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林金凤

作品数:5 被引量:26H指数:3
供职机构:福建省肿瘤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肿瘤
  • 3篇胃肠
  • 2篇品管圈
  • 2篇胃肠道
  • 2篇护理
  • 2篇化疗
  • 2篇肠道
  • 1篇电话随访
  • 1篇血糖
  • 1篇依从
  • 1篇依从性
  • 1篇饮食
  • 1篇饮食依从性
  • 1篇置管
  • 1篇生活质量
  • 1篇失败率
  • 1篇输注
  • 1篇输注方式
  • 1篇睡眠
  • 1篇睡眠质量

机构

  • 5篇福建省肿瘤医...

作者

  • 5篇林金凤
  • 4篇吴光峰
  • 2篇黄凤
  • 1篇唐静姬
  • 1篇周敏
  • 1篇王桂香
  • 1篇林娇
  • 1篇杨眉

传媒

  • 3篇齐鲁护理杂志
  • 1篇齐齐哈尔医学...
  • 1篇循证护理

年份

  • 1篇2021
  • 1篇2019
  • 2篇2016
  • 1篇2015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应用品管圈降低胃肠道肿瘤出院患者电话随访失败率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探讨品管圈在降低胃肠道肿瘤出院患者电话随访失败率中的应用。方法成立品管圈,确定主题,通过头脑风暴对出院患者电话随访率低的原因进行讨论和分析,制定计划并落实措施,进行效果评价。结果应用品管圈后,胃肠道肿瘤出院患者电话随访失败率下降,与活动前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品管圈活动可提高出院患者的电话随访率。在鼓励护理人员参与管理活动、活跃工作氛围、提高科室凝聚力方面也起到一定的作用。
林金凤吴光峰陈春寒王桂香
关键词:品管圈出院患者胃肠道肿瘤电话随访
PICC胃肠外营养两种不同输注方式效果观察及护理干预被引量:6
2016年
目的:探讨PICC胃肠外营养(TPN)不同输注方法的效果及护理措施。方法:将100例PICC患者,均实施TPN支持,根据输注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n=50,采用液体分组串输)和观察组(n=50,全营养混合液输注),采取相应护理措施,观察两组干预前后血红蛋白、前白蛋白、血糖、正氮平衡时间及累计氮平衡变化,比较两组不良反应差异。结果:两组输注后血红蛋白水平较输注前明显下降,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输注前、输注后1 d、3 d前白蛋白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输注第7天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血糖输注后第3天、第7天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正氮平衡时间及累计氮平衡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局部疼痛、发热、心悸、静脉炎、导管堵塞、高糖血症等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采用TNA对行肠外营养支持的效果明显好于用液体分组串输,能明显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PICC简便易行,减少了污染机会;加强护理工作,可长期留置。
吴光峰林娇林金凤
关键词:中心静脉置管血糖胃肠外营养
综合性护理干预对胃肠道恶性肿瘤化疗患者的影响被引量:14
2019年
目的:探讨综合性护理干预对胃肠道恶性肿瘤化疗患者的影响。方法:将124例胃肠道恶性肿瘤化疗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6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实施综合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恶心、呕吐发生率、发生程度及满意度。结果:干预组恶心、呕吐发生率及程度均低于对照组(P <0. 05),且干预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 <0. 05)。结论:对胃肠道恶性肿瘤化疗患者实施综合性护理干预,可降低急性期恶心、呕吐发生率,提高患者满意度。
吴光峰林金凤黄凤唐静姬
关键词:胃肠道恶性肿瘤综合性护理满意度化疗
品管圈提高胃肠癌患者饮食依从性效果观察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探讨品管圈提高胃肠癌患者饮食依从性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将2014年12月调查的540例胃肠癌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常规饮食护理;将2015年3月调查的545例胃肠癌患者作为实验组,应用品管圈进行饮食护理,即运用质量管理工具,包括甘特图、鱼骨图及头脑风暴法等对胃肠癌患者饮食非依从性进行分析,查找真因,有针对性地采取改进措施。比较两组患者饮食依从性。结果:实验组胃肠癌患者饮食非依从率为9.54%,明显低于对照组22.04%(P<0.01)。结论:运用品管圈对胃肠癌患者进行饮食护理可有效提高胃肠癌患者饮食依从性,同时有助于改善护理人员自身素质。
黄凤林金凤吴光峰张磊雷周敏
关键词:品管圈胃肠癌饮食依从性
瑜伽对肿瘤化疗病人生活质量、癌因性疲乏及睡眠质量的影响被引量:4
2021年
目的:评估瑜伽对肿瘤化疗病人的生活质量、癌因性疲乏及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将118例入住福建省肿瘤医院化疗病人纳入研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瑜伽练习。采用数字评定量表(Numerical Rating Scale NRS)、第4版癌症病人生命质量测定量表共性模块(Functional Assessment of Cancer Therapy-Generic Scale,FACT-G)、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评估病人干预前后癌因性疲乏、生活质量及睡眠质量。结果:干预前两组病人癌因性疲乏、生活质量、睡眠质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病人的癌因性疲乏程度、无睡眠障碍者低于对照组,生活质量得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瑜伽可有效降低病人癌因性疲乏,并改善病人的睡眠质量及生活质量。
陈品娟林金凤杨眉
关键词:瑜伽化疗生活质量癌因性疲乏睡眠质量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