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艳
- 作品数:4 被引量:6H指数:2
- 供职机构:广西师范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理学医药卫生更多>>
- 人类心室组织中波斑图引起的后除极化研究被引量:2
- 2017年
- 突然的心脏死亡常常由心脏的心律失常引起,而心律失常常与后除极化有关.本文采用人类心脏模型研究了二维心肌组织中存在螺旋波或其他波斑图下后除极化的发生,通过改变L型钙电导和快钾电导让螺旋波演化,观察后除极化在空间的分布.研究发现:在单细胞和一维情况下不出现后除极化时,螺旋波可导致相II型和相III型早期后除极化、延迟后除极化、增强的自动性,以及延时激发和延时增强自动性的出现;还观察到螺旋波导致膜电位在动作电位I期出现弱振荡;后除极化一般出现在螺旋波波核区域,它是由螺旋波的相奇异点引起.后除极化也可以分布在更大的范围,当参数选取适当时,出现早期后除极化、延迟后除极化、增强自动性的空间点在空间呈螺旋线分布,展示记忆效应.通过观察各种离子电流变化发现:当激发细胞的钠电流很小时可诱发L型钙电流、钠钙交换电流的增大和慢钾电流、快钾电流的减少,导致各种后除极化的产生,因此增大钠电流可有效抑制后除极化的发生.
- 王小艳汪芃唐国宁
- 关键词:螺旋波TEN
- 用晚钠电流终止心脏中的螺旋波和时空混沌被引量:1
- 2017年
- 采用人类心脏模型研究了用晚钠电流控制二维心脏组织中的螺旋波和时空混沌,我们提出这样的控制策略来产生晚钠电流:让慢失活门变量j始终等于0.7,同时实时调节钠电流的快失活门变量h的阈值电压V_I,即先让阈值电压V_I经过T_1时间从71.55 mV均匀减少到50.55 mV,然后经过T_2时间再从50.55 mV均匀增加到71.55 mV,当阈值电压V_I回到71.55 mV,钠电流的快、慢失活门变量恢复正常变化.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只要适当选择控制时间,不论心肌细胞是否存在自发的晚钠电流,控制产生的晚钠电流都可以有效抑制螺旋波和时空混沌,而且需要的晚钠电流都很小,且控制时间都很短,因为螺旋波和时空混沌消失主要是通过传导障碍消失,少数情况下时空混沌是通过转变为靶波消失.我们希望这种控制方法能为室颤控制提供新的思路.
- 王小艳汪芃李倩昀唐国宁
- 关键词:螺旋波
- 用低通滤波方法终止心脏组织中的螺旋波和时空混沌
- 2015年
- 通过让心肌细胞钠离子通道的触发门变量延迟打开,使介质具有激发延迟能力,介质延迟激发时间随控制电压和刺激频率增加而增加,当控制电压超过一个阈值时,延迟激发介质具有低通滤波作用:低频波可以连续通过,而高频波不能连续通过.本文用Luo-Rudy相I模型研究了介质延迟激发对螺旋波和时空混沌的影响,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当控制电压超过阈值时,介质的延迟激发可有效消除螺旋波和时空混沌;从小逐渐增大控制电压,在钙最大电导率较小情况下,延迟激发会导致介质激发性降低,使螺旋波漫游幅度增大,直至传导障碍导致螺旋波消失;当钙最大电导率较大时,延迟激发会导致螺旋波失稳变弱,这样当控制电压增加到一定值时,时空混沌可以演化成漫游螺旋波,当控制参数被适当选取时,观察到漫游幅度大的螺旋波漫游出系统边界消失现象,继续增大控制电压将导致时空混沌直接消失.
- 潘飞黎维新王小艳唐国宁
- 关键词:螺旋波控制电压
- 通过放慢钠通道开闭控制心脏中的螺旋波和时空混沌被引量:3
- 2016年
- 现代生物技术已经能够通过让钠离子通道的基因突变来改变其弛豫时间常数.本文采用Luo-Rudy相I模型研究了如何调控钠通道门的弛豫时间常数来控制心脏中的螺旋波和时空混沌.我们提出这样的控制策略:通过让钠电流触发门的弛豫时间常数增大ρ倍,同时让其快失活门始终不关闭,来降低钠电流激活和失活的速率.数值模拟结果表明:逐渐增加ρ将导致钠电流的触发门变量更慢,达到最大值,并且其振幅也逐渐减少,从而使心肌细胞动作电位的幅度和持续时间都逐渐减少.在ρ足够大的情况下,螺旋波和时空混沌不能在介质中传播,但是低频平面波可以在介质中传播,原因是介质激发性和波传播速度大幅度降低了.因此在适当选取控制时间和ρ足够大的情况下,可以有效消除心脏中的螺旋波和时空混沌.螺旋波和时空混沌主要通过传导障碍消失,也观察到螺旋波转变为靶波、螺旋波波头回缩、时空混沌转变为螺旋波消失的现象.当相关参数适当选择时,还观察到螺旋波转变为自维持靶波现象,相应的靶波源是旋转方向相反的螺旋波对.这些结果为心脏病的基因治疗提供了有用信息.
- 潘飞王小艳汪芃黎维新唐国宁
- 关键词:螺旋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