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静
- 作品数:16 被引量:48H指数:4
- 供职机构:乌鲁木齐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 发文基金: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2012-2016年乌鲁木齐市麻疹流行病学特征分析被引量:9
- 2018年
- 目的分析2012-2016年乌鲁木齐市麻疹流行病学特征,为消除和控制麻疹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研究的方法,对2012-2016年乌鲁木齐市麻疹监测病例的流行病学特征进行描述和分析。结果 2012-2016年乌鲁木齐市共报告麻疹确诊病例997例,年均发病率为5.98/10万,发病时间集中在4~7月份;天山区、沙依巴克区、头屯河区年平均发病率居前3位;麻疹病例主要集中在<8月龄儿童和≥15岁成人,与8月龄~岁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18,P<0.01);2012-2016年报告病例中有免疫史病例所占的比例呈下降趋势(χ~2=10.66,P=0.031)。结论适龄儿童开展查漏补种工作,重点地区重点人群开展强化免疫工作,提高麻疹疫苗接种率,控制院内感染,是消除麻疹的关键。
- 尹钰梁静玛依努尔.阿不都克力木陈保林王培生
- 关键词:麻疹流行病学特征年龄免疫史免疫规划
- 乌鲁木齐市免疫规划信息平台建设进展及建议被引量:2
- 2016年
- 目的了解乌鲁木齐市儿童预防接种管理系统试运行一年以来的效果,为后期建设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乌鲁木齐市儿童预防接种信息管理平台建设前后的相关资料,分析平台建设之后的覆盖情况、专家评定结果、用户满意度调查结果等。结果 1乌鲁木齐市信息化建设试运行近一年以来,单位覆盖率及个案覆盖率均达到90%以上;2顺利通过了专家评审;3信息平台实现联网之后,除冷链温控操作满意度与之前无提升之外,其它各级人员在对信息化使用中的常用功能的平均满意度上升(P<0.05)。结论乌鲁木齐市儿童预防接种信息管理平台的建设试运行以来得到了各方面的重视,取得了较好的覆盖率,并顺利通过了专家评定,同时在各级用户中得到了较好的满意度评价。后期可根据实际情况增加电子化知情同意书签名、电子化档案、接种门诊自动评级与公众满意度评价等。
- 陈保林王培生王君李新凤玛依努尔梁静卢耀勤
- 关键词:免疫规划预防接种信息化
- 应用ARIMA模型对麻疹发病的预测及分析被引量:3
- 2016年
- 目的应用ARIMA模型对麻疹发病数预测并探讨其可行性,为防控麻疹疫情提供依据。方法采用SPSS17.0对乌鲁木齐市2009-2015年麻疹月发病数的资料建立ARIMA模型,并预测2016年麻疹月发病数。结果建立模型ARIMA(0,0,1)(1,1,0)12是合适的,且模型检验自相关系数在±0.5之间,预测值与实际值有较高的吻合度。结论ARIMA模型能很好的拟合乌鲁木齐市麻疹发病数趋势,预测效果可靠。
- 梁静王培生李新凤芮宝玲陈保林
- 关键词:麻疹时间序列ARIMA模型
- 山东疫苗事件对乌鲁木齐市部分疫苗接种的影响分析被引量:3
- 2017年
- 目的了解山东疫苗事件前后乌鲁木齐市疫苗接种状况发生的变化,为政策制定提供参考资料。方法为方便分析,选择第一类与第二类疫苗中具有代表性疫苗,利用历史接种数据,建立2016年移动平均值,并建立正常值范围,进而对比实际接种数量。结果 (1)自2016年3月以来,第一类麻疹类疫苗接种量受到了一定的影响,从3月的10 566剂次下降至4、5、6月的8 800剂次左右,但未迭过正常值的下限。(2)自2016年3月以来,第二类乙肝疫苗接种量受到明显的影响,一度从4 500剂次/月的接种量下降至约2 000剂次/月,并迭过正常值的下限。结论山东疫苗事件对于第一类麻疹疫苗的接种影响较小,并未产生大的波动;对于第二类乙肝疫苗的影响主要集中在疫苗流通与管理上,建议各级紧急采购第二类乙肝疫苗,以保证公众第二类乙肝疫苗的供应。
- 陈保林王培生刘霞卢耀勤李新凤梁静玛依努尔王丽
- 关键词:疫苗接种乙肝麻疹
- 乌鲁木齐市2009-2016年儿童麻疹流行趋势分析被引量:2
- 2018年
- 目的了解乌鲁木齐市儿童麻疹流行特征,为进一步控制和消除麻疹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分析乌鲁木齐市2009-2016年儿童麻疹疫情特点。结果 2009-2016年乌鲁木齐市共报告儿童麻疹病例1 104例,儿童年平均发病率为19.96/105。男女性别比为1.35∶1,以天山区麻疹病例数居首位。麻疹疫情周期性和季节性流行明显,4~6月为发病高峰期。麻疹发病年龄主要集中在2岁以下儿童,病例中无免疫史和免疫史不详的儿童占73.33%。结论接种含麻疹成分疫苗是消除麻疹的根本措施,提高疫苗的及时接种率可降低小年龄组儿童感染风险,考虑为育龄妇女开展麻疹疫苗复种以有效提高新生儿母传抗体水平。
- 宋芳廖秀峰梁静
- 关键词:麻疹儿童
- 乌鲁木齐市2012—2016年儿童入托入学预防接种查验情况被引量:9
- 2017年
- 目的了解乌鲁木齐市2012—2016年入托、入学儿童预防接种证查验情况,为提高入托、入学儿童疫苗接种率提供保障。方法对乌鲁木齐市2012—2016年入托、入学儿童查验资料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乌鲁木齐市2012—2016年入托、入学单位查验覆盖率为100%。2012—2016年持证率为99.15%。全程补种率、7种疫苗(乙肝疫苗、卡介苗、脊灰疫苗、百白破疫苗、麻疹类疫苗、流脑疫苗和甲肝疫苗)覆盖率和接种率均逐年上升。5年间查验证持证率(χ~2=2 854.880,P<0.01)、全程补种率(χ~2=2 002.769,P<0.01)、7种疫苗补种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结论加强卫生和教育部门密切配合,做好托幼、学校保健医培训工作,加强对学生和家长宣传教育能有效促进预防接种工作;预防接种信息化工作能提高查验补种率。
- 玛依努尔.阿不都克力木梁静王培生陈保林尹钰
- 关键词:免疫接种儿童统计学
- 乌鲁木齐市2013-2015年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监测分析被引量:2
- 2017年
- 目的分析乌鲁木齐市2013-2015年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Adverse Events Following Immunization,AEFI)发生情况,评价监测系统运行情况和疫苗的安全性。方法收集乌鲁木齐市2013-2015年全国AEFI网络报告系统监测病例,对AEFI病例的分布情况及相关指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2013-2015年乌鲁木齐市共报告AEFI病例4 898例,各年AEFI报告发生率分别为105.21/10万、128.48/10万、173.24/10万。一类疫苗和二类疫苗的不良反应报告发生率分别为140.49/10万和117.82/10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1.238,P<0.05)。AEFI监测报告主要集中于天山区、沙依巴克区和高新区。<3岁组的报告例数>72%。一般反应中,发热占48.73%;异常反应中,主要为无菌性脓肿和过敏性皮疹。AEFI报告涉及23种疫苗,各类疫苗AEFI报告率在4.71/10万~372.66/10万之间。结论疫苗AEFI发生率均较低,一类疫苗和二类疫苗的使用均安全;AEFI监测系统运转平稳正常,还需要提高AEFI报告的敏感性和利用率。
- 李新凤王培生梁静陈保林
- 关键词:预防接种
- 乌鲁木齐市预防接种知情同意书保存现况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2
- 2018年
- 目的了解乌鲁木齐市儿童预防接种知情同意书保存现况,分析其影响因素,为后期保存及应用提供参考资料。方法从乌鲁木齐市预防接种管理信息系统中随机抽取2017年1月1日~5月31日期间接种的500例个案,回查知情同意书保存情况,收集相关数据,使用SPSS 21.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500例个案中有效保存预防接种知情同意书共计465例(占93.00%,465/500)。调查距接种间隔<30 d(OR=37.11)和登记医生年龄≥35岁(OR=300.02)为知情同意书有效保存的有利因素。结论乌鲁木齐市预防接种知情同意书保存并未实现100%保存,有提升空间。可以考虑对乌鲁木齐市预防接种知情同意书进行电子化管理,在接种登记前进行质控,从而达到提升保存效果的作用。
- 刘霞王培生李新凤梁静尹钰陈保林
- 关键词:预防接种知情同意书
- 接种乙型肝炎疫苗后偶合间质性肺炎死亡1例报告被引量:4
- 2016年
- 1基本情况
患儿,女,汉族,流动人口儿童,2014年12月4日出生于某妇幼保健院,足月顺产,二胎,母乳喂养,出生体重2.83 kg,出生身长48 cm,出生时阿氏1分钟的评分为8分。出生当天在产房接种1剂卡介苗和第1剂次乙型肝炎(乙肝)疫苗,无接种不良反应发生。2015年1月13日该患儿在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体检,黄疸值为8.4mg/dL,接种工作人员建议该患儿推迟接种第2剂次乙肝疫苗,并以茵栀黄口服液治疗;2015年1月21日再次体检时该患儿黄疸值为4.2mg/dL,接种人员对其接种第2剂次乙肝疫苗。既往未见患儿有疾病史、过敏史和家族史,患儿发育正常。
- 王培生梁静陈保林
- 关键词:乙型肝炎疫苗间质性肺炎偶合症
- 乌鲁木齐市A群流脑接种的时间序列模型建立及应用
- 2016年
- 目的了解乌鲁木齐市A群流脑疫苗接种的时间趋势、季节接种变化,为A群流脑疫苗的计划制定、管理、分配提供数据支持。方法使用2009年1月-2015年7月每月常规接种率监测报表数据,收集A群流脑疫苗的实种数量,使用SPSS 21.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A群流脑疫苗第1剂次的接种与年份的相关系数为0.989,第2剂次的接种与年份的相关系数为0.974,P均〈0.05。A群流脑疫苗接种第1剂次模型R2=0.789,Ljung-Box Q(18)=24.786,P=0.153;第2剂次模型R2=0.802,Ljung-Box Q(18)=24.070,P=0.164。使用2015年7-10月数据验证模型预测值,结果显示实种数与预测值经配对t检验之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群流脑疫苗第1剂次与第2剂次接种规律基本类似,每年2月接种数量最少,5-8月接种数量最多,9-10月减少,但在11-12月存在全年的第2次接种高峰。结论乌鲁木齐市A群流脑疫苗的接种时间序列模型可以较好地预测每月接种数量,可以考虑应用该预测模型加强A群疫苗的接种计划,减少不必要的疫苗报损。
- 王培生陈保林李新凤刘霞玛依努尔.阿不都梁静冯雅琼
- 关键词:A群流脑疫苗接种时间序列