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裴培

作品数:47 被引量:665H指数:15
供职机构: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5篇成年人
  • 18篇中国成年人
  • 12篇队列研究
  • 8篇体质指数
  • 8篇前瞻性队列
  • 7篇慢性病
  • 6篇前瞻性队列研...
  • 6篇发病
  • 5篇腰围
  • 5篇发病风险
  • 5篇成年
  • 4篇睡眠
  • 4篇主要慢性病
  • 4篇肌肉
  • 4篇肌肉质量
  • 3篇气流
  • 3篇气流受限
  • 3篇中心性
  • 3篇中心性肥胖
  • 3篇吸烟

机构

  • 47篇中国医学科学...
  • 46篇北京大学
  • 45篇牛津大学
  • 43篇国家食品安全...
  • 11篇中国医学科学...
  • 2篇南京医科大学
  • 1篇湖南省疾病预...
  • 1篇青岛大学
  • 1篇教育部
  • 1篇浙江省疾病预...
  • 1篇青岛市疾病预...
  • 1篇学研究院

作者

  • 47篇裴培
  • 46篇李立明
  • 45篇余灿清
  • 45篇吕筠
  • 39篇陈铮鸣
  • 35篇郭彧
  • 32篇卞铮
  • 21篇谭云龙
  • 20篇杜怀东
  • 7篇周汇燕
  • 4篇曹卫华
  • 2篇郑棒
  • 2篇陈怡平
  • 2篇王醴湘
  • 2篇李夏
  • 2篇杨玲
  • 2篇林丽玲
  • 1篇俞敏
  • 1篇汪韶洁
  • 1篇王昕

传媒

  • 46篇中华流行病学...
  • 1篇实用预防医学

年份

  • 1篇2023
  • 12篇2022
  • 7篇2021
  • 3篇2020
  • 9篇2019
  • 4篇2018
  • 4篇2017
  • 3篇2016
  • 4篇2015
4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中国儿童肥胖的遗传易感性与成年期缺血性心脏病发病风险的研究被引量:3
2022年
目的分析儿童肥胖的测量学指标BMI相关基因序列变异与发生缺血性心脏病(IHD)、急性冠心病事件(MCE)的关联。方法利用中国慢性病前瞻性研究中6.9万余名具有全基因组遗传数据的样本,剔除基线时患有冠心病、脑卒中、恶性肿瘤的个体,最终纳入64454人。采用既往全基因组关联研究显著性遗传位点构建儿童BMI遗传风险评分,并根据其五分位数进行分组,最低五分位组为低遗传风险组,最高五分位组为高遗传风险组。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计算儿童BMI的遗传风险评分与IHD、MCE发生风险的关联。结果研究对象平均随访10.7年,期间新发IHD 7073例,MCE 1845例。调整了性别、年龄、地区及前10个遗传主成分后,与低遗传风险组相比,高遗传风险组发生IHD、MCE的HRs值(95%CIs)分别为1.10(1.02~1.18)、1.10(0.95~1.27)。遗传风险评分每增加一个标准差,IHD的发病风险增加4%(2%~6%)(线性趋势P=0.001)。进一步调整基线BMI后,高遗传风险组与低遗传风险组的效应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遗传风险评分与IHD发病风险间仍具有线性趋势(P=0.019)。结论成年人IHD风险随儿童肥胖遗传易感性的增加而增加,提示儿童肥胖是发生IHD的危险因素。儿童肥胖作为一个容易识别的特征,应定期关注其变化情况,实现成年人IHD的早期干预。
王文秀黄宁浩吕筠余灿清郭彧裴培杜怀东陈君石陈铮鸣黄涛李立明
关键词:儿童肥胖缺血性心脏病遗传易感性
中国成年人体力活动与肌肉重量、力量及质量的相关性分析被引量:2
2022年
目的探索我国成年人体力活动、休闲静坐时间与低肌肉重量、力量和质量的关系。方法利用中国慢性病前瞻性研究(CKB)项目的第二次重复调查,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体力活动水平、休闲静坐时间与低四肢肌肉重量指数(ASMI)、低全身肌肉重量指数(TSMI)、低肌肉力量和低肌肉质量(AMQ)的相关性。结果研究纳入24245名研究对象,体力活动水平为(18.3±13.8)MET-h/d,休闲静坐时间为(4.4±1.9)h。以体力活动最低组为参照组,高水平的体力活动与较低的低ASMI、低TSMI、低手握力和低AMQ有关,对应的OR值(95%CI)分别为0.68(0.60~0.77)、0.66(0.58~0.75)、0.82(0.72~0.94)和0.84(0.74~0.95)。工作、交通、家务和休闲相关体力活动亚型亦与上述指标呈现不同程度的负相关。与休闲静坐时间最短组相比,静坐时间最长组低TSMI的危险性增加(OR=1.13,95%CI:0.99~1.30)。结论体力活动与低肌肉重量、力量和质量呈负相关,而休闲静坐时间与低肌肉重量呈正相关。
潘烺吴曼温俏睿吕筠郭彧裴培杜怀东陈君石余灿清陈铮鸣李立明中国慢性病前瞻性研究项目协作组
关键词:静坐肌肉质量
中国成年人辣食摄入与唇、口腔及咽部恶性肿瘤发病风险的前瞻性队列研究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探索我国成年人辣食摄入与唇、口腔及咽部恶性肿瘤(LOCPs)发病风险的关联。方法主要利用中国慢性病前瞻性研究项目的基线调查及随访数据,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估计辣食摄入频率、辣度及开始每周摄入辣食的年龄与LOCPs发病风险之间的关联。结果本研究共纳入510145名研究对象,其中每天摄入辣食者占30.1%。在平均随访10.8(2.0)年期间,共确诊767例LOCPs,发病率为0.15%。在调整多种潜在混杂因素后,LOCPs的发病风险随着辣食摄入频率的增加而降低(趋势P=0.003),与从不或偶尔摄入辣食的人群相比,每天摄入辣食者风险比(HR)值(95%CI)为0.69(0.54~0.88)。偏好中等辣度的人群LOCPs风险最低,相比于从不或偶尔摄入辣食的人群降低了33%[0.67(95%CI:0.52~0.87)]。开始每周摄入辣食的年龄越晚,辣食摄入行为对LOCPs发病风险的保护作用越强(趋势P=0.004),18岁及以后开始摄入辣食者LOCPs发病的HR值(95%CI)为0.70(0.54~0.92)。结论辣食摄入可能与LOCPs发病风险降低有关,且独立于健康生活方式,提倡摄入中等辣度的辣食伴以更健康的生活方式可能有助于LOCPs的预防。
温俏睿刘琪吕筠郭彧裴培杨玲杜怀东陈怡平陈君石余灿清陈铮鸣李立明中国慢性病前瞻性研究项目协作组
关键词:辣食前瞻性队列研究
中国成年人睡眠时长及失眠症状与肌肉重量、力量及质量的相关性分析被引量:9
2022年
目的探索我国成年人睡眠时长及失眠症状与低肌肉重量、力量和质量的关系。方法主要利用中国慢性病前瞻性研究(CKB)项目的第二次重复调查,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睡眠时长、有无失眠症状及其年限与低肌肉重量、力量和质量的相关性。结果研究人群每天睡眠时长为(7.4±1.5)h,9.3%睡眠时间过短(<6 h),17.4%睡眠时间过长(≥9 h),29.9%自报有失眠症状。以睡眠时间7~h为参照组,睡眠时间过长与低肌肉重量、力量和质量呈正相关,低四肢肌肉重量指数(ASMI)、低全身肌肉重量指数(TSMI)、低手握力和低上肢肌肉质量(AMQ)的OR值(95%CI)分别为1.32(1.18~1.48)、1.26(1.13~1.41)、1.33(1.18~1.49)和1.16(1.03~1.30)。与无失眠症状者相比,自报有失眠症状者低ASMI和低TSMI的危险性均增加,且其失眠症状年限越长,低ASMI和低TSMI的风险越高(线性趋势均P<0.001)。与睡眠时间7~h且无失眠症状者相比,睡眠时间过短且有失眠症状者低ASMI和低TSMI的风险明显增加,OR值(95%CI)分别为1.26(1.08~1.47)和1.25(1.07~1.46)。结论睡眠时间过长者肌肉重量、力量和质量更低,有失眠症状者肌肉重量更低,且随失眠症状年限增加,低ASMI和低TSMI的比例越高。
温俏睿吴曼潘烺吕筠郭彧裴培杜怀东陈君石余灿清陈铮鸣李立明中国慢性病前瞻性研究项目协作组
关键词:失眠肌肉质量
中国慢性病前瞻性研究:10个项目地区成年人超重/肥胖现况分析被引量:40
2015年
目的 描述中国慢性病前瞻性研究(CKB)项目10个地区人群超重/肥胖现状的地区差异.方法 CKB项目于2004-2008年在城市和农村各5个地区募集30 ~79岁队列成员并完成基线调查,剔除BMI异常个体后,分析10个地区中512 489名队列成员基线调查时的BMI和WC及其对应的超重/肥胖和中心性肥胖分组情况的地区差异.结果 10个地区女性的超重/肥胖(45.3%)和中心性肥胖(44.6%)水平均高于男性(41.7%和38.3%).青岛项目点人群的超重/肥胖率(男性为66.9%,女性为67.5%)和中心性肥胖率(男性为63.3%,女性为64.9%)均为最高.超重/肥胖的地区差异在男性中更为明显;除河南以外的农村项目点超重/肥胖率相对较低.在BMI<24.0 kg/m2的非超重/肥胖人群中,部分个体达到中心性肥胖标准(男性为9.8%,女性为15.3%);该比例在青岛项目点更高(男性为22.2%,女性为23.2%).结论 CKB项目10个地区研究人群的超重/肥胖情况存在明显的地区差异.
王醴湘吕筠郭彧卞铮余灿清周汇燕谭云龙裴培陈君石陈铮呜李立明
关键词:超重肥胖中心性肥胖
中国慢性病前瞻性研究:10个项目地区成年人群饮茶行为特征差异分析被引量:16
2015年
目的 描述中国慢性病前瞻性研究(CKB)10个项目地区成年人群饮茶行为特征的地区差异.方法 分析CKB 10个项目地区512 891名30 ~ 79岁队列成员基线调查时饮茶行为信息,重点描述饮茶者每周饮茶行为特征的地区差异.结果 10个项目地区全部队列成员中,男性每周饮茶率(50.7%)高于女性(21.3%).其中湖南项目地区调查人群每周饮茶率最高(男性74.3%,女性76.6%),河南项目地区最低(男性5.5%,女性1.0%).除浙江和海口以外的其他8个项目地区,每周饮茶者以饮绿茶为主.青岛项目地区平均每次(男性3.8 g,女性3.1 g)、每日(男性6.2g,女性4.1g)和每周(男性38.4 g,女性25.0 g)茶叶消耗量均最高.结论 CKB的10个项目地区研究人群在饮茶频率、品种、消耗量和浓淡喜好等特征上均存在较为明显的地区差异.
李夏吕筠郭彧卞铮余灿清周汇燕谭云龙裴培陈君石陈铮鸣李立明
关键词:饮茶
中国成年人代谢异常相关的体质指数和腰围切点研究被引量:40
2019年
目的研究中国成年人BMI和腰围与各项代谢危险因素之间的相关性,确定超重肥胖的适宜BMI和腰围切点。方法中国慢性病前瞻性研究于2004-2008年进行基线调查,并于2013-2014年随机抽取了5%的研究对象进行第2次重复调查。本研究剔除体格指标或代谢危险因素变量缺失或极端值、自报患有恶性肿瘤者,基线纳入501201人,第2次重复调查纳入19201人。比较不同BMI和腰围下代谢危险因素异常率,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确定预测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和危险因素聚集的适宜BMI和腰围切点。结果随BMI或腰围的增加,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和危险因素聚集患病率均呈现上升的趋势。依据正确指数最大的原则选取BMI超重切点和腰围切点,男性和女性BMI超重切点均接近24.0 kg/m^2,男性腰围切点接近85 cm,女性腰围切点约为80~85 cm。男性和女性中,检出各项代谢危险因素特异度达到90%的BMI切点范围为27.0~28.9 kg/m^2,多数接近28.0 kg/m^2,以28.0 kg/m^2作为肥胖切点。结论本研究在更新开展的大样本调查中进一步验证了中国肥胖问题工作组2002年推荐的超重和肥胖标准,超重和肥胖的BMI切点分别为24.0和28.0 kg/m^2;中心性肥胖的腰围适宜切点男性为85 cm,女性为80~85 cm。
高萌魏玉虾吕筠余灿清余灿清郭彧卞铮裴培杜怀东陈铮鸣陈铮鸣李立明
关键词:超重体质指数腰围
中国慢性病前瞻性研究:10个项目地区成年人群吸烟行为特征差异分析被引量:48
2015年
目的 描述中国慢性病前瞻性研究(CKB)10个项目地区成年人群吸烟行为特征的地区差异.方法 剔除CKB基线调查时自报患有冠心病、卒中、肿瘤和慢性阻塞性肺病的个体,分析10个项目地区452 829名30~79岁调查对象吸烟行为的地区差异.结果 男性当前吸烟率(64.2%)明显高于女性(2.1%).哈尔滨(10.5%)和四川(8.5%)项目地区的女性当前吸烟率明显高于其他地区;湖南和四川项目地区男性当前吸烟率(68.8%和67.2%)及每日吸烟量(20.9支和21.5支)均较高;海口当前吸烟率虽然最低(49.9%),但每日吸烟量最高(21.9支);甘肃当前吸烟率最高(71.4%),但每日吸烟量较低(14.9支).男性当前吸烟者以过滤嘴香烟的使用率最高(88.3%);手卷烟/旱烟主要见于四川(38.8%)和甘肃(37.8%),而烟斗/水烟主要见于河南(14.6%)项目地区.结论 CKB的10个项目地区人群无论在吸烟率还是吸烟者使用烟草品种、吸烟量、吸入深度等特征上均存在明显的地区差异.
王昕吕筠郭彧卞铮余灿清周汇燕谭云龙裴培陈君石陈铮呜李立明
关键词:吸烟
中国成年人体质指数和腰围与主要慢性病风险的关联研究被引量:47
2019年
目的分析中国成年人BMI与主要慢性病发病及全死因死亡风险的关联。方法本研究基于中国慢性病前瞻性研究,基线时测量研究对象的身高、体重和腰围。分析中剔除基线现患冠心病、脑卒中、恶性肿瘤、COPD和糖尿病者,纳入428113名研究对象。使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BMI和腰围与主要慢性病(包括心血管疾病、恶性肿瘤、COPD、2型糖尿病)发病及全死因死亡的关联。结果在平均10年随访期间,共有131454人发生≥1种上述慢性病,26892人死亡。主要慢性病发病风险随BMI增加而升高,与正常体重(18.5≤BMI<24.0 kg/m^2)者相比,超重(24.0≤BMI<28.0 kg/m^2)和肥胖(BMI>28.0 kg/m^2)者的风险比分别为1.26(95%CI:1.24~1.27)和1.59(95%CI:1.57~1.62)。BMI过低或过高均与全死因死亡风险升高有关。腰围与主要慢性病发病及全死因死亡风险呈正向关联。按照中国人群体重标准,将体重控制在正常范围可以减少约12%主要慢性病发病。结论一般性肥胖和中心性肥胖是中国成年人主要慢性病发病的危险因素。
李嘉琛吕筠高萌余灿清余灿清郭彧卞铮裴培杜怀东陈铮鸣陈铮鸣
关键词:体质指数腰围慢性病队列研究
中国慢性病前瞻性研究:10个项目地区成年人肺功能指标水平和气流受限现患率的差异分析被引量:4
2015年
目的 描述中国慢性病前瞻性研究(CKB)10个地区人群肺功能指标水平和气流受限现患率的地区差异.方法 剔除基线调查时肺功能指标异常个体后,分析10个地区512 495名30~79岁调查对象肺功能指标水平(FEV1和FVC)和气流受限(分别采用GOLD标准和LLN标准进行判断)现患率的地区差异.结果 10个地区男性的FEV1(2.66 L)和FVC(3.16 L)均高于女性(1.99 L和2.35 L);河南和哈尔滨人群FEV1和FVC高于其他地区.基于GOLD标准的气流受限现患率:男性(5.13%)高于女性(3.75%);农村人群高于城市(男性:6.32%%vs.3.47%;女性:4.26%vs.2.97%);四川人群现患率最高(男性为13.34%,女性为10.70%),其次是苏州、河南和湖南.基于LLN标准的气流受限现患率(男性为6.93%,女性为6.29%)略高于GOLD标准,但地区差异近似.结论 CKB的10个地区人群无论在肺功能指标水平和气流受限现患率上均存在明显的地区差异.
兰丰铃吕筠郭彧卞铮余灿清周汇燕谭云龙裴培曹卫华陈君石陈铮鸣李立明
关键词:肺功能气流受限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