动脉
  • 1篇椎底动脉供血...
  • 1篇疗效

机构

  • 3篇广州中医药大...
  • 3篇广东省中医院

作者

  • 3篇方芳
  • 3篇郭丽
  • 2篇陈秀华
  • 1篇许能贵
  • 1篇石尧
  • 1篇刘云涛
  • 1篇李颖
  • 1篇薛道金
  • 1篇孙娟

传媒

  • 1篇吉林中医药
  • 1篇上海针灸杂志
  • 1篇中华中医药杂...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醒脑开窍针法配合雷火灸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疗效观察被引量:5
2015年
目的观察醒脑开窍针法配合雷火灸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临床效果。方法将55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6例和对照组29例。治疗组采用醒脑开窍针法配合雷火灸治疗,对照组采用口服养血清脑颗粒治疗。两组分别采用多普勒脑血流超声检测仪观察治疗前后椎基底动脉的血流变化,并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愈显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61.5%和96.2%,对照组分别为34.5%和89.7%,两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治疗组治疗后椎动脉VS、VD及基底动脉VS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后基底动脉VS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椎动脉和基底动脉VS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醒脑开窍针法配合雷火灸是一种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有效方法。
方芳陈秀华石尧薛道金郭丽
关键词:醒脑开窍椎底动脉供血不足艾条灸
陈全新教授飞针导气法治疗颈椎病被引量:7
2017年
陈全新教授认为,颈椎病的发病在脏腑上与肝、脾、肾三脏相关,在经络上与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阳胆经、手太阳小肠经和手阳明大肠经相关。选穴治疗上以背俞穴为基础调理脏腑,配以循经取穴。陈教授崇尚华佗的"针灸不过数处"的思想,取穴精炼,左右交替,有效地避免了穴位的疲劳性,最大限度地发挥了穴位的功效。他继承和发扬了传统补泻手法并加以创新,独创"分级补泻手法",并将传统的导气手法归纳为"针向行气""捻转提插""按压关闭""循摄引导"4种,有效地提高了补泻和导气手法的疗效。
方芳陈秀华郭丽李颖孙娟
关键词:颈椎病背俞穴补泻手法
火针八髎穴治疗原发性痛经临床疗效观察被引量:28
2016年
目的 :观察火针治疗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疗效,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55例合格的受试病例分为治疗组26例,对照组29例。治疗组采用火针八髎穴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口服田七痛经胶囊的方法进行治疗,均连续治疗3个疗程后进行观察,并对治疗前后的有关数据进行对比。结果:治疗组治愈率为19.23%,总有效率为96.15%,对照组治愈率为6.70%,总有效率为89.66%,治疗组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火针治疗原发性痛经与采用田七痛经胶囊进行治疗,两组均有良好的治疗效果。而采用火针治疗原发性痛经的疗效优于口服田七痛经胶囊进行治疗。
方芳郭丽刘云涛许能贵
关键词:火针原发性痛经临床疗效观察田七痛经胶囊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